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悲悯的心

悲悯的心

2013-10-22 12:47 作者:李兴文 阅读量:27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必须声明:我不想和一些人讲那些大道理,比如经济发展,比如人要生存,比如民俗传承等等,因为这些我都懂,当然,我也希望这些冠冕堂皇的道学家们多一些逆向思维,从更多的角度和方面关注一下自己的灵魂和人性。

余秋雨的书我读得不多,一本《观众心理学》,一本《行者无疆》。前者是余先生在戏剧艺术方面的研究著作,对于戏剧艺术及戏剧艺术学,我却不甚了了,读此书的时候,我也只是像一个普通的观众那样囫囵吞枣地看了一回似曾相识的心理学,因不大懂,结果亦是不甚了了。后者是余先生写的游记,从意大利到西班牙,历史钩沉,人文感悟,行一路,写一路,思想的闪烁与情感的纠结像鲜花一样盛开着。

余先生的大作思绪冷峻,视点独特,感悟奇绝新颖。仅此两本书,我就看出了余先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人本精神,他把观众和读者,永远放在精神和情感的最前排,这是颇令人鼓舞和感动的。鉴于此,余先生其人和他的作品在我的意识中早就“先入为主”,我在静静地注视着他的情感的热度和思想的亮色。

高温袭来,夜深不眠,唯读书方能留痕于时日而不至任时日白白流逝。《行者无疆》里有一篇文章叫做《只因它特别忠厚》,说的是西班牙人的斗牛和西班牙人的牛。余先生不喜欢观赏斗牛,或者根本不看斗牛,因为太残忍。余先生认为,西班牙人斗牛的时候虽然屠杀的是动物,但斗牛游戏还是相当的不人道。无疑,余先生人在欧洲,但他怀里揣着的那颗心还是东方的,还是中国人的,人之初,性本善,泽心仁厚,满怀慈悲心肠,这一点,首先唤起了我和他的情感方面的强烈共鸣,禁不住也要和他一同悲天悯人,一起同情弱小且无辜也无助的生命。余先生从广泛的意义上对牛的一生的勤奋和忠厚的品质深表敬重。然而,因其朴实忠厚,在其辛劳一生,到头来又面临人对它的屠戮的时候,它会悲鸣,会流出伤感的眼泪,余先生因此而感伤。这是一种可怕的事实,牛的闪烁着对生命的渴求和孤苦无助的光芒的眼泪却不能打动性本善的人,最终,人还是残忍地刺穿牛的胸膛,放尽牛的鲜血,再吃净牛的肉,辛劳忠厚的牛死了,死于人手,没有墓穴,没有墓碑,也没有墓志铭。

在牛面前,人的心里竟然无声无息地生出一道魔障,人在大肆挥洒人性的恶,人却看不到自己的恶。

如果没有遁入空门,人大抵都吃肉,如果仍有个别不吃肉的,也许只是他们心理和生理方面的不接受。吃肉的时候,人在生活,但也在生存。把人放到生存的层面上的时候,人的吃肉和肉食动物的吃肉就基本等同。同样都要杀戮,但动物不会悲鸣,也不会乞求、哀求,如果有什么,也许只有无边无际的恐怖,因为它们是动物。那么,人在吃肉的时候,如果仅仅在吃肉或者只知道吃肉,仅仅在享受吃肉时的感官快感而不想其他,或者仅仅在享受进食器官的敏锐和发达,人是不会审视自己的行为和反思自己的行为的,因为这些都是生理方面的正常需要,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可是,我们说,人毕竟不是动物。至此,我们也许才明白基督教徒们在进餐前为什么要虔诚地祷告,伊斯兰教徒们在屠宰动物之前为什么要诵经祷告,因为他们心怀悲悯,心怀感恩,他们所悲悯和感恩的,除了上帝和真主外,还有他们将欲屠杀,然后大肆嚼食的生灵。

我没有去过西班牙,也没有观赏过斗牛,更不能想象忠厚的牛被人激怒后再被人杀害的情景,我却可以想象,当万众把狂野的欢呼送给屠牛英雄的时候,斗牛场中,忠厚的牛肯定已经倒在血泊之中。

这么说来,我没去过西班牙,没看过斗牛,倒也很好,因为我可能受不了,因为我和余先生悲悯的情怀可能会不期而遇。转而又想,我又为我的同胞的不操此业而暗自庆幸。虽然斗牛的职业或者行业至今已演变成了娱乐,然而,终究是野蛮的娱乐。

据历史学家说,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勤于田亩的时候,斗牛的人的祖宗们还在茹毛饮血,几千年时间漫长的进化之路,并没有让它们丢掉屠杀生命的习性。我们的祖先开始诵读“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时候,在古罗马的大竞技场里,奴隶斯巴达克斯正在和一头凶猛的狮子拼命。从片段上看,强壮的斯巴达克斯可以杀死好几头狮子,但从全程上看,大竞技场里永远也不会走出一个活着的斯巴达克斯。只不过,作为娱乐,近代的欧洲人把这种带着浓烈血腥味儿的屠杀游戏的规则做了简单的修改,在罗马的大竞技场里才没有传出猛兽和活人的惨叫声。可是,在西班牙,人凭借了动物领主的权力和能力,把这种野蛮透顶的人兽肉搏变成了人的稳操胜券的杀戮,所不同的是他们肆意屠戮的不再是虎狼狮子这类猛兽,而是忠厚的牛,而是仅仅知道被激怒之后哞哞大叫的孤苦无助的牛。牛的忠厚在那一刻显得无比辉煌,而牛的笨拙在那一刻则显得又是那么的圣洁。

说来可笑,历史事实真是无巧不成书,当人类的精神法理在它的诞生地不能自圆其说的时候,争执千年的悖论竟然在异地找到了言之凿凿的依据,“人之初,性本恶”,这是古代中国诸子百家中的荀子一贯主张的人性观,在以儒家为正统学术理论和尊崇王道哲学的古中国,荀子和他的学说好像没有争赢,但是,我们说,荀子要找的铁证就在地球另一端的西班牙。

至此,名噪百年的《西班牙斗牛士》这首雄壮铿锵的乐曲裹挟着的浓烈的血腥气息正在使这首世界名曲发臭。

非但如此,更有甚者。

日本人为了获得更多的油脂养活大和民族的重子重孙,他们一直置国际公约于不顾,在太平洋上大肆屠鲸以获得更多的鲸油鲸肉;加拿大北部北极圈附近地区的居民的肚子里仿佛也经常缺少油水,兜里好像经常没钱,他们在北极冰原上大肆屠杀海豹,像凶猛的掠食动物那样,潜伏等候在冰面上,等到海豹探头换气的时候,他们就用铁棒狠狠打碎海豹的头颅,血溅冰原,红白分明,那种场面,构成了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现代抽象画,这些画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性,兽性。

当然,我的同胞们也不是清一色的圣哲贤人,他们有些,怀着各自不同的目的,也干诸如活熊取胆的罪恶勾当,可怜的熊被永远关闭在狭小憋屈的囚笼里,随时接受人类对它们施放兽性。再如铁夹套兽,狂人虐狗,诸如此类的劣迹丑行真是令人发指。如果我们想看一看自己的人性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无须上穷碧落下黄泉,我们只需看看被残忍杀戮后又被无情肢解的巨鲸,只需看看冰原上海豹们的尸体和鲜血,只需看看长居囚笼被人活活抽取胆汁的熊的感染的伤口和他们可怜哀楚的眼神,只需看看被铁夹磨破、感染溃烂了的野生动物的腿,听听它们的哀鸣,只需看一看被遗弃被虐待的狗,他们对人转动着的忠诚信任的眼睛,或者感受一下给它们一点食物之后对人的依恋和温存,当然,我们也要看看西班牙人的牛和西班牙人的斗牛。看看这些,听听这些,一些人的本性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呢?

必须声明:我不想和一些人讲那些大道理,比如经济发展,比如人要生存,比如民俗传承等等,因为这些我都懂,当然,我也希望这些冠冕堂皇的道学家们多一些逆向思维,从更多的角度和方面关注一下自己的灵魂和人性。

逢年过节,亲友也有送活鸡来的,杀鸡这样的事情向来都是我做,但到后来,我不再做,虽然我也吃肉,我不再当屠夫,我也不是伪君子。我实在不忍抓住一只鲜活灵动的大活物,首先严酷地控制了它的自由,再拧住它的脖子,一刀下去,鸡在哀鸣,在挣扎,在弹跳,却无济于事,它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它的鲜血终于在一阵痛苦的抽搐中流尽,一个生命在我的手里就这样结束。我想,如果鸡也有灵魂,那也是我把它的灵魂无情地送进了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是我,让它的生命在我和它曾经共享的这个美好的世界里永远消失。

余先生所写的西班牙,西班牙人的牛和西班牙人的斗牛,让我的灵魂突然亢奋,几欲狂乱,开始向四面八方跳荡奔突,几不自控,却找不到一个可供安置并让其冷静下来的更好的去处,我只好把有关段落一遍又一遍地读,我想通过“崩溃疗法”让自己的心灵彻底绝望,变得麻木,让昏昏的沉睡在不知不觉中熄灭这场焚烧我的灵魂的荒原野火。

2011-9-1

相关文章关键词

《悲悯的心》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