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记忆中的秋天

记忆中的秋天

2013-10-24 02:56 作者:鱼阳廛 阅读量:34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阳光灿然,皮肤上沁出细密的汗珠,阵阵涩痛。树叶已露出憔悴之态,早衰的枯黄,晚衰的黄绿,待衰的也显出蔫绿,不时悠悠飘下,在凉爽的风中奏起飒飒的乐音。小沟边,狗尾草的小尾巴在风中摆动,野芦苇的花迎风摇摆,还有不知名的纤长叶的草顶着一束炊帚状的白毛,一拗一拗,摆动得正欢。

鸟雀啾啁着,“轰”得从一片谷地飞到另一片谷地。棉花崩开了嘴,吐出雪白的絮;玉米棒子挺着丰满的大肚皮,正中烧着吃;地瓜墩裂开了缝,足可容下一个手指;大豆已呈黄褐色,可烧着吃;晚熟的豆角青青,煮豆正是好时节。这一切诉说着金秋的来临。

我很想到地里去挖个窑,烧棒子吃,也想采集一抱柴禾,炸豆子吃。但是现在,孩子都已七岁,我还能再做这些事吗?在遗憾中,忆起少年时的秋天来。

我的小学时代,学生们的年龄偏大。那时学校放麦假与秋假,以便让孩子们帮助大人干些活。麦假太热,太阳下比烤火更甚,太紧张又太忙碌劳累;秋假凉爽又有孩子们钟爱的烧棒子炸豆子烤地瓜,还可在玉米田里寻酸蹦黑豆豆酸酸溜,还可吃香马泡、甜秫秸,这些都是当时的美食,因此孩子们特别喜爱秋天。

这些美味都是在割草和放羊期间寻到的,只要草割得足,羊放得肚子鼓鼓的,家长就不管你是否干了其他事。

我常与比我大一岁的士振一起去放羊,有时,也约上其他伙伴。我家三只羊,士振家七八只,我们两家的组成一个羊群,士振家羊多,有时,他弟弟也随着一同去。当时,放羊、割草是孩子们常做的事,无论做什么,孩子们总能融入玩得乐趣,稚嫩的笑声常常在田间回荡。

玉米熟了,人们允许孩子们把羊赶到田里啃食玉米叶,这是由于当时家家都有羊的原因。孩子们选好一大块玉米田,把羊群赶到地里,就开始玩起来。

刚吃饭不久还没有食欲,不想吃烧棒子,却乐意寻酸泵、黑豆豆、香马泡,打牙祭。酸泵是一种草本植物的果实,样子像一颗颗小灯笼,未成熟时,灯笼皮与里面果实的颜色都是绿的,等成熟了,里面的果实变成了蓝褐色。把熟了的果实放在嘴里一嚼,微酸中透出甜味,孩子们舍不得大嚼含在口中慢慢的品味。黑豆豆也是孩子们喜爱的,其植株,状如油菜,果实大小如黄豆粒,一嘟噜数个攒聚而生,未成熟之前是绿绿的,成熟后,变成一棵棵黑色珍珠,闪着晶亮的光。摘下一嘟噜,用门牙啃食在嘴里,大口地嚼着,甜甜的,细品一下,有点涩,孩子们只管大口地嚼着,没有谁来品味。寻到一株黑豆豆,往往呼你唤我,大伙一拥而上,你争我抢,一瞬间,只剩下绿色的豆豆了。

饭消化得差不多了,时间也半晌了,就开始为烧玉米棒子做准备。拾柴禾需要两个人,这时,田间到处还是青绿色,地里柴禾不好寻。能做柴禾的主要有干玉米尖子(雄蕊)、干玉米叶、早熟的干棒子皮等;一人挖窑(烧玉米用的坑道),主要由有经验的伙伴来挖;再掰来绿皮的嫩玉米棒子,必须要带着把(柄),然后剥掉皮,架在窑上。一切就绪,就开始烧了,呼呼跳跃的火苗,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为防止火把棒子烧糊,需要不断地翻个,既要烧熟,又不能烧糊,这就要费一些时间。然而孩子们从没有这样的耐心,只要把玉米表面烧黑,就忍不住开始分着吃,往往吃完了好几个之后,剩下的才真正熟透。人人吃了个小黑嘴。有的出汗了,用手擦一把汗,于是出现了一个小黑脸,惹来别人的讥笑,小黑脸趁别人不注意,必用手把别人的脸抹黑,立刻带着一脸幸灾乐祸笑,躲到一边去。直到全变成了小黑脸,大家才重新聚在一起,边吃边拉呱。吃剩下的,带回家让父母吃,看到羊肚子鼓鼓的,这时父母是绝不会批评的,只是津津有味地啃着我们吃剩下的棒子。

记忆中的秋天是绚烂的,少年的时光就变得瑰丽起来。

相关文章关键词

《记忆中的秋天》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