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奇异的哈萨克习俗(平凉秋月)

奇异的哈萨克习俗(平凉秋月)

2013-10-24 04:17 作者:红桃十 阅读量:35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在新疆的14个民族中,哈萨克人同维吾尔、塔塔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同胞一样热情好客,粗犷豪放,并以其独特的风俗,令内地的游客感到惊奇。

如果你有幸到城镇的哈萨克人家做客,热情的女主人不但端上一大盘形如宝塔的馓子给你品尝,而且还会给你沏上一壶加了冰糖的茯茶,用杯子给你斟上。如果你已喝好,或用手掌盖住杯口,或干脆将杯子倒扣在桌上,否则,热情的女主人不停地给你斟满,直到你举手告饶为止。用餐时,豪放的男主人则跟你用同一个海碗,连干三碗芳香扑鼻的马奶子酒,意为同心,如果你提出单用一个碗,主人会不高兴。当然,如果你开怀畅饮,甚至喝醉了主人也不会生气,相反还连竖大拇指,夸你人实在够朋友。

如果你有幸到巩乃斯大草原游玩,肯定大开眼界。擅于骑马的哈萨克人剽悍勇敢,每年都要举行叼羊和姑娘追的赛马活动。这不仅是游牧民族机智勇敢的展示,而且还是男女青年示爱的良机。通过马蹄声声、惊心动魄的角逐,相互渴慕的男女青年撞击出爱情火花。当你走近蘑菇状的毡房做客,见到漂亮的哈萨克少年或少女,千万别用手抚摸巴郎(哈萨克语意为小孩)的头顶,如此会引起主人的不满,信奉伊斯兰教的哈萨克人认为抚摸头顶会使巴郎短命,受到真主的惩罚。在殷勤的哈萨克牧民家做客,主人会烤上一只香喷喷的烤全羊,放在一个很大的盆子里。用餐前,女主人拎着一只小铜壶,用牛奶请你净手,然后大家席地而坐在地毯上。好客的男主人会用刀子割下羊尾巴,送给远道而来的尊贵的客人,这时你不能拒绝,更不能说不喜欢吃,否则主人会误以为你瞧不起他。哈萨克人敢爱敢恨,但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除了男女青年通过赛马活动大胆示爱外,还用从天山采撷的雪莲倾吐衷曲。在巩乃斯草原,我曾看到有的毡房门上插着一朵朵带茎的盛放的雪莲花!原来不知是哪位羞涩的哈萨克姑娘,在夜晚将象征冰清玉洁的爱情之花插在了心上人居住的毡房门上。

在新疆,哈萨克人的婚俗很是特别,新郎西装革履,风度翩翩;新娘则穿着大红的艾德莱斯绸裙,头戴插着羽毛的小花帽。婚礼最具特色的是新郎新娘各食一小碗盐水泡馕,意喻甘苦共,百头偕老。婚礼实际上也是能歌善舞的哈萨克人的舞台。在铿锵有力的冬布拉的旋律中,来宾们既歌且舞,热闹非凡,充分展现了马背上的民族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全文约930字)

平凉秋月

淡淡的苜蓿花早已在秋风中彻底凋零,唯有古战场陈旧的遗迹清晰可辩。公元1988年九月的一天,当我出现在甘肃河西走廊这坐塞外的古城时,明亮的秋风再次从我心灵的旷野上掀起情感的风暴。时隔多年,那些燃烧的红柳依旧映红了我不肯退色的记忆天空。

穿过历史厚重的云烟,我听到一种声音,在我鲜红的血液里呐喊。两千年以前无限苍凉的凉州城,以她最朴实的语言,容纳了戍守边关将士们的热血与白骨。而头盔依旧在寂寞的沙土里,诉说着生命的重量或一场惨烈战争的结束。于是有了银白的抒情的和平鸽,在这片明净的湛蓝的天空,展开优美轻灵的翅膀。

月高秋爽的浪漫时刻,我展转在历史与现实的阳台上。秋凉的夜风依旧是两千年前遗留下来的无法破译的密码。面对深邃浩瀚的星空,面对如盘的平凉秋月,我的记忆走进了白天经历的那座在废墟之上崛起的新城。白杨树以及漫漫黄沙用不同的姿势,逼近平凉怦然跳动的心脏,而那甜蜜的消魂的情歌,依旧在窈窕的平凉淑女鲜艳的唇畔悄然流淌。在人类和自然永久的对峙或融合中,苦难永远是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关于战争的童话,早已在岁月的风烟里被撕成碎片。

长城下这座日新月异的古城,以她超凡脱俗的锦绣风貌,迎来一批批好奇的中外观光客。在炊烟渐起的漠野黄昏,在月华如水的宁静午夜,平凉温暖的灯火宛若神秘莫测的眼睛,闪烁着当代人的智慧、勇敢与开拓精神。当婀娜多姿的平凉女子,走上世界时装模特五彩缤纷的大舞台,你将会忘却玫瑰树下那片被战火烧焦的土地,而清凉的月光正娇柔地从夜幕上倾洒下来,在泪与血的交汇处找到最合理的默契。生命、自然、土地、歌唱、自由以及无法抵达的那朵憧憬,依旧是平凉明天或未来挖掘的主题。这永恒的家园将在沙漠的千年围困之后,成为难以枯竭的一口清澈甘美的水井,里面复活的是一弯熠熠生辉的平凉秋月。

我渐渐转过脸去,在江南水乡回忆风沙剥蚀的那种快意或疼痛的感受。在遥不可及的旷远的大西北,曾经有一个孤独的影子印进了历史或现实的水井,这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欢愉和痛苦。特别是那个难以成眠的平凉之夜,月亮深情的凝视,是怎样唤醒了我生命里休眠的那份美好的遐思。

啊,平凉秋月!860字

相关文章关键词

《奇异的哈萨克习俗(平凉秋月)》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