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历史的记忆(南下10-11)

历史的记忆(南下10-11)

2013-10-24 01:21 作者:北吹 阅读量:27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历史的记忆(南下十)

1961年春节前爸爸从济南来到了张家桥。他是从济南邮电局退职回来的,从他后来资料中得知,他曾向山东省邮电管理连续不断的打报告,要求退职回?的。

原因有二个,(一)当时政治压力太大,曾有一大批大学生在分配到邮电局后,得不到应有的工作岗位,虽在1958年后己精简过了一大批人,但还满足不了源源不断分配入的新生力量。

(二)由于妈妈不断写信叫他回来,他坚信妈妈的精神思想??什么大问题,爸爸珍惜和妈妈结婚后,尤其在战乱年代逃离奔波的夫妻感情,故而不断向组织上打报告。

在第五个报告后,组织上批准了。这次回来也说明,爸爸他永远离开了济南,离开了他辛勤努力工作的岗位。

我清晰地记得那天爸爸到张家桥时天己黑,大约6点左右,我和妈妈己睡。(因小镇上?有可去的地方)爸爸是火车到上海后,再转乘汽车到张堰,再从张堰走到张家桥的。

妈妈去开得门,爸爸一进屋门就被妈妈打了一记耳光,我看见这情境衣服也来不及穿,从床上跳了下来,哭着去推妈妈,但妈妈还在不停的说爸爸:“我己写了这么多信,你才回来”。

这时我只穿了单衣单裤,妈妈叫我去睡,我不睡,我一边穿衣服一边要妈妈向爸爸道歉,今晚如妈妈不道歉,我要和爸爸坐一晚上,那晚妈妈始终没有道歉,我和爸爸真的也坐了整整一个晚上,期间妈妈几次叫我去睡觉,但因为妈妈始终没有向爸爸道歉,故我也就一直坐到了天亮。

从此我对他们一系列的事,又展开了长时间的辨论,我认为爸爸不应回来,她们回答不上我所提出的问题,到后来还是那两句话:“你还小,你不懂,你今后会懂得”。

直到现在,我还是认为问题就出在爸爸身上,因为男人是家庭的顶粱柱,男人要有男人的气质和决策力。

历史的记忆(南下十一)

爸爸到张家桥不久,妈妈就要求一起再迁回新仓。我记忆深刻的是,爸爸去办理迁入新仓的事情,我还是照常去学校念书。

我一到学校就对老师说:“我将要转回新仓念书了,爸爸正在办户口手续,什么时候办好,什么时候我就要走”。

那时的我已和班上的同学关系非常好,我记得在各年级相互参观个班同学的作业时,另外班的好多同学在指指点点看着我,虽我不知他们在说什么,但有一点肯定,他们不是在说我坏话。

那天上课后,老师叫同学们选一个学习代表,来帮助后进同学赶上去,因这个学期未就要毕业考了,这时同学们一致要推举我当,这时老师说话了:“y同学马上要转学了,大家另外选一个”,这时我推沈补生同学,大家都同意了。

下课后同学们都围过来问我为什么要走?去哪里?我说回爸爸老家新仓,我还说今后大家都到各地去念书后,只要记住咱们班的这些同学,也?忘了我曾和你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和生活过。

当天晚上爸爸说:“去新仓的事已全联系好了,你明天去转学,后天我船已叫好咱们去新仓。

到新仓后,我又转入中心小学六(乙)班,原来的五(乙)班变为六(甲)班,六(乙)班的同学大多是农村同学,和我同年龄同学只有二三个人,大多数同学都比我大几岁,因为上一年我在这读过书。

所以同学们大多数都很熟,而且教材又变成浙江的了,我领过新书后,算术又在学小数了,这个学期我开始犯了做小动作的毛病,上课常偷看课外书,很快要毕业考了,学校要填表格,但我从未填过表格,我去问爸爸妈妈:“我家庭成份一栏里应怎么填?填什么成份?”……待续

相关文章关键词

《历史的记忆(南下10-11)》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