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神奇的草棍

神奇的草棍

2013-10-24 05:25 作者:红桃十 阅读量:32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发表于《民间故事》杂志

从前,村里的王寡妇拉扯着男孩子,三个孩子三张嘴呀,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为了细水长流,餐餐有得饭吃,王寡妇做饭时,总是不多不少,从墙角下青色的米缸里,用木碗平平的舀出一碗白米,淘洗后放进半大锅水里煮饭。虽然煮出来的稀饭能当镜子,但由于王寡妇精打细算,家里从来没有断炊过。

三个天天喝稀饭的儿子,不免抱怨起小气的娘来。这一日王寡妇又舀米做晚饭了,三个儿子齐刷刷的围上来,哀求道:“娘,今晚就舀上两碗白米吧,咱们吃干饭好不好……”话音未落,三个儿子的屁股上都挨了一巴掌,王寡妇凶巴巴的咆哮道:“你们把明天的饭吃了,不活了想死啊?”说完,王寡妇拥着三个儿子失声痛哭……这天晚上,一家人吃的照例是稀饭。

这一年的春天,王寡妇家里的米缸渐渐的浅了。想到往后那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望着眼前三个小燕似的正在长身子的儿子,王寡妇的心里一点缝也没有,不断的哀叹自己命苦,连累了三个未成年的孩子。

正在王寡妇愁眉不展的时候,家里来了一个银发飘飘、慈眉善目的老道,老道肩上背着一个白布袋子,他不住的阿弥陀佛,说是前来施主家化缘的……王寡妇见老道这一把年纪了,还走村串户的讨口饭吃,就动了隐恻之心。她狠狠心,从米缸里淘出尖尖的一碗白米,慷慨的灌进了老道的白布袋子里。王寡妇见到了尚午,便执意留下老道吃饭。饭桌上,三个儿子终于吃到了难得一见的大米干饭。因为王寡妇招待老道,她竟然从米缸里一下子挖出三碗米来。

老道吃饱了饭,向王寡妇深深的作了一个揖,然后从怀里摸出一个筷子般长的草棍来,他吩咐道:“这位女施主,你拉扯着三个孩子不容易呀,你把这草棍埋在米缸里面,往后就不用为一家人吃饭的事发愁了。记住,这件事绝对不能被外人知道,要不就不灵验了!”说罢,老道背着白布袋子就跨出了房门,王寡妇握着草棍向外追去,可出了房门一瞧,哪里还有那神神秘秘老道的身影?王寡妇折回屋里,半信半疑把筷子长的草棍,埋进了米缸的米堆里。

做晚饭时,王寡妇掀开米缸的盖一瞧,顿时惊奇的叫出声来。三个儿子闻声赶来,看到洼下去的米缸装满了白花花的大米,他们不由得高兴的拍起巴掌来。王寡妇从缸里舀出两碗米煮饭,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吃得喷喷香。王寡妇发现,她从米缸里舀出多少米,米缸里就会多出多少米,总是满满登登的一大缸。知道了这个秘密,王寡妇非常感激那个来无影去无踪的老道,若不是老道暗中帮衬,她一个寡妇人家,很难将三个孩子扶养长大成人。王寡妇嘱咐三个儿子:“这事对谁都不能说,说了往后你们就没有饭吃了!”三个儿子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有一年秋天遇上了大旱,地里的庄稼严重欠收。王寡妇见村里乡亲们饿得面黄肌瘦,吃了上顿没下顿,她就每天从米缸里舀出一袋子米来,分给乡亲们度过难关。而王寡妇一家,又喝上了稀得能当镜子的稀饭。

俗话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王寡妇家从不断饮的秘密,还是被好奇的村里人知道了。王寡妇望着渐渐洼下去的米缸,从里面拣出那个神秘的草棍,用布包起来放进了箱子里。虽然草棍不再灵验,但三个儿子一晃长成半大的小伙子,都可以下地干活了,王寡妇不再像以前那样发愁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忙着春播秋收,仅仅几年的光景,家里的日子逐渐有了起色。王寡妇和村子几户富裕的人家,请来一个咬文嚼字的私塾先生,专门教他们读书习字。王寡妇三个儿子读书都很用功,把书倒背如流。私下里,私塾先生对王寡妇说:“你这儿脑瓜子灵着呢,都是可造之材呀!”

后来,王寡妇的三个儿子都考上了状元,都有了大好的前程。他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交口称赞。这三个儿子虽然高官厚禄,但每年都回到村子一趟,看望年事已高的老娘。为了永远记住老道的功德,他们还出资在村口建了一座老道庙。

王寡妇高寿八十。她临终前,把那个装着草棍的布包,郑重交给了专程从外地赶来的三个儿子,说道:“儿啊,这是我们的救命草啊!你们切记,不论是神助还是天助,都不如自己救自己。你们要做个清官好官,不贪不占不义之财,才是对老道人最好的报答呀……”三个儿子望着那根普普通通的草棍,泪流满面的向奄奄一息的老娘重重的点头,王寡妇放心的合上了眼帘……1650字

相关文章关键词

《神奇的草棍》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