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有情――《唐山大地震》
一份为唐山大地震的心情已经酝酿许久了,只是繁忙的考试和浮躁的忙碌生活总是无法静下心凝神于此,考试结束后终于收拾出平静的心情郑重的观看了影片-------
我似乎都不记得上次哭是什么时候了,记忆中我一直都属于那种表面文静柔弱却坚强独立的女孩,习惯性的把豁达乐观的秉性融入血脉里的多愁善感,因而不会轻易落泪。即便是08年汶川地震举国上下哀悼国殇,我也只是在心底为逝去的人们默哀。因为无法接触到网络和媒体,象牙塔中的我们对汶川地震的了解仅限于书面文字的传递,可能那时最大的感触就是大爱无疆。直到观看了影片-------那支离破碎横尸遍野的画面和那哭喊无助撕心裂肺的声音久久的回旋在脑海里,我才蓦然警觉那些痛彻心扉的生死离别和撼人心魂的真爱弥坚。
我想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够感动千万国民,不仅在于地震真实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给我们带来了真切的灾难,更在于大难当前人性本质最为真挚的涅?,亲情爱情友情-----
这部影片中我最不能忘记的就是徐帆饰演的母亲,用手挖丈夫时一阵余震过后丈夫被埋时他对天发出的那声绝望的咒骂,子女两个被压水泥板下抉择两难的声泪呢喃“两个都救------两个都救-----”危急情形下最终选择就儿子痛哭到麻木的抱着女儿久久不肯放手,含辛茹苦的把手臂残疾的儿子抚养成人,凄楚哀戚的守在跟丈夫女儿念叨千遍的地方----数以万计的孩子们在地震中丧生,最痛的还是父母心。徐帆已不再只是万达姐弟的母亲,是千万个地震母亲的影子,更是天下母亲的写照。
我一直都很庆幸能够成为妈妈的女儿,尽管她只是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村妈妈,可是我却从她的身上学到了善良真诚的力量,她让我懂得不管地位身份如何,善美朴实的人格都是真正与人交往的最大魅力。尽管从来没有华丽的言语,她总是用行动向我们证明勤劳努力的价值,让我懂得无论聪明与否,天道酬勤。尽管没有感天动地的关爱,她总是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的默默地守候着我们的成长。孤独低落的时候,总会有一个电话以最温暖的耐心听我闲扯生活里的每件小事。我们的生命里会有一些挚友,而父母一定在其中!
我们这个年龄段总是会怀着纯真去憧憬一份浪漫的坚贞的震撼的爱情,只是这样的快餐社会越来越少的人会相信爱情。可影片中不着痕迹的突出了六七十年代的爱情,如王登的父母和养父母。万达和王登都曾劝过他们找一个老伴共同生活,徐帆的回答是“这世上哪有人像你爸一样对我好啊-----”陈道明的也说“你妈一直都陪着我呢----”不得不承认这种爱情观带有一种时代特征,而这种特征应该是与时代背景和精神崇尚密不可分的。六七十年代的人们经历了新中国建设那段峥嵘岁月,爱情因患难与共也在艰苦奋斗的荡涤中愈显弥坚。那是艰难时候的相濡以沫沉淀出的爱情,也独独这份经历使我们这一代无法亲临体验的。所以我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区别了一个时代的距离。新时期崇尚自由,诚然无可厚非。可是是不是在彰显自我追逐个性化生活的同时加一点慎重的态度呢?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反思自己的爱情观呢?
至少片中的这个细节更加坚定了我的信仰。我还是会相信爱情需要缘分,谁能说命运没有在未来的路上注定了一段美丽的情缘呢!还是会相信天长地久,或许某天我们遇见对的人便会携手经营浪漫!
影片中贯穿全局情感主线中还有一个让我感叹不已——感恩。它几乎活在片中每个人的灵魂里,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万达吧。他牢记母亲给的三次新生的恩情,在生活中的每个小细节里都渗入了他的孝心,包括斥责同伴不该在母亲面前抽烟,让妻子跟妈妈好好相处,把儿子留在母亲身边陪她过一个不是太孤独的年----百善孝为先!杭州打拼事业的时巧遇陈道明聊天当中得知其是76年唐山大地震救灾的解放军,感激的免费提供服务。虽然这只是件小事却让我们温暖的感到了付出的回报。我想他后来在事业上取得大的成就一定得益于这种常怀感恩的处世态度。08年汶川地震时作为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他亲临灾区组织救援活动,积极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回报社会,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一种人性的呼唤,呼唤着我们在生活中无论何时都要树立一种温暖的信念去相信生活中的真善美----------
2008年5月12日的影子已经拉长了三周年,不时发生的地震事件依然警醒着我们回首岁月留下的阴霾,为那些逝去的同胞们默哀祈祷。却也总在痛苦的背后留下了爱的痕迹,让我们追寻着它的痕迹感悟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