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教师节杂感

教师节杂感

2013-10-23 19:09 作者:孙厚举 阅读量:30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2011年9月10日是第27个教师节,全国教师无不欢欣鼓舞庆祝自己的节日。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他有弟子3千,贤士72人。孔子是教师的祖师爷,历来受到人民的尊崇。过去,我家乡春节祭神时供桌上常放一个牌位,上书“天地君师亲”,这“师”就是老师。爷爷常对我说:“一日为师,百日为父。要像尊敬父母那样尊敬老师。”解放后,人民对教师更加尊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不可否认,社会上仍有少数人鄙视教师工作,以为没出息,还存在着不尊重教师、不尊重人才的现象。一个时期内,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都比较低。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在社会上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自此,每年的这一天,从中央到地方,广泛开展尊师重教活动,教师们倍感自豪和光荣。

现在,人们普遍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四化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陈云),所以尊师重教在全国蔚然成风。作为教师,在全国人民的赞扬声中,自己应该怎么办呢?我是一名退休教师,深知教师工作的艰辛和责任重大。积30余年从教的经验,“要当先生,先当学生,只有当好学生,才能当好先生”。一个称职的人民教师,必须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才不愧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唐朝大教育家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教育学生,身教胜于言教,须知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在教师队伍中,仍有个别教师在教学中不拘小节,甚至把不正之风带进课堂,在学生中造成恶劣影响。

我看过一份调查材料,是学生背后对教师的反映。有一个学生说:“教师的行为是好是坏,我们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我班有个女生,她爸爸是教育局的,教师对她那个好啊,就别提了!可是教师还以为我们看不出来呢。其实我们谁都不傻。”还有一个学生说:“有一次,教师把我叫到办公室,悄悄地问我,你姑姑是不是在某医院当医生?我说是。她说想请我姑姑帮忙开一些药,我只好答应了。回家后,我把这件事告诉爸爸,爸爸说别老是给你姑姑添麻烦。我妈妈不同意爸爸的说法,两个人还吵了一架。从那以后,我就特别怕见老师。因为没有开药,老师对我也没有以前那么好了,见了我像没看见似的。”以上这种情况,不得不引起教师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常言到:“名师出高徒。”要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必须有过硬的本领。就拿“爱业”来说,你要交给学生1桶水,你必须有10桶水。你要从10桶水中提取1桶水交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但有专长,还要博学,因此教师非下苦功夫钻研业务不可。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讲课也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教师重点突出,说理透彻,语言准确精炼,吐字清晰,且有声有色,寓教于乐。讲课且忌照本宣科、满堂灌,或东拉西扯、讲闲篇。一些老师业务不精、水平不高,有老师本身的问题,也有教育部门领导的问题。如今师资缺乏,不少老师超负荷工作。我们学院的多数教师都是每周有20来节课,还要兼1、2个班的班主任,而且非业务活动又多,一天到晚忙得团团转,哪里还有多少时间精心备课、提高业务呢?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又到了,我们的各级领导,不光要慰问教师,表扬优秀教师,热闹一阵子了事,而要把尊师重教贯穿到日常工作中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身心健康和业务提高,决不能等闲视之。

相关文章关键词

《教师节杂感》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