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舅父包培德先生
怀念舅父包培德先生
母亲兄妹五个,母亲最小,上面有四个哥哥。
四个哥哥都上过学,只有母亲跟着她的父母在家放牛、割草、干农活,没有进过一天学门。她的四个哥哥中,后来只有她三哥上成了,而且成绩很优异。
母亲常跟我说:“你三舅那时候在县城里上高中时,太苦了。他从来没舍得坐过车,离城里六七十里地,全凭地走。每次回来一趟,脚都会起几个水泡。你姥娘心疼的很呐。”
母亲说:“有一年下了大雪,他半夜里才走回到家。到家时,头上、身上全是雪。只有通红的脸,冒热气。”
听母亲说,三舅高中毕业那年,成绩好,他报考的是飞行员。学科成绩高出分数线很多,各项体检指标也都合格,只有审查阶级成分时没通过(那年头,啥事都讲出身,阶级条件大于一切)。他们说你姥爷曾经给大地主家做过饭。你三舅没当上飞行员,回来当了代课老师。对此,母亲跟我说起时,感觉总是很委屈。
三舅当老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用心去教他的每一个先生。“劳模”“先进”得了一个又一个,只是他的生活依旧很清苦。
三舅疼爱我,小时候,我总这样想。
每每星期或放假,我都会径直奔到他身边,听他读的书,听他讲故事。三舅一生没什么其他爱好,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钓鱼。在我所有的记忆中,他手中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书本。
三舅一直很关心我的学习。对我的希望很高,要求也很严格。他曾经跟我说:“我心里一直觉得对不起你妈。我就这一个妹妹,可是因为我们几个上学,可是她却连一天的学门也没进过,一个字也不认识。都是我这个哥哥对她的照顾不到啊。”
哦,原来三舅对我的高要求、大希望,是想以我的学业成功,来弥补对母亲的亏欠。我乐意跟三舅学,学更多文化知识和做人道理。
我爱三舅!但我不明白他为什么不让我的初中时代,跟在他身边?
三舅是我邻乡的初中语文老师。我考初中时,由于年龄小,个子比较矮。父母都很希望我能到他身边上学,生活上好有个照应。但跟三舅提起时,他很严肃地回绝了,说让我到本乡初中就读。还说如需照顾,校长是跟他极要好的同学,可以给予必要的照顾。
我当时羞愧极了,哭着冲母亲喊:“三舅不疼我,他骗我!”
当我真的进入初中后,我发誓要比以往更卖劲,我要学出个样来给三舅看。每年寒暑假,当我拿回一张又一张奖状时,我没有再跑到三舅跟前。我不想再见到他。初中三年,我并没有见三舅一面,我只是无时无刻不在用心读书,我要用我优异的成绩,让三舅后悔他当初看不起我的错误。
但事后,我才知道,错误的只有我一人。
那是初三下期的一次作文课,与三舅年纪相仿的语文老师,给了我们一个“最让我------的人”的题目,让我们作文。我不假思索地写了篇“最让我伤心的人”的文章,交了上去。在文章中,我真切地细数了三舅如何疼爱我,又是如何嫌弃我的过程。我把我所有的羞愧,都倾诉在这篇文章中。原以为老师会像往常一样,把我的这篇文章也当做范文,在全班朗读。谁知,这次却只赫然得了个“良”,且后附六字短评:“感情有失偏颇!”
得到这种评语,顿时我的所有自信全无了方向。我很不解,恍惚地等到了放学的铃声响起,我拿了老师的评语,找老师讨说法。
老师似乎在等我。不待我说话,只见他从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一大摞书信,递给我,说:“看看吧。这些都是你三舅包培得老师给我的信。”我一时震悚地无语了。老师说:“我和他是同学,前年在你入校前,亲自来找到我和校长。说把他最疼爱的孩子你交给我,请问我亲自来带,对你要求严格一些。临走时,还千万嘱托,不要告诉你,不要让你发觉。”望着这几封沉甸甸的信件,我泪如泉涌。我误解了三舅的一片苦心,该忏悔的是我啊,三舅!
从老师那捧回了三舅的信件,我一封封的看着。三舅那关切的话语,一字一句都印在了我的心里。我必须以更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三舅的关心。
初中毕业时,为了更早地减轻父母的负担,我放弃了上高中,考大学的机会,报考了师范学校。
三年后,我如愿地学成回乡。三尺讲台上,接过了三舅的教鞭,引领我的学生,向知识的殿堂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