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万――山村人物志三
老万是个女人。从年轻到老,别人一直“老万,老万”的喊。其实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万花容。虽说年轻时并非花容月貌,却也黑眉大眼,身材高挑。她已经生了两个儿子,还想再生个“小棉袄”,结果又生了两个男娃。那年月缺吃少穿,四个男娃站一起跟楼梯一般,直劳累得她黑皮寡瘦。那时候,丈夫偏又得了类风湿关节炎,病病歪歪干不了啥活,光景过得越发“雪上加霜”。老万天性爱红火热闹,喜欢穷乐呵,说话没大小,跟谁都爱讨个笑,说个俏皮话,别人和她说话就没了正形,叫她“老万”觉得贴切,叫她“花容”反觉别扭,天长日久,约定俗成,“老万”就成她的代号了。老万平时嘻嘻哈哈,却是个刀子嘴,心直口快,嘴上不饶人,恼起来还挺“横”,是个让队干部怵头的角儿。
我在生产队当会计那会儿,就见她“横”过一回。有一次生产队在北洼分山药蛋,我夹着账本等队长发话。你别看生产队长是中国最小的芝麻官,却管着几百口人的粮缸菜罐。队长平时话少,说起话来有点冲,带点愣,背地里人称“老愣”。“愣”队长挠挠头说,还按各户工分多少分吧。老万正和一伙娘们说笑,一听又要按工分多少分山药蛋,立马黑了脸,一把从我胳肢窝抽走账本,顺手又把大秤锤提在手里,朝队长吼道:“张嘴合嘴按工多工少分,你让我们这些少劳没力的喝西北风呀?”队长说:“老万,你张狂啥哩,多劳多得是上头政策。”老万说:“我娃多娃小,劳不了动,你把他们嘴缝上!”“娃多怨谁,让集体给你养活?”“我娃多咋啦?不是娘家陪送来的吧?!”一句话噎得老愣脸红脖子粗,原来老愣大儿子就是老婆过门五个月生下的。这分明是揭老愣的短,“愣”队长越发恼羞成怒,“就是要按工多工少分,我看你能咋着!”边说边去夺账本和秤锤,不防老万一头把老愣撞了个屁股墩,“你不让老万活,我就把命给你!”举起秤锤还要砸,早被人拉的拉,挡的档,见这阵势,人口多劳力少的或者没劳力的职工家属,也七嘴八舌帮起腔来,有拉弓的,有放箭的,弄成了僵局,“铜锅遇上了铁刷子”,“愣”队长只好说:“算你老万能,让你一回,按人头分吧。”
后来我得了个机会,混到本地中学当代理教员去了。偶然见到老万,心想,老万这穷光景啥时候熬出头呢。没承想“穷不生根,富不长苗”,老万后来竟然成了村里的首富。
原来,土地下户头两年,庄户人家把承包田当米罐面罐搂着,整天粘在地里。老万头脑活络,相信“要想富得快,庄稼搅买卖。”除了种地,他利用我们村是百年古镇的地理优势,抽空便做起了小本生意。世代以农为业的庄稼人不好意思做买卖,老万不在乎啥“面子”。学生放学时,我就见她在学校门外叫卖葵花籽、糖葫芦,有时用箩筐挑着收来的鸡蛋,到机关、学校、医院叫卖。他叫卖时,表情自然,嗓门洪亮,还带点韵味,“葵花籽,脆又香,吃不吃,先买上。”“鸡蛋鸡蛋,保证新鲜。”手头有了点钱,它就在街面上铺块大塑料布,上面堆满了从城里批发来的蔬菜,什么西红柿、芹菜、韭菜、菠菜、黄瓜、辣椒、葱蒜等等,杂七麻八,花样不少。老万脖子上挂个书包,手里提杆盘子秤,跟来来往往的行人远打招呼近说笑,“卖菜卖菜,能挑能拣,便宜新鲜。”,手里忙着称菜收钱,还不误和熟人骂几句笑。有一次我付了菜钱,提上菜刚走几步想起忘买葱了,老万顺手抽两根大葱递给我说:“两根葱,虽说轻,送你表表老万心。”如此风趣,买了菜,也开了心,你不当回头客都不由你。她的男人身体不行,就在家里洗衣做饭,当了家庭妇男。几个孩子也大了。大儿子念书不行,初中毕业就让他三天两头坐班车去城里往回托运菜。老万卖菜的生意越来越火,本钱大了心也大,就在摆地摊的地方支起了大帐篷,摆上了货架柜台,成了卖菜专业户。等到村民们眼红心热醒悟过来,刮起了经商风时,老万已是财大气粗。她先是买了辆带司机室的三轮车,让儿子专门从城里往回拉菜,抽空也给机关学校、厂矿企业送菜上门,又在大街三岔路口批了地基,盖起了大门面房,挂起了“老万蔬菜门市部”的牌匾,人们买菜时,见老万“鸟枪换炮了”,就喊她“万老板”,老万是喜在心里,笑在脸上。几个娃娃也争气,老二在部队转成了志愿兵,老三跟着舅舅学会了泥水匠,拉起一支建筑队在城里当工头,老四考上了大学。老万把光景扑闹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成了方圆邻近先富起来的小康人家。
这几年,老万老了,蔬菜门市部也交给大儿子小俩口经营去了,门市部也扩建成了超市,经营项目也增加了不少,如粮油、宴席用品等等。不知为什么字号没换,霓虹灯装饰的“老万粮油蔬菜超市”大牌匾,到了晚上,五彩斑斓,闪闪烁烁,格外醒目。
前些时候,我遇见老万在街角阴凉处和几个老汉老婆儿乘凉闲拉呱,手里摇着芭蕉扇,身体也发福了,头发也染黑了,脖子上戴着金项链,手腕上戴着玉石镯,红光满面,富富态态。便上前问:“万老板,听说你去城里照看孙子去了,咋又回来了呢?”老万说:“人老了,没本事了。我年轻时养活四个娃,那是当猪养哩,如今人家小俩口养一个宝贝蛋,是照着书养哩,跟不上形势了,不如钻在咱这老窝里享几天清福吧。”说完哈哈大笑,笑声飘得老远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