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让心里放飞――游遂宁灵泉广德

让心里放飞――游遂宁灵泉广德

2013-10-24 10:25 作者:船山 阅读量:30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近半年没回家了,当飞驰在平直的高速路上,追着白云一进入家乡境内,就看到暖人心田的巨幅广告:《观音故里欢迎你—让心灵去旅行》。我遐想着家乡的变化,遐想着山峦起伏中掩映在翠绿里的灵泉、广德。

离家几年了,虽然探亲假不多,但都要抽时间走灵泉、广德寺。对于家乡的广德、灵泉两座大庙,我是熟悉的,儿时虽不知道何为佛,但对庙宇充满了一种神秘的情感,时常跟着老妈参拜在佛像面前。高中毕业下乡插队,我落户的地方必经广德寺庙前,每每走近文革中略显荒凉的古庙,一种对佛的崇敬还是油然而生。如今的庙宇都充满了清静与淳朴,充满了佛学哲理与历史文化,让人更倍感亲切。

中秋节前我赶回了家里,第二天一早我就直奔广德寺。

在山门前我杵立了许久,望着《西来第一禅林》的扁刻,我想到了广德寺的见证了千年历史的五件镇寺之宝:缅甸玉佛、明代圣旨坊、济善塔、九龙碑以及两颗皇帝御赐玉印。据史料,自唐代开山阐教后,高僧倍出,香火鼎盛,四季香烟袅袅,芸芸众生,受唐、宋、明朝各代帝王十一次赐封。这里不仅有一般古寺所具有的青山掩映,更有一湖碧波忖托,恰似仙境之途。这里有庄严恢宏的古建筑群,香烟飘渺,缭绕古寺,不断散发出缕缕神秘深邃的气息。

遂宁东有灵泉,西见广德,(灵泉、广德两寺庙都是观音大姐、二姐化身,三姐赴东海蓬莱)。广德寺始建于唐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我缓步进入寺中,虽然熟门熟路,熟悉这里的一屋一角,但还是被每一处古香古色恢宏的建筑和清幽的环境所深深吸引。这里的清幽和别具一格的建筑群,是我平时在喧闹的城市和打工的工地上不可能见到的,他给我一种神秘、古朴、清幽无比的感觉。通过圆觉桥,左则50米就是千年放生池,池中龟群比寿,池边古柏参天,绿树成荫。一种清新雅致,空旷清幽的感觉油然而生。垂柳丛中掩映着黄灿灿的大字:南无观世音菩萨,不得不使你浮躁的心一下子就平静下来。

善济塔旁边的观音殿传来袅袅颂经声,洪亮而委婉,神秘而深邃。寻声而去,窗前站立,虽不懂佛语但有一种想听、愿听、似懂非懂的感觉。透过木窗小孔我看见室内蒲团上盘腿打坐的僧人,大家双手合什,闭目聆听,完全沉浸在大师的颂经声中,仿佛佛学倡导的孝心、爱心、善心都在聆听中得到升华。一个人要心存善念,学佛拜佛先学做人,我也在旁听中有所感悟。

灵泉寺位于遂宁城东灵泉山,与广德寺隔涪江相望。寺庙依山而建,苍松古柏,绿树成荫。山间有一泉,色碧味甘,终年不溢不涸,名曰“灵泉”,据载,苏东坡曾于石壁题书“七泉”一首,现已不存。灵泉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在隋、唐、宋、明鼎盛时期,香火兴盛,西南各省前来朝山进香者络绎不绝,被誉为灵泉圣境、西方圣境,几与南海普陀山齐名,已列入《全国名胜词典》。现为川中佛教活动中心和旅游胜地。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分别是观音菩萨的生日、出家日和得道日,届时四方信徒云集,热闹非凡。

在灵泉山下,我遇到了一支学佛信众队伍,绵延数十米的的队伍敲锣打鼓很是有震撼力,每个人的眼中都流露着庄重的神情,数十颗善心汇集在一起,演绎着朝山之路的庄严。晴空之下,翠绿的山峦默默地护佑着大家,感受着绵长队伍的力量。

一天的时间两座寺庙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留下了很多想写出的点点滴滴,留下了很多需要思考的问题。有些东西一时半会还不能参透,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思考,于是,我在佛堂里向师傅索要了《释门法戒录》、《清福和尚》、《阿弥陀经》等佛学书籍,有机会去学习了解,让心灵在佛学的善意中放飞。

相关文章关键词

《让心里放飞――游遂宁灵泉广德》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