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养宠物
清晨,我在学校的“求知”广场进行“养生散步”。我默念,全身放松,排除杂念,双目前视,呼吸自然。然后,我迈开大步,两臂自然摆动,意念涌泉穴入地,沿着广场周围走起来。走了一圈,身体微热,散步渐入佳境。
突然,从附近草坪跑过来一位少妇,口中大声呼喊:“欢欢!欢欢!你在哪里?快快出来呀!”我一惊,步伐渐乱。心想大清早谁家丢了孩子。后来我一问方知,原来是她家的叭儿狗跟着她走丢了。我用手一指说:“花坛旁边那条狗是不是?”她马上跑过去,抱起毛绒绒的小狗,亲了又亲,还喃喃地说:“小乖乖,不要乱跑,不要乱跑噢!”看着她那个高兴劲,令人感到十分好笑。
我讨厌叭儿狗,源于鲁迅先生的名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即论打落水狗。我一见叭儿狗就想起它那“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可掬,悠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惟独自己得了‘中庸之道’似的嘴脸。”明知道鲁迅先生以物喻人,还是对它恨之入骨,就想“痛打”。看见叭儿狗跟在女主人后边颠颠地跑,就想它们“为阔太太、小姐们所钟爱,种子绵绵不绝”,心里就想笑。我不喜欢叭儿狗,还受“玩物丧志”思想的影响,觉得养“宠物”是资产阶级的情调,自己决不可随波逐流。我退休后,儿子为了给我解闷,也想给我买一条叭儿狗,被我严词拒绝。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休闲时间日见增多,兴趣日益广泛,所以饲养宠物的人也越来越多。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遛宠物的人们络绎不绝。饲养宠物国家法律允许,纯属个人爱好无可厚非。不过邻里之间,因“宠物”闹矛盾的事亦屡见不鲜。有的“宠物”半夜狗叫搅得邻里不得安眠,为此两家争吵半年竟不说话;有的狗到处拉屎、撒尿,影响公共卫生;有的狗将小孩或行人咬伤,还要又打狂犬疫苗,又吃药,动辄狗主人赔偿药费。据卫生部门公告,每年因狂犬病致死之人居高不下,且在传染病死亡人数之首,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我劝养“宠物”诸君,对“宠儿”须加强管理,除及时上报户口外,还要到卫生部门检疫,定期打预防疫苗。上街遛狗时要用绳索牵着,不要让狗乱窜和扰民,更不要让爱犬随处留下“遗迹”。
我见一养犬爱好者就比较自觉。她上街遛狗时用链子牵着狗,手提包中有卫生纸,狗拉屎时立即用卫生纸包好捡起,先放塑料袋中,再丢进垃圾筒。我问她为何养犬,她说狗通人性,能给人解闷。每天遛狗其实也遛人。养犬使她坚持锻炼,治好了失眠症。我说养犬太麻烦,你难道不嫌烦?”她说开始烦,慢慢就喜欢了,时间长了还和宠物建立了感情,现在它已然成了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成员。
她说得不错,我就亲自见到有位孤独的老太婆,对待宠物像对儿女一般疼爱。自己舍不得吃,却给狗吃香肠,鱼肉、奶粉、蛋黄。每天凌晨按时起来遛狗,寒来暑往,天天如此。后来爱犬因病死亡,她竟大病了一场。
听宠物爱好者的一席话,看到孤独老太婆对宠物的痴迷,不禁使我对爱犬者深表同情。养宠物与不养宠物者,不妨换位思维,正确对待宠物。人与人之间只要“理解万岁”,因养宠物引起的矛盾自然会大大小减少乃至化解,这才是人与宠物和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和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