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之绿
导读或许我真的没有来过,或许是心里来过,从姑婆山到黄姚,一路上风光如春,一路上绿树成荫。养眼洗心,我们不能忘记大自然的美妙恩赐,忘记曾经沧海的过去。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想畅游贺州,梦里有一丝牵挂,仿佛绿色的阳光明媚了整天的心情,让人如此怀念。终于有一天下午,把自己交到随缘的手中,把自己飘荡到那些久久向往的地方。
旅程匆匆,行色从容,一路上有歌声、笑声伴随,有风景在侧,旅途就会轻松许多。我还没有来得及准备,车子用就把我们放到向往许久的地方。一下车,我明显感觉到姑婆山中那些新鲜的空气,郁郁葱葱的绿色,让人目不暇接,生命的绿色充斥着我世俗的目光,仿佛阳光都是绿色的一般,连呼吸也是绿色的。让我睁大眼睛,却无法身心如一地融入那些绿意中。
我不知道北方那些景致的绿色究竟是怎么样的绿,长白山的绿是嫩绿如春,天山上的绿是寒中带翠,而昆明湖上的绿却夹杂着太多的世俗的味道,而姑婆山上的绿意却是那么真实自然,纯纯如初,带着那些鲜活的气息,一起拥向我的心灵深处,让我不自觉的呼吸急促,心跳却是愈来愈平缓。当我路过那山半腰的寺庙时,半掩蔽在山色绿荫中,心动不已,思绪万千,那些自然的花草,是如何的听禅诵佛,岁月无边,是如何的晨钟暮鼓,岁月蹉跎。姑婆山上的绿树,野草,却不知春秋疯狂的成长,终于长成了真正的自我,或许那些树木花草有一种隐秘的自豪感吧,也不必在乎什么,不管什么,自可汲取天地精华,风霜自在。在情人湖旁边长满了翠绿极致的树木,树木成双成对,或依附或攀连缠绕,宛如一对对热恋的情侣,让我羡慕不已,我的爱难道被独自守候在门外了吗?它们比我还要幸福,在星辰的夜空里守望,在风雪的清晨中依偎,只有漫无边际的相聚,只要有绿色的涌动,就会有生命的期望。有时候我们的行色匆匆是为了什么,踌躇不前是为了什么,连自己也不知道,只知道向往那些徒劳无功的守望和空虚的追求。
人群向所谓的风景区流动,我的心始终被那一抹绿色所吸引。姑婆山内瀑布虽然有十几处,但是飘逸似仙的就只有仙姑瀑布了,轻飘而止,如烟似雾。前面人群潮动,正是在观看仙姑瀑布,纷至沓来的游人把自己最美的一面留给了它。摇曳多姿的神情,仿佛是起舞的白衣少女,飞溅起泡沫像是游荡遥远的歌声。飞身断崖绝壁,却正是为最美的展现。白色的飞瀑成为了群山绿意中绽开的花朵,带来了一丝丝清凉的温柔,它把自己的甜润交给了群山的回应,悦耳的韵律充满了期盼的绿海。
瀑布涌动,拥成如此原生态的河流。或许这条河流是为了青山绿水而存在的,也是如此曲折而多变,掩藏在群山中,掩藏在无边的绿色中。我们决定去漂流,或许心灵深处中有一种默契,这就是为了漂流而存在的河道,为了让平静的生命增添光彩的人生弯道。河水,清澈见底,清凉透亮,掬一口,水是如此清甜,纯净如初,绿色的原生态。惬意一笑,两人抛却尘俗烦恼,随着那些起伏不定的河流,急流勇退,把拼搏人生置身于河流中。多情的河水却把我们全部打湿,让人深刻品尝清凉透彻的滋味,想全身而退不可能了。只要一开始,就不能停止,只有到了目的地才能停止。两人配合默契,才不易翻船,遇险搁浅也能相互照应,唯有如此才能在河水平静处,谈笑风生或静默无语,享受着两岸旖旎风光,绿肥红瘦,忘却了拥有的和忽略的东西。当两个人从船上湿漉漉的走下来,却发现现实如此坚硬而冰冷,一转身,埋没在绿荫中,相忘于江湖。
不想总是那么匆匆忙忙的看过风景,错过风景,我坐在九铺香酒厂那条长凳上,徘徊,等待,宁静填充我的内心。品尝着由淡到浓的米酒,将独自的寂寞放纵到热烈的酒气中。据说是原汁原味的酿造制作,纯天然的绿色食品。这地方,拍摄过《酒是故乡醇》等许多电影电视,留下了水车、洗米池、酒车桶等那些道具,还留下了酒馆里的姑娘的笑容,年复一年,不曾老去。我想像当年的人来人往,现在的淡然冷清,不由自主的感伤,一口把酒喝下,想不到却有如此美妙的甜美,酒味在脑海晃荡。暮色中什么印象也没有了,酒浓茶淡,再也没有心情品茗,心底里只有那一抹绿意和纯然的笑意。
听了友人说,黄姚古镇,是天然的,是绿色,这里没有喧嚣与浮华,有的只是自然古朴与宁静淡泊,让我羡慕许多年,终天有机会拜会一下古老的历史。有时候对于历史人文很感兴趣,假装一个斯文的人吧,把自己伪装成有文件有品位的人。黄姚古镇位于昭平,是一个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镇,发于宋朝,兴于明朝万历,盛于乾隆年间,现还保存着古建筑三百多幢。踏上青石板,我知道我真的来到了古镇,来到有千百年历史和传奇的地方。曲径幽长青石板,纵横交错的街道,古朴执着的老树,潺潺的河水,享受着在热闹中宁静。我默默的注视着那些历史,那些府第里、街道上、石桥中和凉亭边的许多故事。阳光总是匆匆的过客,去了又来,来了又去,我就在懒散的阳光中,享受着本色的黄姚。古镇旁边沿河而行一直到文明阁,一路田园,一路树林丛丛,让人感受着质朴。和许多古镇一样,这有着绿树、小桥、流水和朴实的人家,古老房子保存千百年精雕细刻的檐梁壁画,工匠们把自己的心血雕刻成了历史,让历史不能忘却他们的心声。墙壁上的广告画,让我回到了几十年前,抗日救亡的年代,那是怎么样的水深火热的时代,我陷入了一片回忆的海洋。国之不幸,诗家兴盛,倒也不是什么好事,却也是让南蛮之地,认识了戏剧界的巨子爱国知名人士欧阳予倩先生,在京剧界他与梅兰芳齐名,有“南欧北梅”之说。站在那间暗淡无光的小屋子里,挂满了先生的图片,我仿佛回到了《放下你的鞭子》的沉沦如晦而又不畏生死的年代,他们的呐喊声。郭家祠的苍劲、吴家祠的古朴,相映对照的传世对联,力透纸背的笔力,让我看到家庭的力量,看到文化的流传,看到了知识穿越沧桑的力量。我们都是过客,唯有文化留下来了,传承的历史记载下了千百年来传奇。文化是不知疲倦的旅客,它不止在梦里停留,它是在阳光中飞越。它在制造着一个又一个的梦想,更制造着一个又一个的觉醒。停泊在风雅的凉亭里,我穿越时空,演绎成一草一木,化为春色满园,苦苦守候芳华,守候当年摘采我的人,为春光带来一季的馨香。
或许我真的没有来过,或许是心里来过,从姑婆山到黄姚,一路上风光如春,一路上绿树成荫。养眼洗心,我们不能忘记大自然的美妙恩赐,忘记曾经沧海的过去。我们要守候这一份绿水青山,这一份纯真,这一份真绿。遗忘了应该忘记的,传承了应该铭记的,让一路的风景装饰我们的一生。只要还有绿色,我们就会明媚的春光,就还会有生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