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泥泞的马庄路

泥泞的马庄路

2013-10-21 18:28 作者:中朝 阅读量:26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泥泞的马庄路

准备修马庄这条破路的消息,是从老李嘴里传出来的。

那天,老李吃过早饭,像往常一样,又蹲在道口跟一帮子老头老太太瞎聊。就见一溜小车停在保险公司前的公路上,下来一行十多个衣冠楚楚的工作人员,沿着泥泞的马庄路,朝这边走过来。一个手提摄像机的小伙子,屁颠屁颠地跟在最后面,锃亮的小皮鞋面上,溅满了淡灰色的泥浆水。从他痛苦而委屈的表情上看,如果不是前面有那么一大趟子人,打死他,他也不会在这样的鬼天气里,踏上这样的破路半步。

这一行人,踮着脚跟择路,一直走到老李这帮闲聊着的人们旁边的老刘门前才停下来。老刘的院门在紧紧地关着。一个领头的穿淡蓝色羽绒服的用手推了两下门,没推开。老李跃然站起来,冲院内的老刘叫了一嗓子,“刘叔,开门,你家来客了。”“淡蓝色羽绒服”有好地冲老李微笑了一下。

老李见院门仍没有开,便走过来,从地上捡起一支小木棍,朝院子里扔进去,“刘叔,起来没?你家来客了,开门啊。”这行人很不解,都睁大了一下疑惑的眼睛。老李解释说,“老刘两个都九十多岁了,耳朵不太好使。想喊门,都是往院子里撂个东西。”

果然,两分钟后,院门打开了。一个瘦弱的老太太手里正拿着一块没吃完的馍。“淡蓝色羽绒服”凑上去,俯在老太太耳边说,“大娘,要过年了,县里领导都过来看看你们。”老太太连忙往墙边靠了靠,闪出整个过道,“赶快进屋来,赶快进屋来。外边冷。”

院子不大,西南角上一个用青砖砌成的猪圈,里面有哼哼的猪的鼻鼾声。头上用铁丝牵拉的葡萄架上,两支粗粗的随意弯曲的葡萄藤,只还有一片枯黄的叶子低垂着。提摄像机的小伙子个高,头发碰了这片叶子一下,几滴水珠,冲进他的脖颈。瞬间,钻进厚厚的棉衣里,凉凉的,冰冰的。小伙子使劲地伸手拉下了这支“枯叶蝶”。

已经进屋的“淡蓝色羽绒服”冲小伙子喊,“小王,怎么还不进来拍照啊。”

堂屋里,一张铁红色茶几上静静地卧着一盘咸菜丝,两碗玉米糊糊。小灶篮里一个馍刚被咬过一口。老刘和一个精神焕发的中年男人的手紧紧地握着。老李就站在西房门边上看着。“淡蓝色羽绒服”说,“要过年了,领导们都过来看看你们。”老刘感慨地说,“谢谢,不用。你们都忙。”

中年男子说,“过来看看你,给你们拜个早年。来,拿着。这是中央给你下拨的八千块专款,这是省里的,这是市里的。”中年男子从身旁一个夹皮包的工作人员手里接过三张银行卡,转手递到老刘手里。“咱县里今年财政困难,这是五千块钱,买些东西吃。祝你二老身体健康,长寿!”老刘接过银行卡,装到了兜里,说什么也不要那五千块钱了。老李从旁边插了一句,“听说每年县委书记都过来的,今年没来吧。”那个中年男子,扭过头朝老李看了看羽绒服,指了指中年男人说“这就是刚调来的张书记。”老李一愣,“噢,书记恁年青啊!”张书记笑着说“不年青,快五十了。”

说话间,张书记正往老刘东墙上的一个大镜框里直瞅,六张站满了人的黑白大照片,赫然躲藏在玻璃镜背后。老刘从东屋的木箱子底下,抱出一个褪了色的黄书包来,放在了端走饭菜后抹得干干净净的茶几上。打开书包,老刘从里面拿出一个用红布紧紧地包了六层的小包裹。层层打开,一摞红皮证书,虽泛了色,仍整整齐齐的。

张书记一个个拿在手里,打开看了看。有全国劳模证书,有省劳模证书,还有奖章。张书记边看边感叹,“刘大爷是为我们的新生活,做过大贡献的啊!”包裹里还有两张大照片,老刘指着其中的一张给张书记看,“这是毛主席,这是周总理。我,这是我,我在这。”老刘指认着照片上的每一个熟悉的面孔,就像诉说着每一个久远的故事。

小伙子不停地用手中的摄像机,拍了张书记拍老刘,拍了证书拍照片。

一切都像过电影一样,老刘在这些领导面前,重新又回到了曾经的那个火红的年代。最后,张书记关切地问老刘,“现在工作都很忙,平时对老同志的照顾不周。你还有什么困难,要随时向县委安排,我们一定全力解决好。”

老刘说,“没事!你们别看我八十六岁了,我可二十多年没吃过一片子药了。咱不给党和国家添麻烦。”老刘顿了顿,又不好意思地说,“就是门前这条路,邻居们出来进去不太方便。”

张书记马上接过话说,“这条路,我已经走过了,你看。”他说着抬了抬脚,沾满泥浆水的皮鞋,“老同志,你放心,明年就修。保证让人民群众生活幸福!”

老李没记住其它的,就记住了张书记的这句话,“这条路,你放心,明年就修。”这一消息,净没等领导们走出老刘的院门,已经让老李传出去了。其实,老李也只是把这一消息说给了门前的老头老太太们,没想到,摄像机里走出来的领导,还没走到保险公司路边的小车里,整个马庄路两侧的居民邻居,就已经人尽皆知了。

在马庄修路谈何容易。这县的县域格局,所有的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马庄所在的西关,属老城区,旧城区。化肥厂、造纸厂这两个家伙,比着架势的往高高的烟囱上团团吐着黑雾。现在的发展对像都往东边滚出去了,马庄被丢在遗忘的角落。

马庄路两侧虽然也聚集了近二百户人家,但不是搞粉刷外墙,就是卖菜贩虾的,再不就是养了骡马,给这家拉拉沙,给那家送送砖。没有一个什么局长愿意呆在这里,也没有一个什么大小干部愿意把家安在这儿,最有名气和威望的就数这个老刘了。老刘,刘秉恩和老伴徐翠姑,都是县机械厂的工人,新中国成立伊始,毛主席号召大力搞生产,农业学大寨时,刘秉恩所在的机械厂主要生产耕地时所用的铁犁铧,尤其是生产挂装在笨重的拖拉机,屁股后面的铁犁铧。以往的铁犁铧上面的光秃秃的,犁铧翻土的深浅无可把握,一会浅,机车快跑两步;一会儿深机车累的熄了火,干活不出功。刘秉恩年青,一心的钻研劲,他亲自动手在铁铧上安装了一具小转轮,而且可以升降,可以固定住拖拉机犁地翻土所需要的任何一种深度。如此一来,大提高了拖拉机耕地的效率。他的这一发明,迅速被全国采用,立即掀起了耕地时代的一次革命。为此,刘秉恩大会小会带上了红花,县里、市里、省里乃至人民大会堂,刘秉恩胸前挂了红卡片,一路的“劳模表彰下来,风光啊,风光。

但现在不中了,八十六岁,谁会把一个八十六岁的干老头放在心上呢?年年都有大小领导亲自登门看望,送来上至国家,下至县委专拔的钱款,年年那些大小领导们都会从这条泥泞的马庄路踮起脚跟走一招。只是马庄路依然泥泞,无人管问。

老刘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在乡下老家,二女儿也是机械厂工人,现在也已退休在家(丈夫是农业局副局长),儿子当高中毕业,想让老去到县委找找老关系,给安排个工作。但老刘死要一个全国老模怎么会求人的臭面子,没找。儿子一气,自己干机械修理的个体,现也有三间门面房了。老刘年青时,再硬,再死撑老模面子,但毕竟老了,儿女们也都理解和原谅他那一代人的犟脾气,想接二位老人与自己同住,早日脱离泥泞的马庄路,相互间也好有些照应,但是这老刘,他不。

他就愿意与老伴呆在泥泞的马庄路边上,平静地种菜、养猪,与一帮极熟识的可以明确说出对方还有几颗牙的老老太太们,一起晒晒太阳,一起闲话家常。对于老弃暗投明种菜,儿女反应较淡,辣椒、茄子贻养了天性与绿色作伴。养猪,儿女们都极力反对,二个八十五六岁的老人,能自己烧碗饭吃就已经很不错了,还弄那个活口,整天叫嚷,多烦心。可老刘坚持养,说什么拌猪食,刷猪圈,也是一种锻炼。不然,怎么老两口都二十多年没吃过一片药呢。儿女们想想也是。

老李传出来的消息,看上去会是真的了。过完年,刚出正月,马庄路上就来了三个身穿黄色城建小马甲的年轻人。他们一个拿着皮尺,钢笔和硬皮本,一个扛了远视测量仪,一个人提了标杆,在远处这儿竖竖,那儿立立。拿钢笔的年轻人也不知道听了照测量仪的年轻人跟他都说了什么,只是在硬皮本上密密麻麻写了两页纸之后,就又离开了。

老李看见了这三个人的行动,赶快跑去向老刘汇报。老刘竟然还不知道这个事。老李说,“刘叔,你可给咱马庄路的居民,办了一件大好事啊。年前张书记来时说的修路的事成了。今天来了三个年轻人,又是量,又是记的。太好了!”听得出来,能修马庄路,老李很兴奋。

老李则说,“这不是我的功劳,都说新来的张书记,关心咱们这些群众啊。谢谢他老人家了。”老李说完,也是很感慨了一下。

老刘和老李的感慨和兴奋,没能持续几天。

马庄路所在的龙庙村村长,在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也踏上了马庄路。这个油头梳的铮亮的家伙,走到正在围堆闲聊的这群老头老太太身边时,他问,“老刘,刘老头在哪住啊?”老李对他说,“刘叔老两口开着电动三轮车,去他女儿那儿串串去了。你找他有事吗?”

“油头”说,“哦,这么巧。上次张书记过来说要修这条路的事,交给咱们城关镇了。镇里领导请人过来实地勘察、测量、预算过了,得十五六万。可拨下来的钱不够,还差的很多,让我过来跟刘老爷子谈谈,看能不能咱们居民每家每户拿出个五六十块钱儿。”

老头老太太们一听,修路还得掏钱,都个个吵嚷开了。“什么?让我们那钱,那县委书记还瞎许个屁啊。”“我们自己那钱修路,还要政府干吊吃啊?”“这事肯定不怨张书记,都是镇里那帮孙子,指挥有问题。”“腐败啊,狗日的,又想搜刮我们呢。”

“油头小子”一看这帮义愤填膺的老头老太太,乖乖,灰溜溜的吓跑了。“跑,让你跑。”幸亏他跑得快,慢一步,弄不好就会挨上谁的一拳头。你又能把一帮子老头老太太怎么样呢?

见村长逃走了,老李说,“这事,咱们得去找张书记。其他人,都办不好事。去跟他谈谈,怎么能说反悔就反悔了呢?老张,你去不?”

老张是个卖豆芽的,见官怵,他连忙摆了手,“我可不敢见官,还是让老徐去吧。”

老徐说,“我去是敢去,可人家又不买咱的帐,去了也白去。依我看,咱得组织几个代表过去,跟他们领导谈。去多了不成,人家还以为我们是闹事的呢。五六个人,就行。”

老李说,“我还认识张书记,上次跟他说过话。我算一个。”

老王说,“都是咱马庄路的事,我也算一个。”

老张见他们几个都愿意强出头,自己也不能再躲了,他勉强地说,“那好吧,我不敢去,就让我儿子陪你们一块去吧。”

老李连忙冲他摆摆手,“别,你想去就跟着,这种事,可不是他们年轻人能干的事。我们都老了,去问出个好歹无所谓。别让人家记恨了年轻人,日后净给他们小鞋穿。”

老张低着头,想了很久,“也是啊,我去。呵呵。”

老王说,“那走吧,现在就去。”

老李笑了笑,“你急啥啊?就咱四个去,连个大门都进不了。这事还非得请老刘刘叔领着咱们一块去。只有他,能办成事。”

正说着,老刘骑了电动三轮车载着老伴从女儿那儿回来了。老李,老张,老徐,老王都跟着进了老刘屋里。老李把刚才“油头”村长过来说的话,重新学了一遍,就看老刘的态度了。他说去,才能去。他要不去,其他人去再多,也没用。

老刘听了老李的话,当时没吭声,倒是他老伴徐翠姑先说了话,“这事,俺能去吗?俺可不能去。人家大车小辆的一趟又一趟来看俺家老头子,他咋能领着你们去闹事呢?”

老李一听她这么说,顿时像破了洞的气球,立即瘪了劲。

老刘想了一会才说,“我去,中。但你们不能吵,不能闹。咱几个只是过去问问情况。否则,我就不去。”

老徐说,“刘叔,你放心,咱就是问问情况,跟人家有啥闹的哩。”

下午,老刘就带着他们四个一块去县委大院找领导了。看门的同志一看来了五个“干老头儿”,胳膊一伸,“你们干什么,遛弯去广场上啊”,不让进。

老刘说,“我找咱们张书记,他前一段时间到我家跟我说的事儿,我今天过来看看。”

看大门的同志用眼睛仔细瞅了瞅面前的这个老头,看他样子说的不像谎话。一时也犯了难,就在这关口,恰好,上次穿淡兰色羽绒服那个人的打从办公楼里往外走,离老远看见老刘他们在门外被挡着,赶忙迎上来,“哎哟,老爷子,你怎么走这来了。”

老刘还没开口,看大门的就说:“田主任,他说是来找张书记,我不认识,就没让进。”

这个田主任没搭理看大门的,,扶了老刘,往楼里进。

田主任是县委办公室主任,已干了三任,没提上去,每次书记去看望老刘,都是他引的路,所以很熟识。也许,这也是他所必备的一种职业素养。张书记正在开会,老刘他们被安排在一楼靠左手边的一间接待室里,田主任殷勤地给每一个人都倒了一杯水。老刘说明来意,田主任恍然大悟似的说,“修路的事啊,张书记不是都安排好了吗?财政拔过去十万块钱,其余的让镇政府和村委会协调解决,怎么能找你们收钱呢?不过话又说回来,按理说,一旦修好了这条路,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咱们居民群众。就是一家集资个十块二十块钱,象征性地表示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老李、老徐他们只是听着,没有插一句,更没有胡闹。最后田主任说,“这样吧,我的手机号抄给你,以后有什么事儿,先给我打个电话。我能办的就办了,办不了的,我请示张书记协调处理。你老年纪大,就不要来回跑了,好不好?刘大爷。”

老刘还能说什么呢?人家田主任多会办事儿,耳朵让话给说的,比掏的都干净、敞亮。

老刘他们刚从县委大院回到家时,二女儿刘庆英就后脚跟着进了屋。

刘庆英看上去很生气,冲老刘说,“爹,你都这一大把年纪了,还跟他们一起瞎遛垩啥啊?净是放着清福不知道享。”

老刘很纳闷,怎么我刚回来她就知道了?“你就还没走出县委大门,我的手机就响了,田主任让我好好侍候你!咱以后别这样了。人家政府有政府办事的规矩,咱别瞎掺和了。”

老刘没想到,就是过去问一问情况,也会给女儿她们带来这样的麻烦,连声说,“好,好,咱以后不去了,呵呵,我以后不去了。”

第二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油头”村长,找进了老刘的家门。

村长满脸赔笑着说,“我昨天也就是过来闲着一说,你怎么就带着人跑县委里去了?修路的事都安排好了,县委专拔下来10万块修路资金,镇政府也配套了3万。村里连夜又研究商讨了一下,想让咱们每户居民一家拿出来15块钱,余下的都由村里包了。”

老刘说,“我只是闲遛垩,路过县委大院,在门口碰见田主任,跟他随口问一句,没有去闹事。”

村长说,“老爷子,你从中做一下咱们居民的工作,每家15块钱,也算是为修路尽一份心吧。只有这样,才更爱护咱们的路啊。”

老刘说,“这个事可以办,15块钱买个顺心。我来做这个工作。”

村长高兴的说,“那我就不打扰老爷子了,一个星期后我再过来。”

村长走后,老刘在门前闲聊的那帮子老头老太太面前,把15块钱的事说了一遍。老李、老张他们都没意见,一人包一片收钱。群众知道了修路的这个中缘故,掏钱一个比一个快。老李收的这一片居民中,有七家甩出一张20的,“不用找了。”

一个星期后,所有马庄路的居民187家,共收上来3025块钱。村长来取钱时,只拿走了3000块,那25块说什么也不要了。

秋季刚开学,大型挖掘机便开进了马庄路。

一个半月后,一条平坦的马路就躺在了全体马庄路居民的脚下了。往老刘门前拐弯的那一大片空场子,也被修路工人特意地修整出来,平坦的跟马庄路一般硬朗。

老头老太太们的闲聊和笑声,正在空场子上,向四处漫延开去。

2011年7月中朝于古息州

相关文章关键词

《泥泞的马庄路》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