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到了鲍鹏山教授
2011年五月十二日下午,我应青岛开发区《西海岸》编辑部宁子老师的邀请,有幸到区文化体育中心一楼报告厅,听国内著名学者、作家、教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鲍鹏山先生的一场题为“士与价值”的文化专题讲座。
当天下午两点半,老公亲自开车送我去文体中心,那天岛城的天气不热,爱美的我过早的穿起了花裙子,以至于见到文友王浩,她还吃惊的问我“不冷吗?”,当然不冷,参加二百多文学爱好者和区部分机关干部一起参加的会议,还真有点兴致勃勃,优雅还是要保持的,冷是顾不上的。
一走进整个会议大厅,已经高朋满座了,场面热闹非凡。我取出准备好的相机,对准“鲍鹏山教授文化专题讲座的会议台拍了几张照。有几个认识的文友开始喊我,我没顾上看清是谁,文联的朋友招呼我,径直去了作协的位置坐好,竟意外的遇到了作协副主席林之女士,得幸送我一本签名的书《带你回家》,如获珍宝。
鲍鹏山,男,1963年3月1日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民革成员。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申请支边,至青海教育学院(即今青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现为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寂寞圣哲》、《〈论语〉导读》、《后生小子——诸子百家新九章》、《附庸风雅——第三只眼看<诗经>》、《论语新读》、《天纵圣贤》、《彀中英雄》、《绝地生灵》、《历史的多维透视》、《先秦诸子十二讲》、《说孔子》、《中国文学史品读》、《风流去》、《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鲍鹏山新读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新读》(与刘德水先生合著)等十余部著作。
在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中,鲍鹏山教授以其“鲍式讲学”的旁征博引和“冷漠”式的激情吸引了全场听众。他围绕什么是士,什么是价值、“士”与“仕”的区别、孔子的教学理念等方面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他用大量鲜活的事例和历史典故深刻剖析了当前社会所存在的部分精神缺失方面的问题,引起了全场挺隆重的共鸣……
会议结束期间,青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长篇小说《藏獒》的作者杨志军老师是专程从青岛赶来参加会议的,部分文学爱好者都抢着请求和鲍教授、和他签名。
鲍教授花白的头发,带着眼镜,很斯文,可惜我没签到他的大名,围签的人太多了。却喜出意外的得到了青岛开发区作协副主席林之老师的佳作一本,并亲自签名收藏。
这次会议很快的从我的生活中翻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对我的人生来说,是点缀如此精美的一笔,好好的珍爱生活里每一个日子,都是那么甜美而难忘,值得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