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跬步才能至千里
导读一个人习惯于懒惰,他就会无事可做地四处瞎溜达;一个人习惯于勤奋,他就会像日本的阿信一样克服一切困难,从而所向披靡。
“伟大出于平凡”。纵观历史,凡能成大事者,尽管智能结构各有所异,成事条件各有所限,成事之路各有不同,但都一个共同特点:即他们都有远大目标,同时都从点滴入手,小事做起。正有荀子所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
老子认为,茁壮的大树只是由弱小的幼苗长成的;雄伟的建筑物起初也不过是些泥土石沙罢了;奔波千里的历程,是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刻求有为之功的人必然会失败;心中有所执着,在哪里执着就会在哪里失去。因而智者因循自然地施为,才能避免失败;放弃一切主观执着,就不会有任何失落。普通人做事情,往往在即将完成的时候就失败了。把谨慎认真、平和自然的心态贯彻始终,就不会遭受失败。做任何事只是顺应自然的趋势,而绝不强行追求、执着施为。
但在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朋友让人伤感。他们有很远大的理想,但缺乏实际行动,总幻想“一步登天”、“一鸣惊人”,从不做那些看不起眼的小事情。其结果目标化为泡影,决定成为空话,时间一天天过去,学习、工作一事无成。有些朋友太过于急于求成了,希望成功就在眼前,祈求一步到位的成功,事实上,那样的成功是很少光临的。我们需要一步步的努力,做好充分的准备去迎接成功的到来,只要你一点点的积累,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前进,成功才有可能出现在你的眼前。总希望一步到位的去获取成功,殊不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一步步的前进才能成功的到达目地的。
“困难不可怕,就怕你怕它,你怕它它就可怕,你不怕它,它一点也不可怕的道理”。这是爬山人的感悟。生货、工作、创业象爬山。有的人,热情上来或看到别人爬山自已也去爬了,但刚爬了一会累了便下山了。也有的人看到山那么高心里总是畏惧,也努力爬了,也给自已鼓劲了,但就在最累最快接近顶峰或目标时,往住就是挺不过那短暂的黎明前的黑喑。往往就只是差最后的一博,便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时,却败下阵来退缩了、放弃了。
“说一千遍不如干一遍”。成功者如是说。只有动手干起来,才能在行动中产生情绪,在探索中产生“灵感”,在试验中获得成功。困难是有的,“万事开头难,有了开头就不难”。阻碍是有的,只有迎难而上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历史上那些学识成就之人都是从小事做起并且在艰辛的困苦中练就的。曹雪芹写《红楼梦》花了十年时间,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四十年时间,还有,文王拘而《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仲民厄而作《春秋》等等,都是从一而始,靠恒心,靠毅力,靠拼搏,最后获得成功。如果“心大力小”,忽略实践,何谈成就。
成功源于习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成功的人似乎永远在成功,而失败的人似乎永远也在失败。这是什么原因呢?有位社会心理学家就此分析说:“没有别的,习惯两个字在起作用。一个人习惯于每天晨跑,他就会几十年如一日地跑;一个人习惯于懒惰,他就会无事可做地四处瞎溜达;一个人习惯于勤奋,他就会像日本的阿信一样克服一切困难,从而所向披靡。成功也是一样。”
成功始于走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古训告诉我们,只有注重“小节”,方能获得成功。所以,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逐步积累,形成习惯,肯定收获,最终体验成功。
瞄准目标,隔绝干扰,全神贯注干事情。只要努力,就有“好运气”;不怕失败,就会成为“幸运儿”。“万个零,不如一个一”。弱者等待运气,智者寻找运气,强者创造运气。朋友,行动起来吧!从现在做起,在实干中创造财富,在实干中获得成功,迎接你的必然是更加灿烂绚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