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打水漂

打水漂

2013-10-25 08:52 作者:红桃十 阅读量:25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其实打水漂这活儿,看似简单,实际上颇费一些心思。首先选择的石片或瓦片,不但薄而轻,最好形状圆润一点,这样抛出去它在水面上才会轻盈如飞。我有时慌不择路,用干硬的土块冒充,结果投掷出去一沾上了水.....

天气渐暖的时候,村西那两口渔塘就化了,就活了。上面结的厚厚的一层冰,被一阵又一阵温暖的春风,硬是给吹薄了。先是塘面上出现了一角绿汪汪的活水,接下来那河水的面积就愈来愈大,在春风里漾起微弱的波澜。到了最后,那两口渔塘就再也没有白得剌眼的冰面了,虽然活泛的水里,依旧裹挟着些许透明的冰碴子,但过不了几日,就全都融在了清澈冷冽的水里了。沉寂了一个漫长冬日的渔塘,才真正从昏睡中苏醒过来,抬起了那湿漉漉的饱含温情的眼帘。

两口渔塘边,就不再像冬日那般寂寞了,有时竟显得格外的喧闹。苏醒过来的渔塘,就给村子里孩子们提供了诸多大显伸手的机会,比如在渔塘边钓鱼,比如在渔塘边耍水,比如光裸着身子,下到塘里痛快的洗个澡……不过那是夏天的事情,眼下的天儿还没有热起来,所以聚在渔塘边儿的孩子们,嘻嘻哈哈的玩的是那古老而剌激的游戏。那就是在塘边斜着身子,将一只小胳膊一甩,瓦片或石片就“嗖”的一声从手里飞出去了,飞出去的瓦片或石片,蜻蜓点水似的,在耀眼的水面上跳跃疾行,掠起了一道漂亮的水痕。那小小的投掷物,在水面上走着走着,也许就走累了,它仿佛一眨眼的功夫,就沉在绿汪汪的渔塘里。岸边的孩子们发出了阵阵欢快的呼叫。

玩这古老而传统游戏的多是村里的男孩,女孩大多是观战,立在一旁擂鼓助威。但有的女孩看着看着,手就有些痒痒了,就拾起薄薄的瓦片或石片,像男孩一样眯缝着两眼,半躬着腰身,憋足劲将手中之物向一平如镜的塘里抛去,结果巾帼不让须眉,投掷的石片或瓦片,在水面上跳跃的次数比男孩还多,奔跑的水路比男孩还长。这让众多的男孩很不服气,他们找来许多适合投掷的石片或瓦片,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于是新一轮打水漂比赛,就又在这两口清幽的渔塘旁开始了。

小时候,我对这种古老的游戏十分着迷,乐此不疲,因此经常和村里的男孩女孩过招,聚在村西的渔塘边比赛,兴致勃勃,决一雌雄。非常遗憾,我打水漂的功夫并不了得,抛出去的石片或瓦片,只在水面上跳了几下,就像个醉汉似的倒入水中。我非常羡慕打水漂的能手小虎,还有一脸男孩子气的女孩丫丫。他们投出去的石片或瓦片,就像长了腿似的,不停的在明澈的水面上跳跃穿行,就像熟谙轻功的武林高手,脚尖在水面上飞速疾行,人却不会落入水中。虽然输了甘拜下风,我对这古老游戏的热情却丝毫未减。

其实打水漂这活儿,看似简单,实际上颇费一些心思。首先选择的石片或瓦片,不但薄而轻,最好形状圆润一点,这样抛出去它在水面上才会轻盈如飞。我有时慌不择路,用干硬的土块冒充,结果投掷出去一沾上了水,就落个全军覆没的下场。其次选择的角度也很关键,只有投掷的姿势和水面接近了平行,投掷之物的阻力才会最小。最后就膊力了,膊力不行选择再好的材料和角度也是白搭。这些道理是我多年以后才明白的,少时呆头呆脑,傻头傻脑,不肯动一丁点的脑筋,只知道憋足了劲抡圆了胳膊甩,结果可想而知。看来做什么事,都得先悟出个道道来,否则你就是使尽了浑身的解数,也不大可能玩得转,更甭说做到最好了。

到了蒸笼般的夏日,村里的孩子们就不玩这个游戏了,而是脱光了衣服,像滑溜溜的泥鳅在水里钻来钻去,一解暑热。到了秋天倒可以玩,只是塘面上风大,波光粼粼,抛出去的石片或瓦片,就像劣质的差劲的导弹,始终达不到预期的目标。那投掷物在水面上被风吹得歪歪扭扭,就像跳摇摆舞,不消一会儿,就在水面上消失得无影无踪。

现在我早已远离了村庄,远离了村西的那两口大渔塘。但发生在渔塘边的童真童趣,却没有被流逝的岁月吞没,而是在脑海里清晰如昨,只是再无心思玩那打水漂的游戏了。想想自己儿时的憨厚与执拗,不由得“扑哧”一笑。那是梦呢,一朵多么好的梦的莲花,就静静的幽雅的,开放在故乡的池塘边。那股淡淡的清纯的香,在回忆的天空里温情弥漫,久久拂之不去。1533字

相关文章关键词

《打水漂》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