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件小事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导读]从以上三件小事我们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主要在义利关系上,西方人重利轻义,东方人重义轻利。这与中国是陆上文明,西方是海上文明不无关系;
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绚丽多彩。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形成的传统美德如拾金不昧、勤劳勇敢、忍辱负重、孝行天下、助人为乐等等,代代相传,发扬光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地球变得越变越小,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东西方道德观念不断发生碰撞,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时受到挑战。
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不过500来年的历史,西方列强靠侵略掠夺屠杀奴役其他民族而发展起来的,反映这种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西方文化,必然是以我为中心,“利我”为宗旨。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与东方文化(主要是中华文明)有着质的差别,甚至格格不入。下面从几件小事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应该先救谁
有一天,一位美国教授请在场的同事回答:“有一位先生带着太太、孩子和老母亲划船,不幸出了事故,船翻了,先生应该先救谁?”
在场的西方人士大多数主张先救孩子或者太太,而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华裔人士则认为应该先救老母亲。
对于同一个问题,东西方人士的回答为什么会截然不同呢?根本原因在于东西方文化不同,东西方人士对待老年人在观念上有很大差异,这里还涉及到法律和道德问题。
西方社会视孩子为天使,孩子应当受到特殊照顾,所以应该先救孩子;婚姻是一种契约,丈夫要履行契约,先救太太,也是必然的选择。在西方人眼里,法律高于一切,当然也高于传统道德,所以在先救谁的问题上,只能委屈老母亲了。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养儿防老”,“孝行天下”,“百善孝为先”;“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义”,何况人乎?所以中国人最讲究的是“忠孝仁义”。丈夫知道,孩子可以再生,老婆可以再娶,而老母一生只有一个,所以先救老母理所当然,否则会被人骂为“只要老婆不要娘”,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实在不配做人。
同时,中国法律明文规定:父母有抚育子女的责任,子女也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而西方多数国家却没有子女必须赡养父母的规定,所以有人说西方社会是:“孩子的天堂,老人的坟墓”,这话不为道理。
“做事要勤快”受质疑
一位在中国任教的加拿大教师,第一天上课,她看到教室里贴着“待人要诚恳,做事要勤快”的标语,心里很有想法。下课后她立即跑到校长办公室去“理论”,让校长马上换掉这条标语。校长莫名其妙,不知道“做事要勤快”错在哪里。
这位加拿大教师说:“勤快”不能作为一种美德来推广,因为“勤快”往往意味着对规则和生活秩序的破坏。不少移居加拿大的中国人,进入当地公司工作,他们和当地人生活在一起。可是中国人的“勤快”让当地人受不了。在加拿大,公共场所清洁工、餐馆洗碗工等工作,当地人是不喜欢干的,而中国人一点也不挑剔,再低的薪酬也能接受,而且干得非常起劲。中国人的“勤快”给当地人带来很大的压力,因为老板会把这些服务行业的工资标准压得很低,使当地人难以接受。
这位加拿大教师继续说:中国人工作起来非常勤快卖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去完成一项工作。加拿大人看到中国人“忍辱负重”、“老黄牛”似的工作作风,心里很不舒服。中国人做事勤快,使公司员工的工作节奏加快了,从而影响了整个公司的生活秩序。从深层次上讲,中国人的这种“勤快”是建立在卑微、寄人篱下的基础上的,这种“勤快”带有讨好的性质,是以牺牲自己去获得微薄的利益。
校长还是不明白,在中国,没有一个人会对“勤快”产生质疑,而且认为这是一种传统美德,为什么在西方就行不通呢?这是因为不同的法治环境,不同的文化传统,“勤快”的含义大相径庭。西方国家的法治是追求“自我”的权益,如果没有对“自我”权益的维护,整个法治框架就会坍塌。所以西方人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而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大公无私”,“勤快”,“牺牲自我”是人生的崇高理想。
“施恩不图报”出了问题
一位中国留学生在德国旅游,他在一个叫克里斯托的小镇上捡到一个装有几千欧元现金和几张信用卡的皮夹,立即送到了市政厅,连姓名都没有留下就悄悄离开了。他离开后,镇上的人们开始打探这个善良的东方青年的下落。警察局出动百余名警力,才在另一个小镇上找到他。镇长欣喜地告诉他:要他回克里斯托小镇领取500欧元的奖金和一枚荣誉奖章,这是小镇历来对拾金不昧者的奖励。这位青年连想都没有想就推辞了。镇长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施恩不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我接受了这笔奖金和荣誉奖章,反倒显得我动机不纯。
镇长听后,大为不解,他用英语说了句“东方式思维”,然后严肃地对他说:“‘施恩不图报’,不是简单的个人问题。你拒绝了我们的奖励,相当于破坏了我们的价值规则。那些奖励你可以不在乎,但你必须接受。因为这不仅仅是对你个人行为的认可,也是整个社会对每个善举的尊重。对善举的尊重,是我们德国公民的责任,只有如此我们才有资格去劝勉更多的人做善事、施爱心。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你的无私而放弃履行我们的责任。”
镇长一席话说得这位青年哑口无言。“施恩不图报”是东方人的美德,而“施恩图报”确是西方人对“拾金不昧”者的尊重。最后,他终于答应了镇长的请求,说回去后一定领取那笔奖金和奖章,决不辜负德国人的美意。
从以上三件小事我们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主要在义利关系上,西方人重利轻义,东方人重义轻利。这与中国是陆上文明,西方是海上文明不无关系;同时,东西方社会发展的道路不同,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造成的民族心理、传统道德观念必然有很大差别。
东西方文化存在很多差异,也存在诸多分歧,其中的许多习俗也大不相同。但是,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却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不能笼统地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有利于人类文化的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所以东西方文化交流是十分必要的,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夜郎自大,要不断吸取西方先进文化,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道德。但是,我们必须时刻警惕西方的文化侵略,西方国家总是把西方民主、西方道德强加于人,到处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妄图称霸世界,继续奴役世界人民。
让我们共同维护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东西方文化互相促进,互相学习,世界人民和谐相处,方能使人类文化更加繁荣、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