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微贱草木亦可人(二篇)

微贱草木亦可人(二篇)

2013-10-21 19:53 作者:蓬蒿人 阅读量:32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魔芋由土变洋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好歹都得有个名字。乡民爱取丑名,什么“牛娃”、“黑狗”、“癞疙包”、“窝猪”、“粪桶”、“夜壶”,无奇不有,呼者嘻嘻,应者诺诺,全不当一回事。而可怜的魔芋,她的名字却丑得可怕,使人联想到了“妖魔鬼怪”。也许她自惭形秽或者害羞了,不敢招摇于世,只好躲在阴处,并把头藏在地下,只露出那不显眼的肢体让人讪笑。

其实魔芋早就上了书。它原名韶身,又名鬼头,俗名灰菜,是多年生地下草本植物。

魔芋长有很大的叶片和很粗的叶柄,叶柄上有许多黑色的斑块。属半隐性植物,过去多种在房前屋后或竹林下。

她没有华丽的外表和高洁的品格,是地地道道的土包子。雍容华贵的牡丹,是花中之王。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是诗人的灵魂。婀娜多姿的杨柳,是恋人的心。被誉为岁寒三友的松竹梅,是高人雅士的化身。而她却一身土里土气,人们对它不屑一顾。她登不上大雅之堂,听不到管弦丝竹,看不到灯红酒绿。只配与杂草为伍,与鸡狗为伴。风雨凄凄,对月垂泪。

魔芋过去被视为低贱的食物,只能与粉葛相比。元人王祯说:“避荒之法,山有韶身和粉葛”。因其低贱,人吃了连放屁都不臭不响。山里人说话有时略显粗俗,说吃包谷放包谷屁,吃红苕放红苕屁,却从未有人说过吃魔芋放魔芋屁。

她是低贱的草民,社会上没有她的立足之地。

可是居然时来运转,她一下身价陡增。虽然仍是一身素打扮,却不知不觉透出了几分灵气,成了“魔芋姑娘”。一个日本考察团来到她身边,含情脉脉,顾盼良久。只可惜她此时仍带有一点土气,尚未成为“明星”,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不然早就出国留洋了。直到其后一个土专家来到她身边,对她暗送秋波,她才破涕为笑,庆幸自己找到了知己。

根据研究,魔芋是一种重要食品原料,含有很多有用成分,可加工成很多具有保健和医疗作用的食品,在日本被誉为“魔力食品”。据说有百分之八十的日本人都爱吃魔芋,无怪乎那些出头露面的人个个都长得苗苗条条,风度翩翩,煞是可爱。经过提炼加工,魔芋被制成了精粉,富含葡萄甘露聚糖,其膨胀度可达原物的一百倍;可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成了一门新兴的“魔芋科学”。

经过土专家的关爱和温存,经过一番脱胎换骨的改造,她以崭新的面貌卓然显耀于世,由“妖魔鬼怪”一下变成了“魔芋新星”。

“魔芋新娘”出国了。由大巴山走向香港,由香港走向洋人的华宴,成了引人注目的“市场新花”。在外国人眼里,她或许也算得上是来自中国的“洋人”?

妖魔鬼怪,魔芋姑娘,魔芋明星,几多辛酸,几多风情,几多荣耀。土包子,新人,洋人,差异究竟在哪里?

金弹子的平凡与可爱

生活中不能没有花。自古以来,花象征着美,花与美血肉相连。屈原以香草美人喻贤人君子,李白有“美人如花隔云端”的感叹。尤其是一些名花,更是在名人笔端常开不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隐士的高雅;“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是时尚的豪奢。他们或为梅花的芳姿和幽香所倾倒:“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或为莲花的高洁而陶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而我却要赞赏金弹子。金弹子原本算不上名花。它没有绚烂华丽的芳颜可以悦目,没有颜娜多姿的体态可以娱心,更没有浓烈馥郁的馨香可以醒神。它难登大雅之堂,花市上少见它的踪影,一般花字上根本没有它的名字。它甚至根本不是以花得名,而是以果得名。但它自有其可爱之处。繁茂青翠的枝叶是一身得体的衣装,虽一年四季常穿不懈,却新鲜如故。青白色花朵小而不显眼,但所结果实,珠圆玉润,一旦成熟,鲜红耀眼,与绿叶相映衬,有如翡翠枝头缀满鲜亮的红珍珠。因果实陆续成熟,留存枝头可达半年之久。真可谓硕果累累,令人常怀喜庆之乐。如果只观花而不赏果,谁能对它加以青睐?无怪乎一些高人雅士对它不屑一顾了!

我曾对金弹子情有独钟。在我学习养花之初,它是我阳台上难得的绿化物和伙伴,它给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乐趣。每当工作之余,面对金弹子一站,顿觉心旷神怡,所有疲劳和烦恼立即烟消云散。我甚至对它的果实曾加以品尝,微甘而苦,有清热、利尿的作用。我并非不爱名花,但名花之贵,动辄上万元,有的甚至高达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李白所感叹的“兰生谷底人不锄,云在高山空卷舒”的时代早已过去,现在野生的兰花几乎被山民为获利而挖掘一空。由此可知,货真价实的兰花不仅难得,而且价格昂贵得吓人。名花不敢爱,难道无名的花也不能爱么?于是为高人雅士不屑一顾的金弹子便自然地走进了我的生活。也许是对金弹子偏爱太甚,我甚至为它不是名花而抱不平,曾遍查花卉谱牒,想为它的身份找个出处。结果大失所望。但又转念一想,真是自作多情。它虽不是名花,却充满勃勃生机,长得潇洒自在,无需获得特别的关注和厚爱。抛弃它不可惜,留着它有用。它虽不是名花,它的身价就难以象少数名花那样被炒得火爆,因而能紧贴大众,这岂不更好?

随着养花知识的增加,我现在对花卉的爱好当然远不止金弹子了。但引导我进入花坛的第一位花神却是金弹子。后来买了一本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花卉园艺》,第一次获得了有关金弹子的知识。金弹子属柿树科,“为四川著名的观果花卉”。这使我顿感意外,原来隐姓埋名的普通花卉也居然上了书。默默无闻的金弹子啊,你并不寂寞。

相关文章关键词

《微贱草木亦可人(二篇)》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