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记忆(身世之谜二)
1948年是共产党和国民党决定这场内战还能打多久的关键一年,著名的淮海战役将在年底展开,也就在我家门口,海州到徐州一线,(南征北战的碾庄也在这一带)我是在战乱年代里出生。
在我出生20天后我养母就把我接了过来,据记载:“当时给了我生母家35块大洋,生母也过来当了奶妈,每月发给我生母8块大洋的奶妈费,家里另雇了个佣人,我生母只领我,不干零活。”
就在生下我不到二个月,战争局势突传紧张,我父所在的中央银行为了让家眷先撤退,特包租了一架飞机先行飞往上海,我生母也随行前往,(我有二张珍贵的生母照片就是这时的坐飞机证件和通行证上保留下来的)。
到达上海后又转乘到我爷爷将要建好的新家,浙江省平湖市新仓镇,在这里有必要先讲述一下我爷爷为什么要在新仓建房,爷爷老家原在新庙乡的(现合并为新仓乡)姚家桥,原有六间房子。
1936年日本人在金山卫攻入上滩后,进行了烧杀抢的三光政策,那六间房子也在这时化为废墟,爷爷也逃难在外,紧接着我二叔的牺牲,爸爸的内地转移,我爷爷带着爸爸临走留下的钱和国民党政府因我叔叔牺牲而给的一千块大洋的恤血金,搬到我父在法租界租下的房子暂住。
随后爷爷通过平湖同乡会,认识了在上海福州路上开“福泰烟行”的平湖人潘猛飞,把全部资金投了进去,做起了香烟批发生意,由于当时香烟生意很好,故而在八年抗战的时间里,除了吃用开支外还节余了一部分钱。
1947年底我爷爷便决定在新仓买地建房,1948年5-6月间我爷爷曾写信向我爸爸要钱,因房子完工而钱不?,包括外墙的粉刷及门窗玻璃的安装。所以我妈妈带着钱特意和我们一起从上海赶往新仓。
在新仓我们住了一个多月,(在新仓新房子里我还留有一张珍贵的照片)据资料记载:我妈妈当时叫我爷爷给我生母发奶妈费,爷爷只给了一石六斗米钱,当时当地奶妈工资是二石二斗米钱,实际上我妈妈每月8块大洋照给我生母,她叫我爷爷发工资是看我爷爷怎样对待我和我生母。
1966年时新仓曾有老人对我说:“你长得很像你奶妈”我说:“那是我的生母”她还说:“你生母抱你很奇怪这里抱孩子都是面对面,而你生母一直是脸朝外抱你,?常背后指你妈妈说,她是个好人。”一个月后由于新浦战事暂时缓和,我们又坐海船从上海回到了新浦,……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