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风雨无悔三十载――记庆丰镇廖庄村村民柏留华

风雨无悔三十载――记庆丰镇廖庄村村民柏留华

2013-10-24 04:23 作者:高立成 阅读量:32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十年内动三次手术,丈夫因患强直性脊柱炎而卧床不起,养母和公公先后患上重病,一连串的打击猝不及防,但是她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用柔弱的双肩为多灾多难的家庭撑起了一片蔚蓝的晴空。她,就是庆丰镇廖庄村二组村民柏留华。

1980年,25岁的柏留华,经人介绍同本村的青年农民朱福华结婚,当年生下一女。1983年,小两口盖上了三间两厨的空斗瓦房,同年,又生下一子,日子过得甜甜美美。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一家人沉浸在幸福的憧憬中,灾难却悄悄降临。刚生下儿子三朝,柏留华因患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不得不进行手术。手术后回家休养,丈夫朱福华既要干活又要照料她和两个孩子。为了图省事,丈夫就用酒精炉烧东西吃,因操作不当引起火灾,使家里背上了近万元的债务。

以后的两三年里,小两口养鸡、养猪、打工,拼命挣钱还债,认为以后日子应该好过了。谁知好景不长,1986年,丈夫朱福华感到腰和大腿疼痛,开始没当回事,还忍住疼痛到上海打工,后来越来越严重,甚至不能走路。柏留华感到情况不妙,就带丈夫到盐城检查。经医生诊断,丈夫患上了罕见的强直性脊柱炎。犹如晴天霹雳,她到处打听哪儿有能看这病的医生,钱花了不少,药也不知道吃了多少,就是不见效果……不久柏留华自己又因旧病复发动了第二次手术。1992年,柏留华又做了第三次手术。后来恰好新盐淮线扩建,村里重新分配了一处宅基地给她家,还把新开挖的鱼塘给她养鱼,对她家进行扶持。但由于自己和丈夫看病借下的债务太多,根本没有实力砌新房,一家人只能暂时住在鱼塘边搭建的一个简易棚里。而此时,朱福华脖子渐渐僵直,腰也弯不下来了,已完全不能起床,只能靠吃药止痛。柏留华不仅要一日三餐照顾丈夫,还有两个读书的孩子需要照料。闲时,做小工、下力、拖楼板;农忙时,白天打工,晚上割把挑上船,撑不动船,就跳下水去推,再弄上场脱粒。因家庭经济困难,早早懂事的两个孩子读完初中后就回来帮母亲照料父亲。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艰难地过着,经过几年的辛苦努力,柏留华还清了债务,并且在亲友和乡邻的帮助下,在新宅基地上砌起新房子。

一次无意中听人说起有位老医生能看丈夫的病,柏留华再次满怀希望地带着瘫痪的丈夫前去,那位老医生开了药方并叮嘱她丈夫要忍住疼痛坚持锻炼,才有可能站立。丈夫一边吃药一边在儿女的帮助下每天忍痛坚持轻微活动,渐渐病情有些好转,四肢能活动了。为了使丈夫能得到锻炼,恢复得好一点,她在自家客厅里摆了个蔬菜摊让丈夫照看。她说:“他连吃饭都坐不下来,如果整天躺在床上,还会像以前一样的。我不要他挣钱,只是让他自己简单活动活动。”同情她家处境的人都经常来光顾,就这样,真的使朱福华的四肢活动多了,但走路还要靠双拐一点点前挪。家里的生活状况刚刚有点起色,这时,柏留华的养母突然患上了子宫癌,同时精神也出现了问题;老公公也患上帕金森氏综合症。养母是烈属(原配丈夫在淮海战役中牺牲),老公公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政府都有补助。除此,柏留华从来没有向政府伸手要过一分钱的救济。为了照顾好两头的老人,柏留华把他们的农田接过来种植,还把老人接到自己的家里。了解她家情况的人都说:“她一个人真的很不容易,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有病有瘫的,要是换了别人,谁都承受不起。”唯一使她感到欣慰的是,女儿和儿子都能打工挣钱了。2004年女儿结婚;2006年养母去世;2008年老公公去世;不久儿子也结婚了,生下一子,孙子的到来,给这多灾多难的家庭带来了不少欢乐。

用柏留华自己的话说:“人呀,一辈子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沟沟坎坎的,我遇到的困难是比别人多,但咬咬牙就挺过去了。”今年55岁的柏留华,虽经历了30载的风雨,但对生活仍然充满着信心,是苦难磨练了她坚韧的意志和对生活不服输的精神。

相关文章关键词

《风雨无悔三十载――记庆丰镇廖庄村村民柏留华》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