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说《花样年华的黑夜女子》的内心独白
导读关于故事里“朋友”是一个我虚化出来的人物,其实,现实生活的我,孤僻,内向,抑郁,一般不与人瓜葛什么,纠集什么,如果定有纠集,那是我生活赖以梦幻的一个缩影吧。
一直我都在想一个问题:“黑夜能给我什么样的情绪,让我获得表白?”
当我用一种不近人情的手段去描述生活的时候,生活必定会给我带来很大的觊觎,隐藏心中那种深深的思索,每时每刻在一个角落里沉静与升华。
我在用耳朵努力听一首《Bressanon》的歌,意图能找出什么东西,也许找到了,就是苦于无法表达的准确,就如我的小说,很多情节像一块块花布,我不能准确的说出它们最真实的颜色,小说的缺陷也就毫无疑问的出现了,只好含着羞涩说一声感谢了,我辛苦的读者朋友们!
有人问我:“这是真实的你吗,是你的经历吗?”
遇到这样的问法还真的不止一个人,一个个去解释显然不切合实际,我坚持了个性的守真,还是少解释吧,解释有时候会给作品蒙上一层深深的遮羞布,如果是我的故事又该如何,纤纤世界,什么不可有呢?何况在这样一个红粉轻尘的环境,什么不可发生呢?
我38岁的人生境界,也许来的一点脆弱,不成熟,也许一点的慌乱,本不为尘所累,却茧缚于囊中,吐不出清纯的元气,还极力想让自己头顶的空气飘得安然一些,温良一些,我具备了善良的润华,潜进了思维的深谷,从四面八方的风土人情里收集,涣散,在收集,在涣散,直到今天终于有这样一个机会浅浅倾诉,心灵的眼期待所有的温暖陪我一起燃烧。
我走过许多城市,结交很多女性朋友,还有少数民族的朋友。每到一个城市,总会获得这个城市特有的气质:“就像新疆姑娘喜欢黑纱遮面,裙衣附体的,展示出新疆地域特有的民族风情。四川的姑娘亮丽柔细,如果她从你的身边擦过,就会让你情不自禁的想伸出手来,哪怕拉一下,也是一种特有的独醉吧,山东姑娘的彪悍,豪爽,气高的精神状态令你产生仰视的力度,北京姑娘的古色古香,千年韵紫的古典气息和现代气息的唯美结合,恋生一种无法靠近的渴望........从高层到普通的小民生活,从她们给予我的故事回响里,我找到了最接近一种原始心态生活的族群,并且这还是一个无比强大的族群,那就是我所感触的即便是一种高贵,还是卑贱,都被烟尘所湿透,所披靡,她们也愿意让我用手指的敲击来纾解她们心灵上那些最原始的真态,我知道,小说的很多细节也许满足不了她们所要的真实,这篇小说结束后她们之中的部分朋友看了:“写实了,真的,实在!就是那种感觉,你真可以呀.......发吧,反正大家不认识我们呀,不用管,小说嘛,谁爱说啥就让说去,你崩管!”
我不禁想,真的写实在了吗?
那个如林的原型是一个安徽的朋友,很爽朗,她是我现实生活在新疆认识的,偶然的一个机会吧,我认识了她,她的丈夫因为盗窃犯被判12年的有期徒刑,两个孩子的她生活一下子陷入了艰难,先后找了很多,每个男人对待她似乎都不是拿着真诚的心来对待的,玩了她就甩了她,她也看的无所谓了,就这样吧,不可以了,再找!生活透出的东西是男人的举动的确令人胆战心惊,谁愿意抚养一个没有多大能力的女人并且还带着两个孩子!
关于故事里“朋友”是一个我虚化出来的人物,其实,现实生活的我,孤僻,内向,抑郁,一般不与人瓜葛什么,纠集什么,如果定有纠集,那是我生活赖以梦幻的一个缩影吧。
“天花板男人”原型是我的族邻,他是一个看着就很滑稽,聪明,善得女人心的那种男子,他的人生听我姐姐说过多次,的确很精彩的,我和他还从没有说过话!为什么选择他做我故事的“天花板”他是现实的代表呀,覆盖在人人心灵上的:“天花板”呀,生活期冀乐悲的,好吃好喝,好吆喝,就属于他这种人,偏偏就他这样的人还真的会讨女人,被一个有钱有势的老女人心甘情愿的养着。他又把拿来的享受花到另外的女子身上,那个在校读书的大学生也轻而易举成了他的“消费品”真可谓现社会让你看的好不足气了,就会陷入极地的惊叹,现实到底怎么了,道德?尊严?伦理?钱权交易?色相交易?
一个人的命脉究竟能持续多久的跳跃?引出故事里一个暗藏的人物“失去性能力的一个男人”,他也是一个很让人称道的一个男人,有钱有势,总是多女人又总是缺女人,来一个,走了,再来一个,再走一个,当一个朋友道出真相时,真是由衷惊叹,她去爱他时,他却给不了一个女人真正的幸福,那个朋友问我:“他到底何苦呢?”我回答的很干脆:“一个男人虚伪的尊严”这就是我在篇头提到:“像赵高被阉割失去了肉食的性情,大半看见活着却已经死了的青春,惊异的是赵高的骨子还是坚硬的,尽管在秦皇汉武那个遥远的花样年华,赵高还是活出了软体的精华来。”他也许就是这样一个男子吧,如果不是现实的眼,我想他不会再找女人的!既然不能,找女人岂不是一场祸害,他很清楚这种后果!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任何一个生存者他无法颠覆他所存在的环境,文化,思想,氛围,他逃不出世俗的残忍压力给予他的虚伪与虚荣,他不能没有女人!哪怕是过一天,他身边不能缺女人!!”很可怜的一种人生结局,但是作为一个活着的人,他或者她就必须要容忍,承受,哪怕是刀子深入到心脏的最核心部位,只要留一丝搏动的迹象,他就不肯停止这种生命的运动........
这就是我眼里藏着的“压缩饼干”,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里,深深浅浅的划出了心的航道,由此我也演绎了故事里一场悲剧的“错觉”,当别人怀着故事的影子来确定是我?还是不是我的思想里游渡,那怎么就写出了那么感人的情节来?就好像在眼前发生的一样.......的确我写完后在去阅读的时候,也感觉好似当剧正在发生,我是那个故事里跑来跑去的人物,于是,面对故事内外竟一举话也说不出来了。
最后的落幕是:“我就是那个花样年华的黑夜女子”
——草于河南2011.05.04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