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不安的早间

不安的早间

2013-10-26 22:47 作者:李兴文 阅读量:23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节后上班,已是周二,可是“周一综合症”还是照常发作,疲乏,慵懒,沉默,忧郁,无头无序,还在承受着莫名的心理压力,人人都现出被严重强迫的样子,仿佛还强制、强忍着许多的怨气。强忍怨气确实是一种好品质,强忍的结果是不至于让一个人的负面情绪泛滥成灾而殃及其余,可是,也的确是对别人关护,对自己残酷。

小易在我之后走进了办公室。她新烫了头发,初看起来有些新意,仔细一看不免老气,不过也正好适应她当前初为人母的身份,所以,老气的后面,又有几分令人敬重的老成持重。

早晨的一切应该是崭新而纯净的,但是,“周一综合症”并没有很快退去。人到齐了,却很少有人亲热地打招呼。小易去了一趟教室,带来两个没完成作业的学生。她满脸怒气,开始向学生质问不写作业的原因,学生双双无语,继而,小易开始喝斥,学生也只有极度紧张所致的嗫嚅和吞吞吐吐。老师在等待学生说出学生根本难以说出来的原因,学生在恐惧中等待老师随即而来的严惩,两种完全不同的心灵世界在紧张地对峙着。

小易向学生发火了。

老师向学生大光其火,总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一个人在大清早首先让自己跳入愤怒的深渊,却不值得。当然,事情的出现总有其出现的理由,防不胜防,甚至没有任何预兆。有人发火的时候,旁边的人也不知道该不该劝阻,如何劝阻,大家只是一脸茫然地痴痴地望着任凭事态自然发生,自然发展,然后自然结束。

发了一通邪火,小易又拉着学生去了教室。

小易遭遇的事情每天都有发生。

在老师和学生之间,这是一种新的精神疼痛。大量乡下的小学生潮水一般向城区涌来。其中有家长之间的攀比,有跟风,也有一些,确实是冲着城区学校优厚的教学资源而来的。当然,还有一层原因更令人伤心。乡下部分学校的老师的身兼多职和业外有业的现象已经让社会群众和学生家长对当地的教育状况不能恭维,甚而多有怨怒。于是,这些学校的这些孩子们就这样来到了城区学校。也许,他们乡下学校的老师很少让学生写过作业或者干脆没有作业,学生到了城里,一下子又要接受或者承受那么巨大的作业量以及那么繁重的学习任务,学生想要达到老师的要求定然是很困难的,那些作业的面孔又是那样的陌生而怪异,也难怪这些可怜的孩子们如坠五里云雾,不拖欠作业又能怎么样呢?

第一节课下,另一个老师也叫来一个学生,相似的一幕再次上演,质问,申斥,泄愤,哭诉。从另一方面说,这也怪不得老师。当前正在迎接“两基国检”,按理,一切应该在这个时候“走上”正轨,可是,老师和学生们还在为成绩和考分专心致志地拼命,至于“基本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国策不能不被学校被师生们置之度外。我们不敢说一千多年时间的科举制度流毒甚广贻害无穷,但是,当前的“唯分数论”的顽疾依然沉疴在身,压得中小学师生们喘不过起来。“体、音、美”这些课程实质上还是“语、数、外”这些“主课”“大餐”的装点“冷盘”,这些现象依然是中小学当前教育现状的难治之症,谁都知道这是病痛,但谁都没有真正地想过如何去医治,病着,痛着,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最后一节课,“周一综合症”在一阵忙碌之后似乎有所缓解,做完手头工作的人开始自由交谈,话题依然是打麻将和饭局之类,间或还有某人的绝症,某人的新婚,某人的升迁,某人的进财,也有人说到节假日里简单的出行。后来,一些人继续埋头工作,一些人已经悄然离去。

雨后初晴,自窗外射进来淡淡的阳光,把渐渐空洞的办公室照亮。

2011-9-14

相关文章关键词

《不安的早间》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