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邯郸(一、二、三、四)
导读邯郸,承载了华夏文明史太多的荣耀与辉煌,谱写了无数英雄豪杰气贯长虹的华美篇章,蕴育了燕赵文华以至整个华夏文华深厚的基源。面对这样一座历史名城,怎么还能按捺住我急切的心情,而不去触摸她的心跳呢?
(一)
对于邯郸最初的印象,源于朋友送我的一本“邯郸成语典故精选”精美台历。古朴典雅的色彩,每日一个成语的出处、典故,让我详细了解并深刻记住了每个成语所包含的一段有趣的故事渊源。在每天走过的日子里,这些与日俱增的成语故事如一只只灵动的小鸟栖息在我记忆的枝头,鲜活了古老的邯郸。于是邯郸如一位从浩瀚画卷走来的色彩凝重的历史老人,走进了我的心里。
梦想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伟人与凡人的梦想虽然有着高度上的差异,虽然很多时候其实是如云在心空飘荡,但我想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梦想是我们心中的一盏灯。我是属于那种融入人群一秒钟便无法辨认的沧海一粟。也曾怀着一个小小的梦孤独徜徉在文字的边缘。很有幸能成为河北著名散文家,诗人王克楠老师的学生。
很多时候,往往因为一个人而认识了一座城市或爱上了这座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度。先生是邯郸人,我喜欢先生的文字,尤其喜欢他关于家乡的文字。对于家乡,先生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怀念巷子里那缕充满诗意的阳光曾给他带来的恬淡与温暖;他热爱那个可以在云彩上放羊的家乡的春天;他可以骑着一辆单车走遍邯郸的大街小巷,用一双诗人的眼去感知这方充盈着历史文化气息的古城脉搏。站在即将消亡的废墟边缘,抚摸着历史的创伤,更多的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的深刻思考,太阳照在赵王城头,阴影落在先生的心头。因为先生感人深思的人格魅力和他文字里的邯郸,于是崇敬的心情由人进而延伸到先生所在的那个城市。邯郸,这个积淀了深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城,逐渐在我心里朗润起来。
这个七月,夏以流火的姿态为我快递了来自古城邯郸的请柬,让我的心在这个夏天变得激情似火。我有幸被邀请参加由邯郸市作协与中国诗梦网联合举办的“2011盛夏南北文学论坛”峰会。于我不仅是一种荣耀,而且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更可以一睹先生的风采。让我有机会耳提面命先生的教诲,用心去细细体会先生文字里所描绘的邯郸古城的绰约风姿。于是一切的准备工作就在急切的期盼中进行了。
(二)
坐在行驶的列车里,我的心却早已飞到了千里之外那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历史古城。滚动的车轮唤醒了我脑海中沉睡的邯郸,邯郸从千年史卷的长廊中向我走来,片片沧桑的风云如同天问的龟板在沉寂久远的历史尘埃中纷飞聚集,清晰了古老深沉的东方文化。
东城下,邯山尽,垒土城廓;滏河上,太行东,形胜邯郸。这是我在《邯郸赋》一文中对于邯郸最简要的描绘。
邯郸的地名源于邯郸山,在邯郸的东城下,有一座山,名叫邯山,单,是山脉的尽头,邯山至此而尽,因此得名邯单,因为城廓从邑,故单旁加邑(阝)而成为邯郸。邯郸二字作为地名,三千年沿用不改,是中国地名文化的一个特例。
上古时期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美丽神话正是起源于邯郸。三千多年的建成史早已佐证了当时邯郸已是闻名遐迩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比较发达的著名城邑。三国刘邵的《赵都赋》,更是极尽笔墨奢华,描写了当时古邑的繁华景象与巍峨气势。
古今多彩的桂冠绘就了史韵悠悠,钟灵毓秀的厚重邯郸。这里曾是无数豪杰展示英雄本色的舞台。赵武灵王曾在这里舌战群儒,力排众议,推出胡服骑射的改革壮举;文臣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武将廉颇攻城野战,所向披靡;毛遂自荐,联楚抗秦……真是自古将相云集,从来英雄辈出。
如今的邯郸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和中国散文之城、太极之乡。
邯郸,承载了华夏文明史太多的荣耀与辉煌,谱写了无数英雄豪杰气贯长虹的华美篇章,蕴育了燕赵文华以至整个华夏文华深厚的基源。面对这样一座历史名城,怎么还能按捺住我急切的心情,而不去触摸她的心跳呢?
当我踏上这片充满史韵的燕赵大地时已是子夜时分,我怀着怦怦的心跳,仿佛一个懵懂的少年在这万籁俱静的夜窥探着一位绝世佳人的仙姿,生怕惊醒她。夜幕下的邯郸古城枕着母亲河的臂弯甜美而沉静,滏阳河以母性的慈爱之光注视着丛台,静静回忆着赵王城曾经的繁华与壮观。丛台以君临天下的威严俯视着燕赵大地,整齐的行道树俨然是一排排金戈铁马的威武兵士在接受检阅。微风过处,树叶的沙沙声犹如当年刀光剑影中千军万马的厮杀声在耳边猎猎响起。让人有种不寒而栗的惊怵。我仿佛穿越了历史时空,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邯郸古城,穿行在赵文化历史的长河中。脚下一块块的大理石方砖,如一段段鲜活的历史片段贯穿飘浮在我的眼前,向我述说那个曾经辉煌鼎盛时代的史话。间隔亮着的路灯绵延成一条金光闪闪的巨龙,时隐时现在微雨朦胧的远方舞动。夜幕下的邯郸---你让我沉醉了。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赵王城头的时候,我分明听见,从狭窄的回车巷的青砖灰墙中隐约传来咿呀的官轿声,我在猜想,此刻是上卿谦让大将呢还是大将礼让上卿呢?我看到了站在赵王城头的朝阳灿烂的笑了。谁让谁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博大的胸襟温润了邯郸和她的人民,一种谦恭友善的美德从古到今绵延传承。回望学步桥上的那个英俊少年,我总会傻傻的想:他应该学会走自己的路了吧?漫步在邯郸的大街小巷,我分明感到脚下的每寸黄土下面,都潜流着汩汩的古代文明,这些辉煌的古代文明汇聚成一股沉积的地下暗流,在涌动在奔突在歌唱,然后以红色液体的态势源源不断贯穿到古城邯郸的每条血管里。千百年来邯郸始终如一位健壮的处子,迈着坚实的步伐行走在燕赵大地,独领风骚。
赵王城的太阳在召唤着我,我在心里呼唤着赵王城。当我一脚踏在通往赵王城遗址的阶梯上,我的心被眼前一幅用白色花岗岩雕琢的仿竹简的历史长卷所震撼了。庄严的古赵王国正从历史的尽头向我走来,158米的历史长卷,在向人们述说着赵国诸王历时158年筚路蓝缕开疆拓土的兴衰史。徜徉在这厚重的历时长卷里,每一片竹简都记载着一段血雨腥风的历史,每一个成语都能道出一段引人入胜的典故佳话,古老城墙每一块斑驳的青砖都在向我讲述着一段沧桑的过往。158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倏忽,但她却在浩瀚的历史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穿过这历史的长卷,向北是下沉广场,与下沉广场紧邻的则是整个公园的精华部分———外观造型形似“龙台”的赵王城遗址博展馆。古朴刚毅的建筑外形,透露着一种历史的沧桑。
历史上那个曾经辉煌的赵王城已经如风般消失在人类文明的烟波里不复存在了,如今的赵王城遗址,只是一种形而上的赵王城轮廓的虚幻再现。然而,它却如一座丰碑将冷峻与睿智埋藏在万里风尘中,让我们从此以仰视的目光去阅读去膜拜。
置身广袤的天宇下,透过荒凉的残垣断壁,面对着气势恢宏的赵王城遗址,感受着赵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仿佛被投进了一架高速运转的离心机。时光在飞速的倒转,我的灵魂与肉体在迅速蜕化变小,变小。渺小到成了一粒附着在赵王城断墙上的凡身肉眼看不见的微尘。我在失重里真切的感受到,我的灵魂正在时光隧道里接受一次古代文明的洗礼而变得空灵澄明。
(三)
很久以来我总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古邯郸的祖先为什么将邯郸城池建造在太行山东麓?是否正是将这里当着了繁衍生息的福祉?那么绵延千里的巍巍太行,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又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我疑惑的仰望着古城邯郸,夕阳西照下的赵王城不语,肃穆的赵王城遗址笼罩在一片耀眼的金色里。我伸出双手,试图推开这片耀眼的光,在繁华落幕的背后去寻找答案。却见一只巨大的鸟儿缓慢却有力的翕合着翅膀从赵王城头的后面,夕阳的帷幕前飞升而起。夕阳将金色涂满了它的全身,宛如铜雀台上那只吉祥的铜雀鸟向我鸣唱着动人的乐音朝赵王城西北飞去。极目远眺,那不正是苍茫的太行山脉么!
莫非铜雀在暗示,我要寻找的答案就在太行深处?当我向太行深处进发的时候,天空下起了绵绵的细雨。回望烟雨朦胧中的邯郸古城,她静静的伫立在苍茫的燕赵大地,不喜不悲。她承受了太多风霜雪雨的洗礼,经历过太多刀光剑影的厮杀,忍受了太多现代文明步履的践踏。但残垣断壁的荒凉中风骨不倒,她的宽容,静美无不显示出一种威仪天下的威严与从容。她---就在那里,沉静淡定。
太行深处,我要拜访的是一个叫做“艾蒿坪”的村子。早就听邯郸作协的朋友介绍过关于艾蒿坪的故事。艾蒿坪村坐落在河北省武安市西北60公里的太行深处,四周群山环抱,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民风淳朴。这里的村民至今仍保留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近乎原始的生活习惯,村民少病绝癌,平均寿命86岁。村西有一泉水,终年汩汩,掬之如饴,长期饮之,可长命百岁,故名之曰:长寿泉。此村随之也被命名为“长寿村”。初听真有点匪夷所思,近乎神话。于是好奇之心驱使我定要一探究竟。
车行驶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轻轻浅浅的雨洒在光滑的柏油路上显得异常的铮明瓦亮,如铺就一方油彩的丝帕牵引着我们一路前行。身后红尘的嘈杂已离我渐行渐远,窗外因雨雾而起的轻纱氤氲着葱郁的群山,两旁的参天古树如一面面摇曳的彩旗夹道欢迎着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参差错落的山峰如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妙龄靓女摆着不同的PS,在朦胧的雨雾中或近或远,或隐或现撩拨着我的好奇心。恍惚中看得久了,似乎感到坐的不是车而是在船上。周围静静的,只听见车轮与路面嗤嗤的溅水声,车头时高时低宛如颠簸在雾海松涛中的一叶扁舟,一边紧贴直立的峭壁,一边紧邻悬崖,盘旋在后不见来路,前依稀雾谷的太行腹地。神秘的太行山啊,你如风雅经卷中走来的女子,浅笑颦眸间,一路风铃中,将你的风情播洒在青山绿水间,将你的神秘藏匿在峰颠谷底,穷尽我深情的眸,又怎么能领略尽你四季的多彩呢!
其实人的一生,谁不曾在这样的雾海中踯躅过呢?穿行在人生的迷雾中,有时会迷失了我们前行的方向,有时也会感到孤独和恐惧,但只要心中那盏希望的心灯不灭,将沿途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视为你最亲密的朋友,用真诚与之交流,那么你也就会融入这一路的风景里,从山水草木中得到灵感与勇气。当穿过这片雾海的时候,回望来时的路,你已经屹立在巅峰之上了。
任何一处美丽的风景,都是山与水的完美结合。正如男孩与女孩。山缺少了水,就像一个孤傲冷峻的后生,便少了几许的灵性与温柔;水缺少了山,宛如一个形单影孤的女子,便失去了几许的韵味与妩媚。于是我似乎明白了:我更愿意将太行山比作是父亲山,滏阳河比作为母亲河,正是父亲与母亲的相依相偎,才蕴育了古都邯郸这个超凡脱俗的骄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也正是山的脉动与水的灵性在长寿村的完美结合,才开启了长寿村的山水文化。
当我们到达长寿村的时候,迎接我们的是一株千年的龙盘古树。传说这是一棵树龄千年的古树,裸露的根茎光滑粗壮盘根错节,像苍劲的巨龙环绕树下,冠如华盖,枝叶茂密。如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守候在村口,庇佑着村庄的子民。错落的民房零星的掩映在葱郁的树木间、山坡上。房子是就地取材,用一块块褐红色石头垒起来的,远远望去仿佛是点缀在崇山峻岭间的朵朵小野花,自然和谐融于青山绿水之间。屋顶是用片状的石板覆盖,这就更透着一种原始的风貌了。石板房,如一个个自然雕琢的玩具,处处透着原始的古朴与自然美。林间鸟儿鸣唱,脚下溪水潺潺,满山遍野盛开着各色野花,变幻多姿的云,端坐在高耸的峰顶信马由缰的在深蓝色的天幕上变幻着各种倩姿。情不自禁想要撷一片云,化作脚下的莲花座,端坐云端吹一阕长笛赋,做一回逍遥仙,云游天涯,与青山为伴与碧水为邻,啖花饮露,探幽寻古,长绶翩跹邀云舞,高歌激越和谷鸣。行走在崎岖的山道上,恍如置身于陶公诗画的桃花园,灵魂远离尘世的喧嚣而变得空明澄净,另一个躲藏在灵魂深处鲜活的我已然走出我疲惫的凡身肉体,心境在山水间生根发芽恣意疯长,思绪在云端插上了翅膀,我-----在青山绿水间飞翔。
攀登在海拔1848米的摩天岭上,241节青石台阶镌刻着241个不同形状的“寿”字配以形象各异的龙、凤、鹿、象、神龟、蝙蝠等象征吉祥长寿的图案,将自然、人文和谐的组合,完美诠释了具有长寿村特色的山水文化主题。
当我离开长寿村的时候,心里有的是更多的不舍与留恋。我留恋那方静美的山,灵动的水,葱郁的林,烂漫的花,自由的鸟,淳朴的人……长寿村、摩天岭、太行山---我梦中的桃花源!多想做你天真的孩子,拥有这片纯净的天和地,涤荡尘世的灰蒙,让心灵的文字唱绿青山、唱清碧水!
(四)
八百里太行钟灵毓秀,三千载古都人杰地灵。邯郸素有“散文之乡”的美誉。一个城市,一群热血赤子,怀着感恩的心,怀着对一方故土深切的眷恋与思索,用手中的笔描绘着这个城市,抒写着自己的人生。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铁凝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的说:邯郸有个散文沙龙。可见邯郸散文沙龙的红火与知名度了。其实举办一次散文沙龙容易,难的是十七年始终如一,风雨无阻。邯郸散文沙龙,不仅为邯郸文友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而且为全国各地的文学爱好者也架起了一座文学的桥梁。此次我们被邀请参加邯郸散文沙龙的活动,与邯郸文学界的作家们欢聚一堂真的是莫大的荣幸。
当我们一行到达散文沙龙的活动会场时,热情好客的邯郸作协的朋友早就等候在大门外并在会场上方挂起了大幅的欢迎条幅,这让我们又一次的感动了。活动由王克楠老师主持,他逐一介绍了邯郸作协的朋友们和中国诗梦网的各位朋友。大家各作简短的自己我介绍后,由邯郸散文家协会主席安秋生、邯郸作协主席赵云江先生先后讲话。安秋生先生的“方言和地方文化”的主题讲话,让我深刻认识到,一个作家,要擅于挖掘一方地域文化,要找准自己的生活源头,扎根自己的土地,才能写出有思想、有特色、有价值的好文字。
赵云江先生讲了“经验性写作”的重要性:文言心,一个好的作品首先要感动自己,然后才能感动读者。一个好的作品,不是一时的打动读者,而是几十年后让人读起,仍能打动人心。文章的最高境界是在最平实的语言中,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打动读者,心灵的纯、净才是一个成功作品最本真的源泉。
热情高涨的演讲交流在祥和融洽的氛围中悄悄接近尾声。我如一个饥渴的孩子,带着一份朝圣的虔诚徜徉在这文学的殿堂而流连忘返。此刻,朋友的话又回响在我的耳边:能了解世界有多大,才感到自己有多渺小。平生第一次走进这样神圣的文学殿堂,深切感到了自身的浅薄与幼稚。虽然我知道,我永远也不能成名成家,但对于文学的钟爱将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我虽然达不到那种高山仰止的境界,但我愿意用我的一份热情,一份对文字的虔诚,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努力去靠近她,做一个文字的边缘客。
文学,一个我梦想的天堂;邯郸,一个我放飞梦想的舞台。我轻轻的来,在燕赵大地的每寸黄土地上寻觅我前世的梦。赵王城头有我深深的惋叹,广府古城留下我凝重的思索,丛台高垒印着我寻觅的足迹,京娘湖畔洒下我多情的泪水,太行深处飘荡我洒脱的身影,摩天岭上回荡我天问的高歌,长寿村边唤醒我原始的本真……
轻轻的我走了,带着一份感恩,一份留恋,一份收获。邯郸多情的云系着我,我的心系着你---我的燕赵大地,我的邯郸古城,我邯郸的师友们。邯郸缠绵的雨追着我,我追逐着我的梦在高天流云下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