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蓬莱蓬莱一个足矣

蓬莱蓬莱一个足矣

2013-10-24 07:38 作者:夏霜 阅读量:28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成百的土著人赤身裸体在疯狂地砍树,他们要在雨季来临之前搭建茅棚。树坚硬如铁,他们的石斧猛地砍去,会发出铿锵的金石声。尽管如此,他们还是顽强地、一刻不停地砍着。诺亚的方舟随苏门答腊的季风飘到了这儿。

“嘭、嘭、嘭!”终于一棵碗口粗的紫檀树被土著人砍了七天七夜之后轰然倒地。

“做桨!”诺亚想。

“嘭、嘭、嘭!”又一棵碗口粗的黄花梨被砍了七天七夜轰然倒地。

“做桨!”诺亚又想。

双桨划动,诺亚的方舟驶出了南海,向北而去。

“来、来、来!”土著人在海滩边高呼,旁边是诺亚给他们的粮食和衣物。诺亚已隐没在汪洋大海之中。

太平洋的回流突然汹涌而至,公输班的眉头紧锁。这位鲁国的能工巧匠为找建阁的特殊材料已在海上漂泊了三年,至今仍毫无头绪。他取出铁笛,吹了一曲《非攻》。笛音刺破苍穹、直达天庭,玉皇大帝没听清楚,千里之外的诺亚却听明白了笛中的潜伏,他放出了那只心爱的白色鸽子。鸽子神速地飞到了公输班的船头,丢下了两根树枝后,倏忽不见。

从天而降的两根树枝不偏不倚地叠成十字落在中蓬,公输班觉得奇怪,他放下铁笛,捡起这两根树枝。这一捡,有分教,两根树枝已成碗口粗细,大船为之一沉,公输班喜出望外,扯起三片风帆,向黄海疾驶。一会儿,那座未完成的阁楼出现在公输班的眼前,一横一竖十字成空,使这座半拉子的工程在山巅海隅摇摇欲坠。想当初公输班绞尽脑汁,金银铜铁全用上,就是不管用,无奈之下,只好出海寻找材料。而此时的公输班,却显得胸有成竹,他拿起两根树枝,东西一根、南北一根,往下一放,力重千钧,泰山压顶,阁楼竟从此而纹丝不动。

公输班点起三枝檀香,遥拜南天。

诺亚踏舟而来“汝之楼阁非空中也。华夏有汝巧手,我主怜也,故传鸽衔枝助之。此乃南方嘉木,曰蓬曰莱,可名之垂后世耶。”

“诺!”公输班遂名其阁曰“蓬莱”。

余之南柯一梦,竟然梦出了蓬莱阁的另一稀奇版本。

虚无缥缈、云山雾海,人们总乐意为蓬莱阁披一件悬空八只脚的虚幻外衣,以此满足那一份自以为是的清高博雅。

蓬莱阁是诗情画意的,但更是实打实在的。

风光无限的蓬莱阁是不那么风光的工匠们用血汗凝结起来的。运斤如风,一锯子一锯子地锯,一凿子一凿子地凿,一刨子一刨子地刨,一块砖一块砖地砌,一刷子一刷子地刷,日月叠加、精血累积、霜锻雪炼、前赴后继。锯出了梁楞桁架的东西南北中,凿出了飞檐翘角的花鸟鱼兽虫,刨出了门窗楼坎的秀美巧慧工,砌出了阶石墙台的坚实稳固宏,刷出了上天入地的赤橙青蓝紫。无穷榫眼、无钉无胶,斯阁卓然、谁与争锋!

精致到大气,大气到游人如织,山东的“公输班”们正在为我们打造一个五彩斑斓的人间新蓬莱。故李商隐曰“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毛泽东曰“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我曰“蓬莱入我梦,只为楼阁痴!蓬莱,蓬莱,一个足矣!”

相关文章关键词

《蓬莱蓬莱一个足矣》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