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丽的满族婚谣
“小小子,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干啥?点灯,说话,吹灯,做伴儿。”读罢生动贴切的满族婚谣,你肯定会心一笑,拍手称快。
娶媳妇办喜事图的是吉利,要办得红火热闹,古今中外,无论地域、民族,大概同此一理。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关东人在长期的繁衍生息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婚嫁礼仪,留下了许多别具一格、哙炙人口的婚谣。
“媒人两条腿儿,两边抹油嘴儿。”媒人在男女之间牵红线,搭鹊桥,两边说好话,搓合一对婚,自然要被双方好生招待。“媒人是杆秤,两头主得硬。”媒人一手托两家,若没有主事的能力,嘴头子不够硬,好事就需要多磨了。不过说不成也没有关系,民谣唱道:“成不成,酒三瓶。”
古时候,新郎官必须骑着高头大马去迎亲,新娘子则由女家用大花轿抬到男家。今天,现代轿车早已取代了马和轿。但古老的婚嫁遗风还悄然存在,潜移默化在老百姓的日子里,依旧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旧婚俗中有抱宝瓶这一项,即让新娘子将两尊盛米和钱的锡壶抱在怀里:“一抱金,二抱银,三抱儿女一大群。”今之民谣则唱:“金花银花幸福花,今日开到老马家。新郎新娘笑哈哈,来年抱上胖娃娃。”旧时新娘子下轿进婆家大门时要跨铜火盆,意寓往后的日子会过得红红火火;跨马鞍,意味着平安过门岁岁平安;新郎用秤杆揭新娘的红盖头,意为“称心如意”。
今天的新娘子则要踩着一条小板凳下轿车,司仪喊道:步步登高。旧时新娘子入洞房要举行坐帐仪式,早年的男子随军作战,新娘要被送到军营中去成亲,结百年之好。所谓的帐即为新娘临时搭建的洞房。时至今日,婚床上放一把斧子,叫新娘上床坐一下,意为“坐福”,再让小叔子把新嫂子拽下地,叫嫂子出门去看日头,期望哥哥嫂子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圆圆满满。歌谣唱道:“小叔子拉一把,又有骡子又有马。”
满族婚谣经过历史的变迁,岁月的锤炼,至今依旧保留着纯朴诙谐的风格,它们像一道道耀眼的彩虹,美丽着满族同胞五彩缤纷的生活。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