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
大山中有一座小庙,十多年前住着一个老和尚,他带着几个小和尚,整日苦读经书,种些田园,积些善缘,虽然香火不是天天萦绕,每到初一、十五总还有施主前来拜佛,所以,日子过得十分清净、安祥。这座小庙可算是乱世中的一片净土。
改革开放的大潮掀起之后,佛祖的法力得到了突显,信奉佛教的善男信女与日俱增,因此寺庙里的香火也日趋旺盛起来,老和尚所设捐助箱中的善款也多将起来。香客多了,香的生意就得让小和尚们去做,信徒们想带些开光的佛坠、佛珠或手环,也必需有人操持采、卖,因为庙里的人手紧张,附近的百姓便找到了庙外的生意,但,一些佛书和求福、祈愿签之类的文本,则仍是庙中的专利。一来二去,寺庙便不得不加以扩建,扩建后的寺庙,禅堂多了,佛也多了,纪念品也多了,当然香客和和尚也多了,打铜钟的,敲木鱼的,诵经文的,还有专门播放佛歌的,总之,原先的小庙变大了,原先的冷清变喧闹了,原先老和尚晋升为方丈,原先的小和尚被誉为了高僧。高僧们要与时俱进,就必需有所创新,有所建树,他们游访各地,取经学艺再加以发扬,于是也出租一两间房屋给凡人,以卖纪念品之用,又联络八方招来旅游团体,增加了点佛灯,评面相的敛财活动,大大增加了寺庙的收入,搞活了寺庙的经济。寺庙富了,和尚们也富了,他们戴上了手屐,用上了手机,看上了彩色电视,欣赏到了从来不曾看到的大千世界中的泳装美女,也看到了电视剧中层出不尽床上戏,听到了满口是“爱”呀!“恨”呀!“泪”呀!的歌曲,真、善、美的东西对他们没了吸引力,而污泥浊水却搅乱了和尚们的心境,于是他们也戴上墨镜,陪着女人到公园里拍照,陪着女人走进市街的餐厅中共进午餐,让世俗凡人不相信他们是真正的和尚!每当有人对他们发出这样的评论时,总会听到另一种声音说:
“整个社会都在变,难道只允许世俗凡人改革开放?就不能允许寺庙改革,不能允许和尚开放吗?”
呜呼!十多年前的那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