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式微的月饼

式微的月饼

2013-10-24 20:21 作者:青莲二世 阅读量:34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如今,再也没人送月饼了,因为人们都知道,在这个追求绿色食品、追求养生保健的时代,月饼已经不再受到青睐了。

中秋节还没到,月饼大战却早已火药味正浓。超市里,月饼专卖走廊上,旗帜似的大红广告一路悬挂在头顶,一个个开放式的货架摆满了形形色色、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月饼。为了增强吸引力,商家还特意提供了免费品尝的月饼。

这些月饼,来自五湖四海。有豪华套装的,有简装盒装的,更最多的是散装的,一格一格塑料篮里,堆积如山,体积虽小,品种很多,价廉物美,应有尽有。

然而,看的比买的多。即使有人在买,他们也是翻来覆去地比较,最后不过买几个意思意思。现在的商家很是会迎合低碳时尚,很少做大包装的、豪华版的,也几乎不做甜心的和荤心的,做的或是无糖的、或是滋补的,或是各种水果味的,清淡可口。买的人也都瞄准了这些。

可以说,眼下的月饼是在走下坡路,还不知道哪里是尽头。可别小看月饼,它犹如一支体温计,透过它,你能看出世道的不同、时代的变迁呢!

远的不说,就拿我懂事以后的记忆来说。“文革”时期,中秋节对于孩子们来讲,无疑是一个盼望已久的美食盛会。从端午节之后,一直苦过来,中秋节到了,即便家里再穷,母亲也要做一两道好吃的菜,买几个大月饼,给大人孩子打打牙祭。晚饭后,一家人团坐在一起赏月,一人一个月饼,既大又硬,一口咬下去,咯嘣咯嘣响,甜得头都发晕。即使这样,吃了还想吃。工作后,我们几个外地来的单身汉吃完中秋晚饭,围坐在月光下,泡着茶,点着烟,分享着学校发的各色月饼,也颇有浪漫情调的。九十年代,一到中秋节,学生家长和朋友送的月饼常常令人头疼,女儿不喜欢吃,我们夫妻俩也吃不了一点点,不吃可惜,扔掉更可惜。女儿上大学后,家里只有我们夫妻俩,中秋节连饭菜都一如平常,谁还会吃月饼呢?虽然明知是取意思,搞情调,但妻要保持身材,我要控制肥胖,即使想吃也不敢吃啊!有关系不错的送来月饼,我们求情拒绝,实在拒绝不了,也只好拿去送人。如今,再也没人送月饼了,因为人们都知道,在这个追求绿色食品、追求养生保健的时代,月饼已经不再受到青睐了。

月饼所走过的路正是这样:越来越小,越来越淡,越来越少。“年年中秋明月夜,岁岁月饼有不同”。尽管商家用尽心思,不断改良,年年月饼花样翻新,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随着人们健康概念的不断加深,月饼终将成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成为一种历史的记忆,成为一段情感的符号。

我常常有点儿杞人忧天。我在想,“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假如什么时候月饼真地消亡了,中秋的月还会那么圆吗?(989字。作于2011年8月30日)

相关文章关键词

《式微的月饼》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