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飞渡洛阳桥
在朋友张娥“哈哈空间”欣赏一篇文章《洛阳的桥》,作者拍摄了许多洛阳桥的图片。并对洛阳桥的建桥史做了简单扼要的说明。观其文章,赏玩图片,清晰流畅的文笔,令我折服;精美的图片,令我神往。
“洛阳的桥很多,大大小小不计其数,而让我情有独钟的还是横跨在洛河上的六座大桥。最早连接洛河南北的只有一座桥—洛阳桥。1955年建成,是洛河上第一座现代桥。1980年以前,洛阳桥是洛阳南北交通大动脉,为洛阳的交通融通和经济建设做出了极大贡献。为适应洛阳经济的发展,1982年又建了新洛阳桥,紧邻老洛阳桥东侧,对开4车道,新桥的建成,使洛河上出现了双桥飞虹的景象。2010年,洛阳新桥进行了改扩建,全长559米,宽19米,双向6车道。八十年代后期,改革开放促生了洛阳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全国掀起改革大潮,洛阳为改善投资环境,于1992年又建了牡丹大桥。牡丹大桥连接洛栾快速通道,南接高速公路。随后因城市的发展,拉大了洛阳的城市框架,加之新区建设和南线旅游景点的需要,又陆陆续续建了更加现代化的王城大桥、西苑大桥、瀛洲大桥和凌波大桥。六座大桥横跨洛河南北两岸,雄伟壮观,它们美丽的造型加之先进的照明设备,当夜幕降临以后,犹如梦幻舞台,在灯光的照耀下,大桥映水中,水中倒影景。形成了一副美丽的景观。为洛阳又增添了一景。”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也曾到过洛阳,匆匆一别20多年过去,竟不知梦中的洛阳已褪色,现实的洛阳以崛起。座座大桥凌空渡,夜夜川流过洛河。两岸灯火依旧明,此画又绘百余景。我在想:若欲泛舟银河渡,不如移去洛阳桥。情人节里鹊儿忘,织女依旧会牛郎。曹植再生,看到如今的洛阳桥,也会续写《洛神赋》;洛神如若在人间,亦会畅游洛阳桥。
我最欣赏凌波桥,“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洛神步履轻盈地走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细细的涟漪;就像走在路面上腾起细细的尘埃一样。如今的凌波桥,“北连孙新路与河洛路交接处,南接洛阳新区开元大道,是横跨洛河的标志性桥梁之一。它采用双塔双索面斜拉式,远看大桥如一只振翅高飞的天鹅,两个塔一高一低,高塔像信号发射塔,低塔像发射的人造卫星。凌波大桥不仅是担负交通重任的要桥,还是一座景观桥和饱含科技寓意的大桥。富含诗意的名字—“凌波”二字,源自三国时期著名的诗人曹植名篇《洛神赋》中的“凌波微步,罗袜生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