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城外寒山寺
导读当我走到这钟前,用手擎起这粗大的木槌,心里竟荡起一片情怀,钟声从木楼的窗口飞越而出,清明、澄亮,也许心情不同,钟声也会不同吧。
很小的时候就读张继的《枫桥夜泊》,那时候不懂诗的真正含义,只是念着顺口。后来,长大了,重读那首诗,才知道张继的诗里有着冷冷的孤独,落月、江枫、渔火、以及古城、钟声、客船,被点染得朦胧隽永,姑苏城外冷冷的夜空在孤独中摇曳飘忽。再后来,有一首歌叫《涛声依旧》,那时候很流行,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听,静静地唱,总觉得那歌词溶合了一些夜泊的意境,这次去苏州,心里早就有了一份对寒山寺的向往,我想亲耳听听那穿越千年的钟声,想亲眼看看那凄美绝纶的江枫渔火,人的感情都有共性的地方,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去苏州,谁都不愿舍弃寒山寺。
苏州市区离寒山寺并不远,十几分钟后就到了寒山寺,是清晨的缘故吧,游人并不多,一切都显得安静祥和,寺院的空气荡漾着淡薄的花香,连四周的民居都是古朴中带着典雅,给人一种很质朴的感觉,我随车下来,一眼就看到了立在寺门口的明黄色照墙,墙体上“寒山寺”三个大字散发着古雅的魅力,绕墙进门,里面有早来的人在虔诚地烧着高香,那袅袅的烟火在清晨的寺院里飘荡着,我不知他们在企求什么,瞧他们低眉合掌的样子,我想,所有的愿忘都应该在这样的清晨实现吧!
走在这铺满卵石的院内小径,默默打量着曾在心里描述过千百遍的寒山古寺:黄墙绿树、青瓦红柱,回廓幽曲,屋檐飞斜、塔影层层……这就是我梦里萦绕的寒山寺,站在这静谧的寺院,想像着几千年前的寒山寺,是否也如此刻一样,以一种心情,一种姿态被默默地注视。清晨的风有些冷,吹得人心里有些落寞,想起那一夜的张继,满怀惆怅,望着那半江瑟瑟的渔火夜不能寐,也就因为那一夜,成就了一首千古绝唱,枫桥夜泊,夜半钟声。
隐隐地有钟声响起,在清晨的寒山寺,有一种与喧嚣市声格格不入的空寂和清凉,循声而去,发现了一座不大的小楼,钟声不绝地从窗口传出,我不能错过这个机会,我要亲手敲响这千年的钟声。随着人流,买了一张五块钱的门票,当我以惊喜的心情站在这古老的钟前,却不知该说些什么,因为这钟已失去了古老的含义,现在敲钟只是为了祈福祝愿。钟特大,青铜铸造,用手抚摸这冰凉的古钟,觉得没有历史的厚重,也许,岁月真的会让人流失很多东西,在我前面的是一对年青男女朋友,他们相握着一起敲起响了这古老的钟,他们的脸上是真诚的笑,虽然这钟声依然是那样的悠远、空寂,但传递的意义已经不同。当我走到这钟前,用手擎起这粗大的木槌,心里竟荡起一片情怀,钟声从木楼的窗口飞越而出,清明、澄亮,也许心情不同,钟声也会不同吧。
从钟楼出来,觉得还有一个地方没到,便出寺外,一转弯,就见到了那座横亘于那条不宽河面的江村桥,我不知这桥是不是就是诗人夜泊的枫桥,那拙朴的样子,还是很古味的,桥身有凄凄攀沿的芳草,当我踏上宽大的石桥时,心忽地沉重而缓慢下来,这就是我梦绕千回的诗意枫桥吗?我不是在做梦吧?我生怕走得太快了,这个梦会醒得太早。一步一步地走到桥顶,抚摸着桥上冰凉厚重的石栏,观看着桥上依依的芳草,久久不愿离去。
终于,独倚在江村桥的柱杆上,拍下了一个珍贵的镜头,我想把这一切都定格在一个境头里,合着这江枫渔火的典故,让我就这样静静地、远远地守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