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何处无达人
近年电视选秀受追捧,其创意原本由英国BBC开风气之先,美加中日等国纷纷跟进。去年苏珊大婶在BBC一夜串红,勾起了底层草民成名致富的欲望。一时间,世界各地的电视上,苏珊姐妹、苏珊兄弟粉墨登场,热闹非凡。
今夏回国出差,偶然看到山东电视台的达人选秀,推出了一位苏珊大叔,既搞笑也感人。那是一个中年男子,一身土得掉渣的北方农民打扮,看似没文化,与艺术无缘。但他一开口,其西洋唱法雄浑深厚,那歌喉时而高亢时而低沉,不输专业歌唱家,让选秀台上的评委和陪选的观众叹服不已。随后,这位乡下歌手与时髦女歌手对唱,竟力压群芳,时髦女不是对手。
这时,选秀台上的评委突然发难,说这位男歌手是训练有素的专业歌唱家,假扮成没文化的农民来招摇撞骗。农民歌手坚决否认指控,说自己从小自今都是种田的庄稼汉,只因上小学时曾得到音乐老师的夸奖,便每日在山坡上引吭高歌,天长日久,练得了一副好嗓子。他说自己并不懂得西洋唱法,只是模仿收音机而已,算无师自通。
后来调查证明,歌手所言为实,于是,中国的苏珊大叔便诞生了。
毋庸置疑,不管是英国的苏珊大婶还是中国的苏珊大叔都很幸运。然而,这世上却有无数苏珊姑姑、苏珊舅舅仍默默无闻,正等着电视台的眷顾,时刻准备搏出位。
我有位朋友,在英国BBC任职,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听了忍俊不禁。
这位BBC的朋友有次打算与几位同事去伦敦远郊一个偏僻安静的湖边,既游玩度周末,又群策群力商讨新节目。他事先在网上找到一家湖边小饭店,订好餐位,到了周末的傍晚便驱车前往。
这些年英国绅士也像美国人一样不讲究穿着,周末的便装大大咧咧,随便得象蓝领阶层。这群不修边幅的人到了湖边,发现此处偏僻得人迹罕至,饭店没什么生意,菜单乏善可陈。不过他们并不介意,点了菜后就一边等餐一边说笑。可是这小饭店上菜太慢,大家等得颇不耐烦。于是,组织这次餐会的朋友,便到厨房去同老板娘交涉,却发现这位半老徐娘一幅不屑的表情,没把蓝领食客放眼里。朋友对老板娘的势利很不高兴,告诉她说,这群人都是BBC的编导,暗示她别太snobbish(势利眼)。
故事讲到此,来句插播。有次我到伦敦旅行,这位BBC的朋友驾车陪我出游郊外,途径一家乡村小酒吧,我们欲前往小饮。进得酒吧,里面全是当地村民,就我们二人是外来者,而且是亚洲面孔,于是无人理睬我们。我到吧台点饮品,吧女根本不搭理,视若无物,我们二人只得离开,像啊Q一样说了句“乡下人没见识,snobbish”。
言归正传,湖边小饭店的势利老板娘听说这群人是BBC的编导,先是撇撇嘴表示不信,然后就留心他们言谈,听出谈论的果然是节目制作,于是便不声不响地消失了。
没多久,就在大家等餐快失去耐心时,灯光突然灭了,四下里漆黑一片,大家错愕不已。但是紧接着,餐厅里的迪斯科圆球形频闪灯立刻就耀眼地亮了起来。众人定睛一看,大吃一惊,张大嘴差点掉了下巴。只见老板娘穿了一袭黑色紧身胶皮衣,像是赌场艳舞的职业装,低胸露背。老板娘头戴魔术师的黑色高圆帽,手执黑色马鞭,在闪烁的灯光下高歌出场,做骑马状向前绕场颠行。她边唱边舞,一曲唱完另一曲又起,然后一屁股坐到一位胖编导的大腿上,用手扳着编导的下巴问自己唱得如何。
这时众人从震惊中缓过气来,开始吹口哨、打响指,大呼过瘾,并搂着老板娘合影留念。朋友的故事到此结束,没讲老板娘的唱功和演技究竟如何,只说是可惜这群编导不做选秀节目,否则真的愿意帮她出镜亮相。
民谚云“酒好不怕巷子深”,在这偏远的湖滨孤店有此奇遇,真可谓江山代有才女出,天涯何处无达人。
BBC的朋友是华裔,他说的湖边小饭店是中餐馆,老板娘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