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里的思索
这几天大脑像是中了病毒,脑子一天一天的隐隐作痛而麻木。守着一大堆报纸,无法阅读进去而莫名的紧张,下笔也写不出什么东东来。无奈,只好作罢,冲上一杯韩国风味的速溶咖啡,咖啡飘香,调调精神,然而喝了无法午休,忘了神经本来就衰弱的我更是彻夜难眠。
听听音乐也是不错的。打开电脑,听钢琴之王李斯特的钢琴狂想曲,仍然无法排遣大脑的神经紧张。莫非是开学前的恐惧症,放假这两个月是印象里太放纵了的,许是对未来的工作有压力紧张不安?不至于吧,我做事一向镇静自若的,没有把握的事从来不做,做就已经运筹在握了。对工作,没有必要紧张,早已是轻车熟路了。许是这几天秋躁,热伤风了,感冒?还是整天呆在电脑前窝的胃肠不舒服?……
一切都没有答案,许是病了吧!病了,也没办法,该病就病吧。生老病死,自然规律,谁也逃脱不掉,像我这样多愁善感的神经质女人,没病也是病着,只好任由脑子胡思乱想,任意涂鸦。就有了这些文字,一篇不像样的日记。
头疼,也无法阻止我对美的追求,我穿上花色的连衣裙,白色的小外套,梳妆端坐在书桌前,对文字的那种热爱,别人是无法理解的。脑子里面淌出的依然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想写一写青岛,这个美丽的城市,著名的影视之城。自1891年建置以来,青岛素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闻名遐迩,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青岛的演艺活动一直非常活跃。不断涌现大量优秀的演艺人才,而且还有许多艺术大师和名家都来过青岛。比如曲艺界的马三立、侯宝林、骆玉笙等,电影届的赵丹、崔嵬等艺术大师,如今,红砖绿瓦、碧海蓝天的青岛显然已成为众多影视剧组的首选拍摄地之一,漫步在岛城街头,你会时常看到正在工作中的剧组,根据粗略统计,现在每年在青拍摄的影视剧达100多部(集),青岛籍影视界优秀演员可谓数不上胜数,也正鉴于此,如今青岛有了“影视之城”的美誉……
2001年夏天我和老公双双辞职来到青岛、日照、黄岛考察,在美丽的栈桥、五四广场、区政府、都留下了我们年轻的身影。欢腾的浪花,凉爽潮湿的空气,干净的环境,一切都让我们决定在海边的城市定居下来,再也不回到那个严重污染的城市里去了,于是我们回家的时候一起乘船坐轮渡往西走,就这样来到了西海岸,这里就是老公对我说的人间“世外桃源”。当年10月,老公开了一辆面包车拉了全部的家当,载着我和两岁多的儿子,大有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豪壮和无畏,义无反顾的离开了生养我们的故土。怀揣着下海淘金的梦想和对新生活的憧憬,我们一家三口迁到了西海岸,从此与大海相伴。如今我们的工作和事业都发展的不错,回首以往的岁月,已经和这座城市血脉相连,深深融入了这座海边的城市里……
当初决定在开发区买房子,我并没有十分的爱上西海岸,因为这里没有熟识的亲人和朋友,孤身在外多年,经常想家。生活的艰辛和困苦,让我没有心情好好地来欣赏西海岸的美丽和繁华。……
买上了房子,安了家,渐渐的,我爱上了这里。爱上了开车去赶海,爱在海边的石缝里捡螃蟹,在岸边捡色彩斑斓的海星,在浅水里挖蛤蜊,在海边捡海带,紫菜和贝壳,陪老公在海边钓海鱼……爱上了海边花花绿绿海泳的人们,爱上了在海边赶潮洗海澡,爱看海鸥在海面上低翔,在海滩上觅食,爱上了吃各种海鲜,喝青岛啤酒。爱上了这里的一切一切文明的人文文化……
如今,青黄海底隧道的开通,让青岛和黄岛连为一体,芳邻相隔,仅一步之遥。对青岛又有了N次紧密接触的机会,青岛,蕴藏着人们太多的梦想,让梦想在这里起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