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
编者按回想自己的人生经历,剖析自己的心路历程,作者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自己的父母和村庄,表达出一个游子对家乡的深深依恋和怀乡情结。
八二年参加工作到现在,我已经有二十三个漫长的春秋没有回东北老家了。尽管身在异乡的我早已娶妻生子,有了属于自己温暖的小家,但静夜凝思,内心深处总有一种难以排解的漂泊的孤独感。仿佛自己的小家只是一个停靠的驿站,而远方的老家才是真正的家。现在想来,我这个根深蒂固的念头,是源自于一个游子对家乡的深深依恋和怀乡情结。
我记得离开家乡的那一年是炎热的夏天,父亲特意放下田里的活儿,赶着一辆马车执意到车站送我。母亲呢?一边整理我的行囊,一边千叮咛万嘱咐地唠叨个没完:“一个人在外头,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天冷了就加衣,该吃就吃,别亏待了自己的身子……”立在一旁的我虽然听着母亲的唠叨,但并未往心里去,一颗激荡如火的青春的心,早已飞到如梦似幻的远方……在月台上候车的时候,我看到蹲在地上的父亲,正在一声不响地抽着闷烟,刹那间,我突然感到父亲苍老憔悴了许多。我想我的潇洒,是建立在父母无尽的思念的基础上的,而这种思念,必将伴随父母的一生,我自是于心不忍,但为了追梦为了自己的前程,我必须告别亲人和村庄,向自己内心深处瑰丽的梦想义义无反顾地进发……当列车徐徐开动时,一声不吭的父亲挥着草帽喊:“早点回家呀!”看到父亲踉跄的身影,我鼻子一酸,泪水不由自主地涌满了眼眶。
我没有想到,这一去竟是漫长的23个春秋。在这二十余年的光阴中,我忙着工作,忙着应酬,忙着营造自己温馨的小巢,竟没有回过一趟东北的农村老家。回家的念头倒是动过的,但均被各种理由一次次地推翻。87年结婚时我本想和妻子一起回家探亲,但单位不给假,她只好一个人去了。父母见了儿媳妇自是满心欢喜,但因为我没有回来,心里总是有些埋怨有些遗憾。我后来给家里写信时,总是信誓旦旦地说今年春节一定回家过年,可是到了春节前夕我却懒得动,我似乎更乐意在灯红酒绿的城市过体面的热闹的春节。就这样,我一次次敷衍父母,一次次让父母失望。妹妹在来信中不止一次讲:爹妈常说白养了你这个儿子!我自是惭愧不已,但很快就忘记了父母的殷殷思念。97年到山西开笔会,回来从北京中转时,我犹豫了好久,我知道一旦踏上开往东北的列车,十个小时后我就可以回到东北的故乡,回到久违的亲人的身边。但我最终吹熄了回乡的火焰,我顾虑重重,我担心村里的乡亲们会用五颜六色的目光打量坐在轮椅上的我,因为多年前的夏天,我是笔直的健康的告别家乡的天空的……
23年对于一个人的一生,应该不算短了。随着人到不惑之年和历尽人世的沧桑,我对家乡的思念与日俱增。我不再像年少时的洒脱与轻狂,更多的时候我在寻寻觅觅,搜寻自己曾经走来的路,我知道这条路的尽头是老家,老家有我年迈的父母和一望无际的田畴。23年前父亲送行的那一幕,竟格外清晰地定格在我的脑海深处,拂之不去。有道是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我对自己曾经的对家园的疏远与淡漠感到深深的无知和愧疚。一想到中风的母亲拄着拐杖,一次次踱到村口手搭凉蓬向车站方向张望,我的内心就涌过一股温暖而酸涩的潮水。
现在身在异乡的我,更多的想到的是树高千尺叶落归根,是老小离家老大归,乡音未改鬓毛衰。我想在父母健在的时候,我必须回趟农村老家,在自己血脉和生命的源头,寻找一种深切的心灵的归宿……于是老家的路就在我情深意切的梦境中,变成了一条五光十色的绚丽的彩虹。我知道重返故里的那一刻,必将成为我生命的盛宴,因为我从未拒绝过故土和亲人对我心灵的深情贴近。138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