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天人相隔思绍棠

天人相隔思绍棠

2013-10-26 19:25 作者:罗曼罗男 阅读量:28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一个少年神童,一个倡导乡土文学的著名作家,在历经二十多年才昭雪平反的错误“反右”斗争迫害下,最后竟成了书斋书案也不能适应的写作狂。

绍棠辞世不觉有12年了,我对这位老友的怀念一直深深地埋在心底里,不敢轻易诉诸笔端。他13岁就开始文学创作,15岁的青涩少年就发表成名作《青枝绿叶》,被选入中学课本。一个中学生上学读自己写的作品,这在近现代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当时被称为神童。我到读中学时才读到他的作品,由于爱好文学而对他顶礼膜拜。我读师范时,刘绍棠因1957年发表小说《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论文,被错划为“右派”。害怕扣上“只专不红”帽子紧跟形势图个“进步”的我,渐渐把刘绍棠淡忘了。

想不到,1979年11月我出席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却见到了那年被平反昭雪选为北京市作协副主席的刘绍棠。《十月》创刊不久的1980年第4期,我在那儿发表中篇小说《鸳鸯》,同时发表了与绍棠一同平反的王蒙的中篇小说《蝴蝶》,于是北京有人说是“新鸳鸯蝴蝶派”,引起了绍棠的注意。此后他与我建立了书信联系,直到他辞世。绍棠对提携文学后来者,可说不遗余力。1984年我在群众出版社出版第一个中篇小说集《野人哀史》,是绍棠推荐到出版社。1985年我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二本短篇小说集《雁门开》是绍棠写的序。此前,大约是1983年,绍棠和我的另一好友蒋子龙同来岳阳,他们为岳阳的业余作者讲课,推荐作品。1981年四五月,我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修改剧本,5月16日,绍棠给我写信说:“信收到,打了两次电话,未通。现写此短信,欢迎你下星期任何一天的上午,或下午四点以后,光临舍下畅叙。今年我忙得焦头烂额,五个月写了五个中篇,还写了一些短文,身体有所损伤。中篇发奖在即,湖南出版社负责同志要求开座谈会,你要参加,可见到很多文学界的同志……”接信后翌日上午,我来到中南海西侧的府右街绍棠的居所。那是他年轻时用稿费购买的一个四合院,院中有一棵枝叶繁茂的?树,他在座北朝南的正房客厅接待我。一见面,如久别重逢的老友——其实我们相识不到三年。他热热呼呼拉我在沙发上坐下,夫人倒茶退下后,他便跟我无所不谈。谈北京文艺界的新鲜事儿,谈他“还债式”不要命的写作。他的身体发胖发虚,一脸倦容,写作真的损害了他的身体。他说他平时就是窝在沙发上,伏在茶几上写作,沙发的弹簧都被他压榻了。我为他的身体担心,因为肥胖,长期压迫腹部写作,对身体是极为不利的。我建议他在书桌上写,绍棠笑笑说,二十多年流放运河畔农村,哪有书斋书桌写作,有时在田头搁在大腿上写,回家摸块砧板往凳子上一搁写,形成了习惯。好象在书案上再也写不出文章了,现在有沙发坐着,有茶几搁着就是最好的条件了。

呜呼!一个少年神童,一个倡导乡土文学的著名作家,在历经二十多年才昭雪平反的错误“反右”斗争迫害下,最后竟成了书斋书案也不能适应的写作狂。绍棠在他61岁——那正是他写作日臻成熟,多产的中年遽然离世,实在令人叹惜!

绍棠五个月写的五个中篇,《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瓜棚柳巷》、《荇水荷风》、《小荷才露尖尖角》,其中《蒲柳人家》获当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此后出版的长篇小说《春草》、《地火》、《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等,大都题赠给我。现在,我在书房里偶然翻阅绍棠送给我的这些书,便怅然若失。他要活着,还只有70出头,再活一二十年,也不算特别长寿。如今却天人相隔,只能寄情于笔端了。

相关文章关键词

《天人相隔思绍棠》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