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连氏龙井大宗祠
导读走出连氏大宗祠,我们发现整个宗祠就如一部连氏家族史的缩影,无一处不生动,无一处不凝重,无一处不写满历史。
位于大田魁城村的连氏龙井大宗祠,是闽中名闻遐迩的宗祠。它不仅是八闽大地连氏子孙的一方故地热土,更是连氏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去年3月份,连战先生为宗祠题写“连氏龙井大宗祠”匾额后更是声誉鹊起,闻名海内外。
我们一踏上魁城村,读到的是一个平静的江南小村落,走在鸡鸣犬吠不断的村落上,感觉到的是一种人畜融合的喧哗。虽然连氏龙井大宗祠也算是我的家族宗祠,但二十多年间,我仅进过一次祠堂。那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因为年龄小、逗留时间短,对宗祠的过去一直没有很好的了解,只是感觉到它是一座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袭的古老祠堂,是我们连氏家族放祖先灵牌的圣洁之堂。直到最近,陪同慕名追寻而来的朋友再次来到祖祠,看着崭新巍峨的祠堂,我大为诧异,一种新鲜而又神秘的感觉涌上心头。在这里我仿佛进行了一次灵魂的朝圣、心灵的洗礼。
连氏大宗祠又叫龙井祠(俗称蛟龙井祠)坐落于魁城魁城的中心位置下洋前溪坂,这座大宗祠,是田阳连氏奠基始祖——连总、连仲英父子于唐开成元年(公元836年)肇启之地,从闽县三山之连(濂)江,转泉州府德化涂坂,最后定居大田魁城的历史见证。龙井祠原名前溪坂之浒,总公、仲英公入居时始架高大屋宇以此。据族谱载:总公传至六世孙胤公,胤公生九子,自此子孙各自播迁,人丁大发。胤公九子各架屋宇以住居,时因战乱流离各公散处,兵燹乡屋,前溪坂之屋亦遭回禄,各公各自架造祠宇奉祀先祖,其前溪坂之屋致之荒芜,至宋宝钓二年(1254年)总公第十一世孙宗玉公见其上祖未曾奠安,众裔重建。2006年10月大田成立了连氏宗亲联谊会,决定依原样重建了龙井祠。从连总、连仲英迄今,子孙蕃衍,昌炽兴盛,已历40余世1170的年历史。
龙井大宗祠,坐壬丙兼亥巳,整体风格雄伟、恢弘大气,门上悬有连战先生手书“连氏龙井大宗祠”匾额,赫然醒目。步入连氏大宗祠,面阔五开间,上下两堂,由前至后,先为门厅,面阔三开间,进深两间,大门安在中缝上,两扇大门,门下有巨大的门枕石,进门后迎面梁架为四梁扛井,柱上脱胎喷漆,贴金对联熠熠闪光;正屏精工细雕,色彩艳丽。上堂中放天井,左右厢房,下堂不设外廊,歇山顶,属悬山式木结构,屋顶雕梁画栋,屋脊高翘,气势宏伟。入大门后由两侧绕行至天井,只有在祭祖或有重大活动时才打开中央的两扇格扇门,直入堂内。宗祠正厅上方的悬有“龙井祠”横匾等。正面神龛供奉着总公至抽公等五代上祖之神位、胤公及林氏四夫人、林氏十四夫人神像于庙堂,并金童玉女神像,设立春祭二月十五日,秋祭九月初三日,祖寿辰之日,左昭右穆,配祭春秋。整座祠堂,从门厅、前厅、祀厅到两侧廊屋,都采用抬梁式木构架。厅堂雀替多施雕刻,花样繁多,构图饱满。泥塑线条流畅,壁画彩绘鲜艳,彩绘内容丰富,各代题诗清晰可见,其中有首诗这样写道“一踏寒山雪未消,寻芳不惜碎琼瑶;梅花昨夜将春色,开到溪南第几娇。”厅堂是宗祠的主体,也是连氏族人最为神圣的地方,是先祖以儒家仁义廉耻、忠孝节义等伦理文化来教育规范自己子孙的地方。
连氏龙井大宗祠是村里最重要的建筑,所以它的装饰也最讲究。在门厅屋顶上一条泥瓦的正脊。正脊分成三部分,左右两端为夔纹组成的花饰,中央为重点装饰部位,两头有高出屋脊的鳌鱼作为标志。连氏宗祠采用中轴线东西对称的手法,展现了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的理性精神。两进五开间,一进高过一进,这种建筑格局不仅符合进深建筑的通风透光要求,也表达了连氏先祖企盼“步步高升”的良好心愿。有趣的是,传说龙井祠有“神龙”,但祠内找不到有关于龙的饰物。龙井祠传有三幅对联:华峰衍五派云烟,甸世德芳贻昭穆盛;玉京壮千秋人物,色连城珍映斗山辉;与台湾谱载相同。其余二幅为:“上党继起称大姓,开成肇开第一祠”这些对联证明了大田魁城连氏大宗祠历史地位和深远意义。
连氏龙井大宗祠内有水井三眼,右边厅廊一眼,右边后角、前廊各一眼,因水井久雨水浊必放晴,久旱水浊必有雨,千百年来皆有验,人神之,故名。龙井祠传说有蛟龙潜伏,故名蛟龙井祠。前清拔贡范士林撰联:“龙门千尺浪,井里万家烟。”龙井祠正前方建有一大一小俩池塘,左边小池塘是专供书院书生磨墨洗笔砚用的。龙井祠的左边下首,宋代还建有连氏书院,是连氏后裔私熟学堂。连氏龙井大宗祠后山是气势磅礴的龙脉祖山麓——仙峰山,山上有绵延秀丽的宫后崎,左右两边有一低一高秀丽的龙虎山拱卫,前面是一片开阔地,中间有一条河,昔日官道直通大田、泉州、漳平、永安、南平、尤溪,河岸上降卧的彪焊强壮牛精山时刻守卫着龙井祠(龙井祠正对岸是远近闻名的合德祠---俗称牛头厝),路旁蜿蜒曲折的水渠似牛绳,再往前是一片平坦的田畴,稻浪千重,远处是峰峦叠嶂,天际屏山如黛,景色十分迷人。
连氏龙井大宗祠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文璀璨。如今,市县文物部门已将连氏龙井大宗祠列为涉台文物。一座蕴藏着丰富文化内涵的祠堂,是一部家族的变迁史,见证了一个家族所经历的繁荣与沧桑;一座庄严而肃穆的祠堂,是一个宗族的族徽,浓缩了中国传统所遵循的乡土礼法的精神核心;一座古老的祠堂,是一条维系着家庭血缘的纽带,寄托着离家在外的连氏族人思念故园、寻祖问宗的无限情思。走出连氏大宗祠,我们发现整个宗祠就如一部连氏家族史的缩影,无一处不生动,无一处不凝重,无一处不写满历史。
暮色压顶了,连氏龙井大宗祠渐渐显得神秘起来,历史深处,我们似乎隐隐听到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