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陈年酒事之三
导读人呢,往往就是这样,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尝试,第二次,第三次便顺其自然了。老B不知道喝了几杯,大概也有三五杯吧。这位酒仙不知不觉中就在飘飘欲仙中伏在试验台上酣然入睡了。
一所农村中学,几十间砖瓦、泥草混合的土房子,二十来个老师,几百个活泼可爱的土孩子,这就是学校了。那时候老师不像现在,下了课小车一开,开路开路的。那时候的老师大部分都是住在学校里,一个人一间小房,里面摆上一张一头沉的木桌,一张板子床,一个小煤油炉子,很简单,这既是办公室,又了卧室,也是会客室,哈哈,总之,是一室多用。许多老师都是两半户,一个人教书吃商品粮,拿工资,家中老婆是农村户口在家务农,带着几个孩子在农村生活。那时候生活极其简单朴素,很多生活用品都是靠供应,凭票购买,什么粮票啊,布票啊,油票啊,自行车票啊,不一而足。酒呢,自然更是奢侈品,并非谁都能买到的。
B老师是化学教师,也是本校的饮君子之一。那时候学校没有实验员,化学药品、仪器都是学科老师自己管理的。老B经常要给学生做化学实验,少不了要配备酒精灯之类的,自然免不了要配备几斤酒精。有段时间,酒实在是奇缺,商店里就是提前摆上钱也买不到,以前靠着营业员是本校毕业的学生,经常多买半斤八两的,现在不行了,干脆就没有酒供应!
有段日子没有喝到香醇的美酒了!老B真是有点发急,急得很了,竟然闹出病来,吃啥啥不香,连抵抗能力都下降,老是拉肚子发热,不得不到医院打针。一个漂亮的小护士过来给B老师打针,先用酒精棉清洗胳膊,忽然一股奇异的香味窜进老B的鼻子,直刺他的神经。他顿时感到清醒了许多,精神头也来了,简直比注射液见效的快多了!那口水也在喉管里翻腾起来,忍不住想顺着嘴角向外流。没有等小护士注射完,老B就耐不住了,连声说,“好了,好了,我的病好了!”小护士不由得笑了,这人得的是啥病啊,不会是神经病吧?
老B急急忙忙回到学校,一头扎进了实验室,嘿嘿,我怎么当初就没有想起来呢?实验室里存放的有乙醇啊。老B在一堆器皿中好不容易找到盛酒精的广口瓶,还算幸运,总算还有二三升酒精,都是高纯度的酒精。他闻了闻瓶口,一股迷人的芳香顿时沁人心脾,他本想直接的就着广口瓶喝,怎奈酒精度数太高。不过馋水虫是最好的聪明良药,他立即找了一个光洁的玻璃杯,倒入半杯酒精,适当的加入蒸馏水——这些东西化学实验室都是现成的。老B顾不得那么多,一饮而尽!啊,那可美啊,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人呢,往往就是这样,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尝试,第二次,第三次便顺其自然了。老B不知道喝了几杯,大概也有三五杯吧。这位酒仙不知不觉中就在飘飘欲仙中伏在试验台上酣然入睡了。本来是中午发生的事情,到了晚上他老婆还没有见老B回家来,急得到处寻找,也没有人找到他人影。到哪里去了呢?本来不是到镇上卫生院里打针去了吗?让小护士给拌住脚了?还是有啥急事回老家了?这个死东西,随他去吧!那时候没有手机,电话也少的很,只有机关单位才有,普通百姓哪有家庭电话,找几圈找不到只好作罢,心想也许是和几个狐朋狗友躲到哪里打牌去了,怕被革命群众发现了批斗,随他去吧。
大约过了一夜,第二天快到中午的时候,他班里的学习委员路过实验室,发现老B伏在试验台上。学习委员推门进来,见老师嘴角流着口水,呼呼大睡,感到奇怪:老师怎么趴在这里睡着了啊,是不是工作的太疲劳了?还是做试验化学药品中毒了?赶紧喊叫推搡,老B总算醒了过来,不住的吧嗒嘴,嘟嘟哝哝的说好酒。定睛一看,是自己班的学习委员,听他一说咋来自去,一下子清醒过来,我的妈妈耶,我可能是喝醉了。
据说老B回到家中,给老婆跪了半夜的搓板,是真是假,我就不知道了。但是老A说是真的,千真万确,他亲眼看到了。但是不管怎么说,反正那瓶子里的酒精是日渐的少,直到最后彻底的光了。学校也向上级申请买过两次,但是不知道怎的,总是消耗的很快,反正大家都在搞大批判,写大字报,也没有人关心学习,校长就说算了,现在酒精稀罕,不好买,算了吧。老B找了几次最美丽的借口,但也不敢勉强,也只好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