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在突发事件面前

在突发事件面前

2013-10-23 14:34 作者:孙厚举 阅读量:30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英雄的行为谁都能做到,但又很难做到。那种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的人;那种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

不久前,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节目报导了一起震撼人心的新闻:《永恒》。说的是某部战士,正在陪伴探亲的妻子和3岁的女儿遛弯,他们心情愉悦,有说有笑地走到一座大桥边,突然看见一名女青年纵身从桥上跳入河中。这位战士毫不犹豫,立即挣脱妻子的手,飞速向大桥奔去。他不顾妻子拼命呼喊:“不要丢下我们不管!”也不听路人劝说:“不要跳,有危险!”只是边跑边脱衣服,奋不顾身地向前猛冲。或许他想:“时间来不及了,救人要紧。”有人一把没将他拉住,他纵身从10米多高的桥上跳入5米多深的河流中。桥上数10名路人惊呆了,大声呼喊:“快来救人!”很快又有一名青年跳入水中,附近的船只也划来营救。这位勇猛忘我的战士将女青年救出后,再也没有浮出水面。2个小时之后群众把他从河底捞出,他却安祥地闭上了眼睛。在突发事件面前,这位战士毫不犹豫地离开自己心爱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一位素不相识的路人,全城军民无不为之感动。追悼会那天,十几万人前来为他送行。这是何等高尚的品质,这是多么英勇的壮举!在那一瞬间,他那年轻的生命成为“永恒”,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在平时,我们说话、写文章,或在听了英模报告后的讨论会上,或在入党仪式上宣誓,怎样激动人心的语言和慷慨激昂的话语都能说得出,甚至每个人在危难关头都能成为英雄。记得20世纪50年代,我很年轻,也有一股激情。每当我们谈到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英雄事迹,说到八路军、新四军顽强杀敌,忆起方志敏、赵一曼、刘胡兰英勇就义的时候,我们总是激动不已。不少青年说:“我要早生10几年,照样参加红军、八路军,照样杀鬼子、汉奸,打倒蒋介石。”有人甚至遗憾没有遇上立功成为英雄的机会。我相信这些同志的话出自内心,我也相信这些同志在危机面前会挺身而出,甚至成为英雄。但平时说说尚可,当突发事件真的来到面前,要我们当机立断时,恐怕不是每个人都能挺身而出。那时,经纬分明,人的英雄本色立即显现。

从古至今我们中华民族英雄辈出,不少人在突发事件面前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慨。古有花木兰,在“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爷名”的危难关头,挺身而出(女扮男妆)替父从军,千百年来成为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司马光小时候,在儿童掉入水缸的危机时刻,沉着冷静地用石块砸破水缸救出儿童,显示出他的勇敢和机智。他们的英雄行为都是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的结果。

在突发事件面前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过去有董存瑞,他在战斗的紧要关头,手举炸药包,点着引线,用自己的身躯为战士开辟了前进的道路;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碉堡上的枪眼,以减少战友的伤亡;王杰纵身扑向即将爆炸的手榴弹,用自己的生命保全了在场民兵的安全。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每当我们忆起他们,就从心里产生敬慕之情,为他们的英雄行为所感动,并激励我们把自身的工作做好,以实际行动向英雄学习。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在突发事件面前,英雄人物层出不穷。像这位年轻的战士,在危险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种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决非偶然产生的。纵观所有舍己救人的英雄,都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严于律己,乐于助人的人;也是“不为善小而不为,不为恶小而为之”的平凡人。他们总是从小事做起,尽其所能为人民做奉献。毛主席早在1939年就号召解放区的全体军民,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他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英雄的行为谁都能做到,但又很难做到。那种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的人;那种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那种拔一毛而利天下都不愿干的人,那种徒手之劳能做的事都不愿做的、伸手帮一把就能救他人生命都不想伸手的人,很难设想这些人在突发事件的危难关头、生死面前会挺身而出。只有那些平时从思想上、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凡事多为他人着想,把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放在心上的人,在关键时刻,在突发事件面前,才能做出常人难以做到的事情,才能显示出英雄本色。

相关文章关键词

《在突发事件面前》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