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情绪与调适

情绪与调适

2013-10-22 13:28 作者:许明亮 阅读量:30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不生闷气指的是不该生气时不生气或尽量少生气。但该生气时不生气就未必是好事,人生气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如果我们面对一切都感到无所谓,对假、丑、恶之类的东西也一味保止沉默,那么岂不是有些麻木?

月有阴睛圆缺,人有喜怒哀乐。正因为人有七情六欲,才使得感情世界丰富多彩;也使得人生舞台绚丽多姿。然而,七情六欲却经常在支配和影响着人的情绪。

情绪是来自生命的一种感觉,任何人都无法排斥或逃避它。情绪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如果人经常保持积极的情绪来面对生活,无疑对其思想健康、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有好处。如果一旦消极情绪缠身,则要让你品尝尽失望、沮丧、寂寞、厌倦的滋味。它就要求我们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适、自我平衡。

心理学告诉我们:“生气是一种不良的情绪,是一种消极的心境,它会使人闷闷不乐、低沉郁闷、甚至气喘不过来。医学又告诉我们:如果这种情感势能超过了人体的承受限度,就会使人陷入生活的误区,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造成损害,甚至会导致疾病。生气,作为人的一种情感流露,常叫人“剪不断”、“理还乱”、琢不透,赶不走。生气这种消极情绪有盲目与自觉之分。情感的自觉需要理性的指导,否则会盲目导致心态失衡,易使人心头生起无名之火。有的人因为别人而生气,那何苦呢?有的人一想起一些往事就生气,而在一些明眼人看来,无非是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而岂。生气有其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且生气有大小之分。生小气,来得疾也去得快,凡事大都可以拿得起、放得下;生大气,则没完没了,心久不能静,气儿久不能消,有的甚至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岳飞传》中不是有“气死兀术,笑死牛皋”之说吗?生气还会极容而引发非理智的行为。生活中因发脾气而火冒三丈、大动干戈而酿成悲剧的例子还少吗?

那么,我们该如何来调适情绪呢?

你希望排解不良情绪(如疲惫、厌倦、烦燥、忧郁、伤感等),这时候,你得保持冷静的头脑和理智的思维,去敏锐地判断不良情绪的来龙去脉,换上一副好的心境。试探着在你沉寂的心理氛围中注入一种新鲜的活动方式。或与知心朋友谈谈心,一吐为快;或给亲人写写信,渲泄烦恼;或去雅境散散步,排解郁闷;或去胜地登登高,就会产生范公那种感觉:“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或自己唱唱歌,就会:“小曲一唱喜心头,丢了烦恼忘了愁。冰融雪化暖融融;云开雾散乐悠悠。”

你希望遏制不生闷气,这时候,你得心胸坦荡,豁达大度,你得不生愤恨之心,不起荣辱之念,才能宽容和理解;才能笑傲人生,才能“心底无私天地宽”。正如美国作家布莱克所说:“生活的地平线,主要是随心灵的开阔而变广的。”

不生闷气指的是不该生气时不生气或尽量少生气。但该生气时不生气就未必是好事,人生气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如果我们面对一切都感到无所谓,对假、丑、恶之类的东西也一味保止沉默,那么岂不是有些麻木?如果是非不分、曲直不辨、爱憎不明岂不成了“和稀泥”?如果朋友蒙冤、公物被窃、国格有伤之类的事发生,你也心平气和、装聋作哑、愤也没一丝、怒也没有一毫,这也叫有涵养?这叫没心肝。人发一发脾气、也并非都是坏事。“苍鹰独立时,恶鸟不敢飞”;正义之士发一发脾气,邪恶之人就避而远之;身居要职的动一动怒,说不定对某种积弊能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

因此,为了各自身体的健康,人际关系的和谐,人类生活的美好,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协调、隔洽、良好的生存空间吧!

相关文章关键词

《情绪与调适》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