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林净水格氏栲
导读一个人只要向往大自然的童心未泯,就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投身到美不胜收的山野风光中去。尤其这种苍莽的天然林已经不多了,更觉弥足珍贵。以大自然的生命雕塑来反观人类的自身,寻找失落的生机,求得心灵的健旺。
久居城市,山水的韵致最诱惑人心。在暄嚣城市里中生活了数年,无比向往乡村山水,渴望感受那种返璞归真的原生态心境。
前些时日,邀上几位挚友一同去感受离市区不远的格氏栲。走进山水深处,人人一副醉心的姿态,要是没有亲身体验那里的景致,怎么也想象不到在这个嚣喧的世界里还存在着这么静谧、神圣的净土。在那里我真正体验了生命悠古与柔媚,景色的宁静和清秀。
那日清晨,我们驱车奔向那片神秘悠古的原始林,车刚驶进景区,就远远地看见一片苍绿沿起伏的山韵铺开而去。匆匆穿越深沟峡谷,投入一个惊心动魄、神秘的世界。清新的山风拂面而来,喧嚣的心灵逐渐沉静下来,被尘世束缚已久的灵魂得到完全的释放,昔往萦绕心扉已久的浮躁瞬间被涤荡得荡然无存。坦然接受这样山水的抚慰和洗礼,使久违山水浸润的心产生了一种异常的感动。
在景区门口下车后,我昂首望去,发现整片拷林都是立体的。只见栲木高大挺拔、参天耸立。环顾四周,发现满山栲林含翠,层林尽染,入眼尽是一片清雅的韵致。浓翠的树冠高高撑起了绿色的天空。刚才还是日照当头,一下子就没有了阳光,放眼望去,满山碧绿,偶见阳光,那也是只透过树梢星星点点地撒落下来,照在石子铺成的黝黑古道上,显得更加斑驳亘古。一股原始的枝叶腐烂味扑鼻而来,一种超凡脱俗之感油然而生。
沿着小径徒步而行,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沿路有沟壑河流相伴。这样悠古的栲林却显得无比青翠澄明,似乎在向世人讲述着道不尽的沧桑。一路拾阶而上,发现有的栲树三个人合围都抱不过来。这么大的树,树龄肯定不小,几十米高的枝干上都已经不见枝丫了,然而,这些古树粗壮的枝干几乎都缠绕着绿藤,为这些老树穿上了碧绿的新装,让它们变得更富有生机与活力。已是初夏,这里的春意更浓,古树依然茂盛,绿藤更显苍翠。而那些不知走过了多少世纪的青藤,相爱相扶穿过风雨,有的扭结成不可分开的大麻花,见证了爱的坚贞;有的缠绕在大树上,真不知是藤缠树,还是树缠藤。以前在文学作品中看到总是把藤说成是依靠别人的寄生虫,对藤也就没有了什么好印象。可今天眼中的藤是那么可爱,它们缠绕着古树粗壮的枝干,使古树粗壮而斑驳的枝干在绿藤的映衬下也显得更加年轻。我从山林中听见流水叮咚,折身往里走,顺着级级石阶,低头绕过长满苔藓的藤枝,水声渐响,一条清澈透底的小溪呈现在眼前,水流滔滔不绝,似是山林无言的诉说。我伫立许久,静心倾听流水哗啦冲击石头的声音,林间溪水的潺潺声让人心旷神怡。
这里的水很清,很柔,是涓涓细流,沁润着这块土地。我想一定是在这样清水的滋润下,这块土地才变得这样肥沃,变得黝黑,长出粗壮的栲树。小溪边的石头在清水的冲洗下凸现出石头本色,没有一点杂色,也没有长出青苔之类的东西。清清的溪水也给游客带来了几多乐趣,一位朋友伸手去翻溪边的沙石,在小石头下面还抓出一只小螃蟹来。我们嬉戏了一会儿,继续往前走,四周栲木挺立,云雾缠绕,迎面扑来湿润的空气,忍不住吸了一口,顿觉神清气爽,一路的疲倦烟消云散。小溪在山林中穿山越谷,碧玉般的流水唱着山歌、哼着小曲,就像一位清纯的山野女子,引领着我们走进这宁静之地。行进间,忽然豁然开朗,穿过林隙,仰头望去,一座朱红色的亭子跃入眼帘,亭子是现在建成的,亭里面放着木桌和木凳,均不上油漆不乏原生态的气息。朋友跑到了小溪边玩耍,我就一个人闲坐在草亭里,一边是山泉清流碧波绿浪弹奏出的江河小曲,一边是栲林绿涛交响成的大森林音诗。大自然的天籁之音,无论是宏大高亢的,还是优美轻柔的,听起来,都令人悦耳、悦心、怡人。格氏栲的美丽,是一种宁静的美、净洁的美、神圣的美。我就这样,在林涛和溪河浪语的交响中,静坐许久。
亭子周围音乐不止有鸟声,更有奇妙的风声。山野的风来得很柔,很轻。风来时,树梢上的叶子微微地颤动着,不仔细倾听,是听不见的。慢慢地,风下来了,来到了树叶间,这时候叶子抖动了,可以听见轻轻的沙沙声了。风还在往下移,古树下面的阔叶林动起来了,沙沙声也就在你的耳边萦绕着,这时,才听清楚了树叶的吟唱。有时,风就在树梢上盘旋着不下来,中间的树叶就不一动不动的,下面的阔叶林也静静地伫立着。山野的风,甚是有趣、奇妙。亭子前方是一个清澈的水潭,水潭中央有一倒插树头,状如披发少女在沐浴,犹如在晶莹的潭水中洗如丝的秀发。水潭四周由于水雾浸润,草木葱茏,布满青苔,展现出一派勃勃的生机。我猜想那位少女一定是舍不得这里的清幽,于是化为树根,在此永远守候。我也像那位洗头少女一样,舍不得走,久久徘徊。在林中望天,不见天;在山顶看地,不见地。天是绿色的,地是绿色的,水是绿色的,四周全是绿色的,我仿佛也成了这绿色家庭中的一员,真正体悟到天人合一、人与大自然相融一体的愉悦。
穿过亭子,踏着古道缓缓前行。身旁除了有许多参天栲树外,还有乔木、灌丛、苔藓草蕨,在这里竞先争长。千万年来,这里不停地演奏着一曲生命竞争与自然和谐的交响乐。更有许多叫不出名的野花点缀在万绿丛中,迎风摇曳,争芳斗艳,让人心醉神迷。正值初春之季,山花的清香引来轻歌曼舞的蜂儿和五彩斑斓的蝴蝶,成群的蝴蝶、蜻蜓亮开五彩的翅膀,比翼争飞,体态轻盈的蜻蜓,舒展艳美的长羽,一下亮丽了扑朔迷离的林翳。使宁静的栲林,平添了许多生机。那些栲树,千年的风雨雷霆记在它们的年轮中,人间的悲欢离合录在它们的记忆里,就像一个个饱经沧桑的世纪老人,在向我们这群外来者,讲述着莫里的美丽神奇。林中悠闲的飞鸟,它们或在树上觅食,或在林中飞翔游戏,空山鸟音,悠长悦耳,就像是那些树林青藤在歌唱,和林中弹琴的溪流之声相融汇,给人一种“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的惊异。悠闲漫步其间,不绝于耳的是那声声清脆的鸟鸣声,侧耳倾听此起彼伏,四周都是鸟鸣声,鸟儿在树梢上唱完就转到树叶间,树叶间叫响后又跳到树丛里,左边唱完右边唱,我仔细地搜索着声音的来源,希望能看见鸟儿的身影,可是林间树叶太密,一只鸟儿也没有发现。鸟儿就像大自然的音乐家,歌唱声极其婉转悦耳又极其有规律,是它们用美妙的歌声点缀着这个神奇的世界。偶尔还有一两蝉鸣夹杂其中,传如耳畔,使我顿生“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韵味。我们行走在这没有任何化学、尘埃、噪音污染的空间里,犹如沐浴在栲林的氧吧里。我们被绿色怀抱着,被清新的空气浸融着。所以说,栲林就是一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天然大氧吧。我们一面听鸟儿欢唱的声音,一面呼吸充溢负氧离子的空气,这就是格氏栲的超凡魅力,它像一座天然氧吧,在这里可以尽情地吸吮着纯净的负离子,置换着人生的不快,酝酿着生命的活力。
林中盘旋小路上,时时闪过攀援的身影。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花枝招展的少男少女,也有娇声稚气的孩童!他们的脸上流着热汗,眼里却洋溢着喜色。一个人只要向往大自然的童心未泯,就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投身到美不胜收的山野风光中去。尤其这种苍莽的天然林已经不多了,更觉弥足珍贵。以大自然的生命雕塑来反观人类的自身,寻找失落的生机,求得心灵的健旺。
由于时间紧张,藏在深山里面的寺庙我们没有看成,据说它是一座年代悠久的寺庙,无缘一见它的面容心里不免有些遗憾。这次来格氏栲只能算作一次掠影,我刚刚想深入了解它,仔细欣赏它的奇风异景时,却不得不回到熙熙攘攘的尘世中去。回来后,我会时常想起格氏栲,每次想起便会产生冲动,有种再次奔向那神秘的原始森林的欲望。因为在那样幽静的森林中漫步,会让人忘却尘世的纷扰,抛弃人间恩怨,怪不得古代的僧人选择了这块土地建造寺庙,这幽静的古森林,养出了多少高僧,不得而知。
走出山口,回望格氏栲林,一种庄穆感陡地涌上心来。是的,生命的繁富,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不也需要给生命一个宽容自由的天地?这片栲林,千万年来,蕴藏在僻远封闭的深山幽谷,抗击着暴雨山洪的摧残,雷电野火的袭扰,以及刀斧利刃的毁灭,最终才塑造出今天这样万木争荣的景象。是幸运,也是奇迹。这奇迹的创造,当然离不开纯朴而宽容的山民。我觉得自然之美,没有尘世的纷争,这美好的大自然,容不得有人为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