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
导读光阴流逝的凛然与决绝,于无声处让人的心灵也濡染了一些顺应季节的淡然。如秋的光景一般,渐至清淡与朴素。在乡下,便想着在乡间的小路上感受一下泥土的温润与潮湿。
晨起,一场细雨,空气里骤然有了些许清凉的气息。
今又立秋。不经意间,秋如同一个端然持重的青衣女子,清衫素履,不动声色飘然而至。
莲,已开尽,花事已渐荼靡。而荷叶还在湖面上葱茏如伞,兀自婆娑。林立的楼宇间偶然穿过三两声蝉鸣,长而无力的嘶鸣里,有一种夜雨寒蝉的惊诧与张惶。夏,就这么走了么?七夕刚过,那首炽烈如诗的季节恋歌就这么忽突突地收尽了尾语?
“一叶知秋声”,这是谁的句子,一时想不起了。无论是谁写的,秋的意味是离不开叶子由浅及深、由深及无的禅意诠释。我不是叶子,不能知晓它纵横无序的脉胳里流淌的是怎样的一首生命赞歌,但我喜欢看它飘然坠地的洒然姿态,透着决绝,也透着从容与透彻。
这样的姿态,倘若在乡下,是不需要用眼睛去看。听,便是最好的姿态。初秋的午后,在光影琉璃的树影里,坐在老旧的藤椅上,手持一盏清茶,无须品饮,只闻茶香,要的只是一个安享光阴的姿态。闭着眼,任阳光轻柔地落在头顶或面颊上,丝帛一样绵软、舒怡。听风悉悉滑过树稍,听叶子嗖嗖飘落泥墙,听蝉恣意地喧闹。只须静静地听一听,便能从这些深浅不一、错落有致的声响里听出时光的步子,如同人的心跳,一下下、铿锵着往生命的深处走,那样坚定与明晰。
光阴流逝的凛然与决绝,于无声处让人的心灵也濡染了一些顺应季节的淡然。如秋的光景一般,渐至清淡与朴素。在乡下,便想着在乡间的小路上感受一下泥土的温润与潮湿。每次回家,我都会换上母亲缝制的布鞋去田间地头走一走。麦浪棉海,瓜叶连枝,浓淡枯荣,四季皆不同。回家,常常不需要任何的理由。家是让人生出无穷想念的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想些什么,我并不能说出个所以然。绿荫掩映的村庄,逼仄的小路,?a href='/plus/search.php?kwtype=0&keyword=+%C1%F4'>留恋拇堆獭⒛且唤谝唤谙蛏峡?诺牡?仙?睦榘驶ǎ?故抢细咐夏傅陌追?┦祝?际且桓龈霾蝗范ǖ囊蜃樱?皇钡叵蛭曳⒊鑫奚?暮艋健?br />
我抵挡不了那种贴着心的呼唤。像儿时母亲呼儿回家的声音,多远都能听见。家,并不远,一江之隔。江面不宽,长江的小支流而已,乘船十分钟即可抵达那一方世外般的家园。洲上的林木杂而乱,但四季都是蓊郁的。季节的画笔只会涂抹一种颜色,渲染一个主题,那就是生命的色调——绿。嫩绿,浅绿、墨绿与苍绿,由浅及深,深到极致之后又开始新一轮的演变。不矫情、不伪饰,直接明了,这是不是暗合了一个生命周期的自然规律?
与父母亲在一起,我觉得我还是以前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一边手脚不停帮着母亲料理一些家常琐碎,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与他们说着话,率着性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午后,倦意袭来,便在竹制的、凉幽幽的躺椅上、在铺天盖地的蝉鸣里,睡了一个特瓷实的觉。这对于一个睡眠极浅的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那种自由与放松无法用言词来表述。似乎只有在这里,我才会慵懒如猫,才会如此心安理得。
只是,当我被那座2点会响3下的摇摆钟的敲击声惊醒时,看见父母亲一左一右坐在家门口,望着门外的一景一物,或轻言或细语,安静、安详,在光影的透视下像一对童话里的剪影。那一刻,我想,我若是那缕光多好。那样我就可以将他们暖暖地抱在胸前,无论是秋来还是冬至,我都会永远地将他们暖在心口,永远地......
永远有多远,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们已是暮秋的枝头,两片相互依恋、相互支撑的叶子,随时都有随风而逝的潸然。于是,偷偷地用手机拍下那一瞬。将这幅无法复制的影像,定格在时光的墙上,与我的生命一起呼吸。那天,是七夕,是时至立秋的前两日,我在父母身边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地渡过。直到今天,我才恍然,他们才是我生命里至亲至爱的情人。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一片叶子,落下来。又一片叶子,紧随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