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岁的爱情
十五岁那一年,小伙子正上高一。念及小伙子品貌还算端正,手勤嘴甜、疼老爱少;家庭状况一般,父母忠厚勤俭,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陈老师亲自上门保媒,要将他姐姐婆家的侄女与小伙子联姻。
那时上高中都不容易,谈何考大学?一个镇中学高考“秃头”是常有的事,尽管小伙子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不错,可陈老师仍不看好他,他认定,为当年他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寻一个漂亮的媳妇,功在一人,利在一家,更况女方还是他熟悉的亲戚!他有把握促成这门亲事。
相亲当然在陈老师的姐姐家里进行。
小伙子跟在陈老师的身后走进了相约地点。腼腆文静又局促不安,一个人坐在门边的一条板凳上,像集市上待售的小马驹等待人们的点评。门外、窗下挤满了赵姑娘的亲朋好友,窃窃私议,咬耳结舌,指指点点,品头论足,不时传出莫名的笑声。临行前,陈老师已把相亲的具体环节一一作了说明,小伙子知道,姑娘亮身前就该有这个细节。哪能这么被动啊,与其坐着受制,不如走出去!
小伙子起身,顺手将半掩的门“吱哞”一声拉开,半笑着说:“进来吧,你们!”
院内的人们谁也没有料到小伙子会有这么个动作,呼啦啦向大门外争先恐后,转眼间,偌大的院落里只剩下赵姑娘一个人和门内的小伙子面面相觑。大门外吓坏了的陈老师不知出了什么事,拨开人群,一个箭步冲进大门。小伙子和赵姑娘的目光瞬间都转移到了他的身上,陈老师连忙“哦,哦”转过身去,双手在空中轰着大门跟的女人们。“进来吧,你们!”门外一个姑娘学着小伙子的强调说话,引起女人们又一阵快乐的欢笑。
室内,男女对坐,寂静无声。
“你上过学吗?”其实小伙子听陈老师说过,她初中毕业。
姑娘低头无语。
“你会做什么饭?”
“……”似乎姑娘的头又低了些。
“你会做针线?”说话的时候小伙子注意到姑娘脸色微红,抬头扫了一眼自己,旋即又低下了头,欲言又止。
空气都显得沉闷。
不说话算怎么回事啊?
“我见过你的,你去过我们村走亲戚。”
姑娘有些不安,脚尖在地上移动。这时小伙子才发现姑娘脚上穿着一双新高跟鞋。
“你穿高跟鞋很漂亮。”
姑娘显得不安。
“我们村晚上放电影,我请你去看。”
“你!你!你欺负人!”姑娘激动得脸色通红:“你!你!你耍流氓!”话毕,双手捂脸,夺门而出!
陈老师进来时,小伙子呆若电杆,神情木然。
气愤之极的陈老师听不进小伙子对“欺负人、耍流氓”的任何解释,自然小伙子回家少不了父母的一顿喝斥。
若干年后,陈老师与小伙子在县城偶见,师徒家中叙旧,言及那次相亲,感慨良多,陈老师大醉而归。此之后,小伙子爱人还常会以逗取笑:“说说,说说看,你怎么欺负人、耍流氓的?”
小伙子就是我。
旧事远去,仅以此文献给“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