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作证,人民不会忘记
导读黄河水,依旧日夜不舍,荡起无数漩涡,迅疾流去。顺河东望,水波浩淼,天色苍茫。对岸青青的玉米苗,钻出麦茬,尽收眼底。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丰功伟绩......
夜色沉沉,群星荧荧,清风凉爽宜人。鲁西南大地一片宁静祥和。然而,64年前的此刻,这块土地上正上演着震惊中外的重大事件。
1947年6月30日夜,我刘邓大军遵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在从濮县到东阿县300华里的黄河战线上,一举突破了国民党重兵把守的天然防线。国民党所谓的“马其诺防线”一夜之间崩溃了。
是夜为农历的五月十二日晚,黄河两岸披着朦胧的月色,河浪汹涌向东奔流而去。一只只满载战士的船,在水声中,迅速驶向对岸,敌人发现我军渡河,急忙用机枪封锁河面,随即,我北岸大炮发出怒吼,炮弹呼啸飞向敌阵,炸翻了敌人的碉堡,炮火映红了大河两岸,枪炮声,喊杀声响彻鲁西南平原。在我军民强大的威力面前,敌军一触即溃,我军乘胜追击。我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随后,大军纵横决荡,取得一个又一个战役的胜利,接着,越过黄泛区,战汝河,过淮河,直入大别山,犹如一把利剑插向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心脏。
黄河水,依旧日夜不舍,荡起无数漩涡,迅疾流去。顺河东望,水波浩淼,天色苍茫。对岸青青的玉米苗,钻出麦茬,尽收眼底。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丰功伟绩,已彪炳史册,铭记于人民心中。为了纪念这一光辉史实,台前县人民政府在孙口村东的黄河岸边修建了一座高27.37米的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纪念碑。纪念碑高高耸立,像一柄巨剑直刺苍穹,它体现着当年刘邓大军的英勇无畏,透出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的革命气势。
汽笛长鸣,打破了夜的静寂。京九大动脉穿过英雄们战斗过的土地,跨过军民们以鲜血与生命为代价夺得的黄河,把这个地区与发达地区连在了一起,拉动了这里的经济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大提高。
因为热爱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我在这静谧的夜里,追念革命先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