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趣事(文字)
我记得1964年前,在我居住的新仓镇南面,有个叫赵家桥的小镇,那年代每到农历的7月7日,会有集市在那小镇上开,附近的人都会去看热闹。
我们步行去也就三里多路,我今天要说的是,在去赵家桥的途中,要经过一个小庙,那个庙当时已没有烧香的人,庙里的菩萨也早没有了,我对那座庙并不感兴趣,但我对庙门口的一幅对联,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这幅对联是: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横批是:朗朗乾坤,当时我对,对联上的几个字感到好奇,心想这到底是什么字,它念什么?新华字典上根本查不到。
终于在文革期间,我同学看到了一本“康熙字典”从中查到了这几个子的发音:“一个月读(月),两个月读(朋),三个并排的月读(郎)四个并排的月读(当)。一个日读(日),两个并排的日读(晒),三个并排的日读(精),四个并排的日读(怪)。
根据这幅对联和配上的横批,我当时只能解释为,此庙的神灵能降天下一切妖魔,在阴阳世界里神永远胜于魔。
由于记忆深刻,故对于这件事我一直不能忘记,去年我在网上和一网友聊起此事,她叫我去网上查一下,我把这几个字输入百度搜索后,出现的解释是“定乾坤”而且我看见,知道这幅对联的人也很多,问的人也很多,但在网上没有更进一步的解释。
我一直在想古人的造字和用字,他们为什么在求天下太平时,会想到用这么多的,日和月来组成对联,日和月既代表了时间,又代表了阴阳,他们一定也有过很深的宇宙观,我们现在是沿着他们的路在继续向前,从字里能进一步了解古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