知己可遇不可求――有情无缘(三)
编者按沈俊在北方化工学院读书期间,遇到了人生第一个知己——丽,丽是沈俊一生中唯一的“红颜知己”,可惜两人有情无缘,只能在梦中相会。
初中毕业前夕,沈俊因一句“不合时宜”的话被同桌“好友”汇报到团委,为此,沈俊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并因此没有考上高中,后被分配到一个乡村供销社当售货员,一年后沈俊重新考上高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时的沈俊感到世态炎凉,人间无真情可言。从此,他胆小慎微,不愿与人交往,故缺乏真正的友谊。
1959年沈俊在北方化工学院读书期间,遇到了人生第一个知己,方知人间有真情。
入学那天,沈俊见到了丽,眼前一亮,似曾相识。丽来自河北徐水,从小跟随叔父,由叔父抚养成人,毕业于北京某女中,同年也考入北方化工学院,恰与沈俊是同班同学。不久,沈俊当选班长,丽任团支部组织委员,从此二人接触频繁,感情深焉。
在大学读书期间,丽学习比较吃力,每逢考试,沈俊都给和丽在一块复习功课,沈俊帮丽解决疑难问题,使她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星期天,他俩常结伴到郊外散步,他们心情愉悦,谈天说地,畅谈男女之间的友谊。这时,沈俊遇到了知己,感叹自己婚姻的不幸,说那时自己年龄小,是典型的包办婚姻。丽说:“过日子不就是过小孩的日子么。”一句话打消了沈俊的想入非非。
在入学那年的元旦文艺晚会上,同学们热烈欢迎班长出个节目,沈俊自知五音不全,还是唱了一段豫剧《陈士多》,其中有一句“回家吧,回家吧,老婆子在家等着我”引起哄堂大笑,之后丽一见到我沈俊,就学着沈俊的腔调唱:“回家吧,回家吧,老婆子在家等着我”,于是我俩大笑不止。
寒假到了,沈俊回家与妻女过年,这时丽给沈俊的女儿买了好多礼物,诸如小孩的鞋、袜、衣服等,沈俊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于是给自己的女儿起名叫沈敬丽。
有一次在吉化公司102厂实习,沈俊和丽在松花江边遛弯,他们说起班里郑亭同学要离婚的事,结果闹得家中鸡犬不宁。丽劝沈俊千万别走这一步,她还是那句话,“过日子不就是过小孩的日子么”。从此,沈俊打消了离婚的念头。
沈俊上大二的时候,由于学习需要,必须买一把计算尺(相当于现在的电子计算器),优质的计算尺要10几元,最便宜的也得3元5角。同时沈俊学习俄语,还急需买一本新出版的《俄语语法手册》。而沈俊当时手头实在太紧,二者不可兼得,必须舍其一。但沈俊偏有一股倔劲:“计算尺我所欲也,《俄语语法手册》亦我所欲也。”于是,他开始“缩食”,每天中午只吃咸菜,一天可省1角钱,1个月下来,计算尺和俄语手册便可到手了。沈俊的计划实施不到1周就被丽发现了,丽毫不犹豫地送给沈俊3元钱,这真是雪中送炭,令沈俊非常感激,心想,丽不愧为是自己的知己。
还有,沈俊是靠助学金读书的,没有多余的钱买衣服。到了夏天,他连换洗的衣服也没有。衣服太脏了,他就晚上洗一洗,晾一夜就干了,第二天再穿。这个秘密被同室学友告诉了丽。于是丽把她叔叔的一件旧丝绸短褂送给沈俊,而沈俊把这件丝绸短褂视为“宝贝”,一直穿到大学毕业。从此,沈俊和丽的关系更加亲密。
有一次班里去颐和园旅游,沈俊和丽形影不离,这时只要沈俊见到丽和别的男同学说话多说一句话,他心里就会酸溜溜的,这时沈俊大概是“爱”上丽了吧,但沈俊绝不敢越雷池一步。
班里有一位同学,毫无自知之明,竟给丽在火柴盒里传纸条示爱。丽发现后立即告诉沈俊,沈俊利用班长的身份向这位同学说明丽的态度,于是这位同学知趣地远离了丽,再也没敢胡来。
班里的团支部书记宋一直追求丽,可是他哪里知道丽并不喜欢他。丽把这个秘密只告诉沈俊一人,她说:“我知道宋是个好人,可是和他在一块没有那种感觉。”但宋仍穷追不舍,他请班主任帮忙,也无济于事。毕业分配时,班主任找到丽,说:“如果你愿意和宋保持恋爱关系,可以将你们分配在一起。”丽婉言谢绝了班主任的好意。她说:“如果工作需要,分在一起我没意见,要照顾关系我决不同意。”这一切沈俊知道得一清二楚,而宋却蒙在鼓里。直到毕业多年,宋还给沈俊写信说,不知为什么,他就得不到丽的心。
毕业前夕,沈俊曾一度头脑发昏,竟异想天开地想和丽永远在一起。头天晚上,他思前想后,决心见到丽告诉她这个秘密,只要她同意和他永远在一起,他就马上去信和妻子谈离婚。可是当沈俊见到丽时,他怎么也说不出口。一连好几天都是如此。后来沈俊觉得实在可笑,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毕业后沈俊留校工作,丽分在北京某科研所。那时,每逢星期天,他俩准时到丽的叔叔家见面,畅谈离别友情。
有一天丽给沈俊写来一封信,细说她和他们的一位老师谈恋爱,可是家人一致反对,她此时拿不定主意,特地征求沈俊的意见。沈俊回信说:“在校时我对这位老师的印象也不错,可是来到教研组之后,却发现他表里不一,外号叫‘披着马列主义的外衣’。我征求过党总支书记的意见,她也不满意。”丽接信后马上又给沈俊回了一封信,信中说:“别人反对我不在意,你说不好值得我深思,因为你知道,咱俩在校不是一般关系。”沈俊的信使丽与这位老师断绝联系。
丽结婚后沈俊只和她丈夫见过一次面,为避嫌,他再也没有到过丽家。文化大革命期间,丽曾给沈俊来过一封信,索要仪表安装图纸,因教研组没有,加上当时乱哄哄,沈俊没有给丽回信。丽到校找过沈俊一次,见面后二人没有过多交谈,倒显得有些生疏,从此他俩便失去联系。
后来沈俊调离北京前曾给丽的婶子去信,说不久自己就要离开北京,想和丽见上一面。丽的婶子回信说,她去“五七干校”劳动,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她单位的地址她也不清楚,要沈俊到了新单位再来信联系。沈俊来到新单位之后,又给丽的婶子去过一封信,结果石沉大海,至今沈俊也没有丽的任何消息。
丽是沈俊一生中唯一的“红颜知己”,可惜两人有情无缘,有时二人在梦中相会,紧紧拥抱在一起,泪流满面,发誓永不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