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风水与历代皇帝

风水与历代皇帝

2013-10-22 14:13 作者:莹沙 阅读量:123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风水是我说我们居住的环境,假如我们居住的环境阴气和阳气平衡,那么我们的身心就会健康,不然的话,我们的身体就会生病,甚至严重的话导至死亡!

天津日报大厦闹鬼的事情,时有发生,还在我23岁那年就听人家常常传说,各位要是从网络上查看,也确有此事!他们把风水选在了一个墓穴上,是五个大道的交汇之处,这里常常传说夜里工作的人员遇到鬼的事情时有发生,后来社长请了道士做法,把日报大厦的风水巧妙做了调换,才慢慢好起来了!门前有山石,有流泉挡住,还有用了一个很大的玻璃屏风!

所以很多事情,不能盲目的说是迷信,应该依据现有的情况而定!争取让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好!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帝王将相的家宅与风水!

大凡帝王将相一类大人物,或自有吉相,或遇贵人相助。而祖上积德,阳宅、祖坟风水好,往往也是这些人发迹的“原因”。三国时代,曹操能担大任,早早就被人从长相上看了出来;孙权能当上皇帝,则是因为祖坟葬到一块风水宝地(详见本博客内以前发表过的文章,及《中国人盗墓史》中孙权盗墓一章)。

刘备,也有常人所没有的东西——他家里宅第风水好,长了一棵风水树,这树枝繁叶茂,给他带来了一生好运,最后做了蜀国的开国之君。我在新书《三国大墓·蜀国篇》中,写了一下这事。这篇博文,就来聊聊刘备家院里那棵风水树。

在三国中,刘备这个皇帝可能最不显赫,但从封建伦理秩序上讲,却是最正宗的一位。

刘备(公元161-223年),字玄德,河北涿州(今河北省涿县)人。刘备有皇家血统,父亲刘弘是汉景帝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刘胜的儿子刘贞,于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从此刘家在此安居。刘备祖父刘雄是位地方绅士,曾任过东郡范县(在今河南旧范县东南)的一把手(县令)。但时过境迁,到刘备父亲刘弘这一代,家道中落。刘弘又早早过世,日子便很难过了。可以说,刘备在很小的时候就饱尝了人世的艰难。

曹操曾嘲讽刘备为“卖履小儿”,说的就是刘备早年的生存状态。由于没有生活来源,幼小的刘备只得跟着母亲,靠贩卖草鞋织苇席为生。

非凡的人总有不同寻常的事,刘备也是。孙权能做皇帝,据说是因为祖坟埋到了风水宝地,刘备祖坟葬在哪,史书上没有交代,但刘备家的阳宅似乎是建在了风水宝地上。刘备家私宅的风水之妙,《三国史》上没有交代,但在史书上提到了他家院内的一棵风水树。这棵,长在刘备家房屋东南角的篱笆墙边上,《三国志》、《华阳国志》等书均有记载,此树是一棵大桑树,高约5丈多,根繁叶茂。从风水的角度来看,院中一般不宜栽桑树,自古即有“前不种桑,后不种柳,中间不种鬼拍手”一说。

所谓“前不种桑”,意思是院宅前面不宜栽植桑树,“桑”同“丧”谐音,不吉利;“后不种柳”,即宅后不栽植柳树,“柳”与“流”谐音,喻意家财流走,不聚财。“中间不种鬼拍手”一句,可能一般人便不清楚了,所谓“鬼拍手”,也是农村一种常见树木的形象说法,即槐树,是风水术上的说法。

此种树的叶子长得不一样,一串一串的,比较“鬼”,如爪般。刮风下雨的黑夜里,树枝摇动,树叶飞舞,如鬼招手,阴风习习,声响诡异。所以迷信者说,槐树会招鬼进门,故称之为“鬼拍手”。所以,农村宅院,一般是房前种柳,房后植桑、槐。

但刘备家院内的这棵桑树,没有人觉得不吉利。远远望去,这棵桑树就像古代帝王出行时所乘车舆上的华盖一样,当地人看了都觉得十分奇异,预言这家将出贵人。

这棵树外人看了不凡,刘备自己也觉得如此。与同族小朋友一起在树下玩耍,刘备便曾说过,“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意思是,我以后一定会乘座装饰华丽的天子专用车。这话刘备可能不只一次说过,在过去是犯忌讳的,被官方知道了要砍头的。所以他的叔叔刘子敬警告他,说话要谨慎——“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刘备的母亲应该是一位有眼光的女人。刘备15岁时,她决定让儿子外出游学。刘备与同族的刘德然、辽西人公孙瓒一起,拜原九江太守、同郡人卢植为师。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很看好刘备这孩子,常常资助刘备,视为己出。刘元起的妻子不高兴了,“刘备与我们又不是一家人,你为什么对他这么好?”

刘元起或许早看出来了,刘备将来能成大事,做皇帝,他告诉妻子,“我族中这个小孩,不是普通人!”

自从15岁那年开始闯荡江湖起,刘备结交了一批未来称帝立国之路上、志同道合的“战友”,公孙瓒、关羽、张飞等人都是这一时期成为刘备铁哥们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河东人关羽、同郡人张飞,他们是刘备的左膀右臂。史书上称,刘、关、张三人关系好得如同一人:寝则同床,食则共器。

《三国演义》上他们的关系处理成“桃园三结义”,三人誓言:“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中山国富商张世平、苏双等人,也觉得刘备将来会有出息,送了不少钱财给他。这笔钱对刘备来说相当重要,应该是刘备发迹的“第一桶金”。此后的事情不用多了,有了第一桶金,又有了家中的好风水,刘备不发迹,也不行。

由此可见家宅风水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个人的前途与生死!

认为,生气和死气是辩证的关系,同时存在,仅因时序和方位的不同而有异。疑后人假托黄帝之名而作的《黄帝葬经》称,“正月,生气在子癸,死气在午丁;二月,生气在丑艮,死气在末坤······”因为这个原因,过去风水师都随身带有测定方位和时序用的罗盘,就如现代商务人士的手提电脑一样,是勘舆必备工具,通过罗盘可测知龙脉走向和生气强弱。如果葬到了坏方位坏时刻就糟糕了,“凡葬不得吉气,即陷子孙贫贱衰绝”,所以“葬地者可无慎乎”,不能不重视。

有一个民间传说很有意思,武则天当政时官至侍中的郝处俊,死后遭到掘墓开棺之严惩,据说就是葬的方位出了问题。郝处俊下葬后,当时有懂风水的人走过郝的墓地,看罢叹称,“葬压龙角,其棺必斫”。后来郝的子孙犯事,诛连九族,郝在地下难逃祸害,果然被武则天派的人把他的坟给挖了,棺材撬开砸了。历朝历代的帝王为了选得一块可以荫及子孙,保全国运的风水宝地,不惜花费巨资,并当成国是商议。从秦始皇嬴政,到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再到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福临,无不重视寿宫(陵?)的选址问题。

关于朱元璋葬父葬到了风水宝地上还有一个民间传说,当时朱父“尸陷地裂”,得以平地起坟。雨过天晴,朱元璋急急跑出躲雨的寺庙,到原地一看坏了,父亲的尸体没有了,感到十分迷惑,便横在抬尸的扁担上四肢拉开,仰天长叹,等二哥赶回来商量怎么办。一个老和尚恰好走过,觉得惊奇:扁担与朱元璋的身体正好构成了一个“天”。不一会儿,朱元璋又侧身翻转,这更不得了了,又成了一个“子”。“天子”现世,此人必贵。果然不出老和尚所言,朱元璋后来当了大明皇帝

明“吴中四才子”之一的徐桢卿所著《翦胜野闻》记载,“帝(朱元璋)父母兄弟相继死,贫不能具棺,与仲兄谋草葬山中,途次便断,仲返计,留帝视尸。忽风雨,天大晦,比明视之,则土裂尸陷,已成坟。”这段记载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就是说朱元璋放下扁担的“土裂尸裂”地方,正好处于龙脉上。因为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结果“平地起坟”,朱家子孙有了帝王命,从此风流三百年。公元1644年灭亡了,则是帝王之气不存,龙脉受伤之故。

吴晗《朱元璋传》将上述“野闻”又进行了创作,意在解释“平地起坟”的迷信现象,“突然间风雨交加,雷轰电闪,整个天像塌下来似的,两兄弟躲在树下发抖。约够一顿饭时,雨过天晴,到山坡下一看,大吃一惊,尸首不见了,原来山坡土松,一阵山洪把坡上的土冲塌了,恰好埋了尸首。”吴晗是明史专家,他是“无产阶级学者”,可能知道野闻是附会之说,不合的无神论思想,才弄出了“山洪说”。虽然合理却不合情,反而不如徐桢卿的记述有趣。

实际上还是朱元璋本人客观,自己把民间传说给否定了。朱元璋父亲朱五四(朱世珍)死后不到十天,其母亲又死了,接着哥、嫂、侄倒地。《明史·太祖本纪》记载,“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祖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里人刘继祖与之地,乃克葬,即凤阳陵也。”可见,朱元璋父母那块风水宝地不是巧遇,而是乡绅刘继祖看他可怜,动了恻隐之心,看在乡里乡亲的面子上,送给朱家的,也非“”。因为这件事,朱元璋称帝后不忘记恩人,虽然刘继祖已死了,仍给他当了官,特下诏追封他为“义惠侯”,以示感激。

下面是关于毛泽东家宅的风水故事:

影响中国近代史相当深远的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颇为传奇。他出身于农民之家,生长在湖南湘潭闭塞的农村韶山里,小时候虽然读过私塾,但也放过牛,种过菜,喂过猪,其后走出农村,读过师范学校,又做过图书馆管理员,最后参加革命,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终于能席卷全中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之君。他的一生伟业,民间流传一种说法,毛泽东所以能成霸业,主要与他曾祖所葬风水有关。

这种说法也不是完全空穴来风,据说一九三○年时,国民党由于战事屡屡失利,认为是毛氏?坟龙脉好所致。于是湖南省省长何键,曾指派亲信副官熊道干统率一个连的兵力,往湘潭去挖毛氏祖葬,但在当地百姓的保护下,何键军队所挖的不是毛泽东家的祖坟,而是当地地主毛俊贤家?祖坟,因此毛氏祖坟并没有被破坏。毛泽东也曾对一位美国记者说过:「小时候,曾听说我的曾祖的坟地风水好。」

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张耀祠回忆毛泽东》中说:

“有一次,毛主席讲:“我的老祖宗就住在滴水洞旁边的虎歇坪,为了选择这个地方,请风水先生卜了11天时间。”毛主席还讲:“为什么又搬到上屋场来呢(即现在毛泽东故居)?我父亲早年还是一个很勤奋的人,他没有看重风水,而是看重了这一片的土地好。”

毛主席给我们讲了一件趣事:他的祖父毛翼臣有一个哥哥叫毛德臣,他们在虎歇坪干活时,发现这个地方很干燥,任何时候寸水都淋不到。毛主席说:“他们活着就在考虑死后的归宿,二人都想埋在这里。还不仅仅因为这里干燥,因为他们请了一个风水先生看了的,说这里是一个风水宝地,正好在‘龙脉’上。于是两兄弟争吵不休。”毛主席笑着说:“我看这个风水先生既会挑拨离间,又能平息一些事情,他说:‘这块土地告诉我,你们二人谁先死谁就埋在这里,’奇了,风水先生还能与土地对话。”他还说:“只有在封建时代是这样,谁愿意早一点死呢?死是一种自然规律,谁又控制得了呢?”毛主席非常沉静地讲道:“不过老祖宗是不能忘记的,我至今还很怀念我的母亲,我母亲非常善良,非常慈祥,济困扶贫,爱老怜幼,我不能忘记她啊!”

毛主席讲这一番话,两眼含着泪光。谁能理解主席的这一孝母之心呢!有一次,主席看韶山县志,他说:“蒋介石要挖我的祖坟,这是失民心嘛,失民心者失天下。”主席在讲这话时,是很得意的,因为中国最终胜利了,打败了蒋介石。同时,从另一个方面看,毛主席是很讲民心的,他有一颗慈祥的心。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中,截断了山沟,滴水洞不复存在了,但两山相夹,仍是一个大洞。毛主席对滴水洞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的很多亲人去世就埋在这一带山上。毛主席喜欢这个地方,夏日凉风习习,气候宜人,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

中国古代风水鼻祖、晋代大学者、山西人郭璞(公元276-324年),在其所著的《葬书》中,阐述了感应原理和作用关系。《葬书》中称,“葬者,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入内,以荫所生之法也。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栗芽于室。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

其实我看南怀瑾老师讲的东西,就是说我们只要好好地把握当下,尽可能的多孝顺父母,做好人的本分,而风水本身的意义其实就是孝顺的体现,也没有别的了!

一个人先把人做好了,在把父母的阴宅安排好,把自己的生活环境(阳宅)也安排好,那么当然生活就幸福了,当官的机会就多了!当官也要做父母官,才能利益一方百姓!那么大家的日子就都好过了!

相关文章关键词

《风水与历代皇帝》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