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山的父爱,女儿无以回报
导读如今父亲已离休多年,生活中他依然保持着勤劳、乐观、向上的精神。每天去老干部活动中心打门球,参加各类比赛都很积极,还常有小文章在活动报上发表,更时不时的有奖品拿回来,其中还不乏“大奖”呢。
父亲从北京回来了,随之而来的,是我们全家人对他的病情尚存的一点希望也破灭了。这几天我上网查过,知道北京协和医院对此病的权威性,我们要接受这个现实,这一刻起,我的心很疼很疼......
我静静的看着窗外的雨,想起几天前的的早上,也是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带着一杯自制的营养粥,(豆小米枸杞花生等混合打制的,口感挺香)走在去父母家的路上。听到手机短信提示,是身在大连的小表舅发来的,询问父亲的情况。我撑着伞驻足雨中,回复了小舅的询问。此时,我流泪了,为父亲,也为小舅的亲情...泪水和着雨水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父亲是个孤儿,记忆中甚至没有一点对父母的印象。自小跟奶奶相依为命,日子过的很苦。记得在我们小的时候每当吃饭挑食父亲总会很生气的说:“你们就是不知足,我小的时候哪能吃到这么好的饭菜,都是你老奶奶出去捡拾人家扔掉的菜帮,回来洗干净放点盐煮了吃,要是能吃饱就很不错了”。是啊,一老一小没有劳动能力,在解放前的社会制度下生存是何等的艰难可想而知。也正是这些练就了父亲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刚毅的性格。
记得小时候父亲经常出差,回来时总会给我们其中的一个孩子买一双小皮鞋,并且是依次轮着来,我们姐弟都穿过爸爸买回来的鞋或衣服,这样每次出差我们都会有一种期盼。父母养育了我们5个孩子,收入又不高,那时的生活是拮据的。直到我们都长大了,有一次闲聊中母亲说父亲太粗心,不会买东西。而父亲却不无自豪的说:“你咋不记得孩子们小的时候我给他们买的小皮鞋多好看啊,一个个喜欢的不得了,那还是我一点点省下的补助费买的。出门在外晚上舍不得买电影票看电影,就坐在马路边听大喇叭里播出的样板戏,吃饭时就来一碗米饭拌酱油吃,酱油不花钱啊!”,爸爸,我听到了!心里真是酸酸的感觉,泪水在眼里打转。如山的父爱啊,从此沉甸甸的压在了心里...
其实父亲的生活很有规律,这与他曾经的军旅生涯是分不开的。1949年初与父亲相依为命的老奶奶去世了,使得父亲更加孤苦无依,是乡亲们可怜这个再次失去亲人的孤儿,才得以靠吃百家饭维生。不久小城解放了,苦难中的父亲获得了新生,毅然报名参军,加入到了解放全中国的行列。那时的父亲仅有15岁,在今天的父母眼里还是个孩子。全国解放后父亲又参加了抗美援朝,并多次立功受奖,至今家里还珍藏着爸爸的奖章呢。
如今父亲已离休多年,生活中他依然保持着勤劳、乐观、向上的精神。每天去老干部活动中心打门球,参加各类比赛都很积极,还常有小文章在活动报上发表,更时不时的有奖品拿回来,其中还不乏“大奖”呢。每当此时,我们这些儿女总会给爸爸送去赞扬和鼓励,每每看到父亲脸上绽放出孩子般的笑容,我真是很欣慰。
然而,我们每个人徜徉在这生命的长河中,无论谁都不能阻止岁月的流逝。两年前,我曾经望着父亲的身影心想,他永远不会老到弯腰弓背的样子,因为父亲的腰板总是挺的很直,即便是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沧桑的痕迹,依然遮挡不住他曾经的标致与英姿。可是今天,爸爸,女儿看到你微微驼起的脊背,就仿佛是看到往昔你为我们的成长日日辛苦劳碌的样子,我更知道脑海中父亲的印象,是永远那样高大挺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