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开发拾穗
今晨的阳光诗化了这片希望的田野。一只思想的鸟儿,被这里的一片招摇所诱惑,这方块田里麦苗儿青,菜花儿黄的意境一个劲儿的啄着我的额头。真舒服啊!那种感觉就是一种抵达心灵的美。
我一直在想,如果在一个春花烂漫的季节,在这方块田边漫步徜徉,任落花簌簌的从身边飘落,然后,听树被风吹响的声音,那一定是如此的浪漫,如此的沁人心脾。
当我离开喧闹的城市,走近静静的黄土地。用我的双手,怎么也捧不尽这土地散发出来的幽香,只有深爱土地的人,才会如此地陶醉。
我敬仰这片黄土地,因为我深深地懂得是它构筑起了我们的家园;我钟爱这片方块田,因为是它抚育了我们人类,是它散发的稻香气息,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温磬。
如果说这眼前的一顷顷方块田,是一副美丽的图画的话。那么,那支画笔就是农业综合开发之大手笔,而画中的五颜六色则是党的富民政策之光彩。
不是吗?正是农业综合开发的春风,唤醒了这片沉睡了千年的黄土地,才将这田成方,渠成网,路成线,树成行定格在江南的原野上。
机耕路
记得鲁迅先生说过:“世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这常在我心中蜿蜒的乡间小路,是被我们的祖辈、先民们走出来的。当我蹒跚学步时,妈妈下田去劳动,常常扶着我在小路上颠簸,挣扎,让我开始人生的第一段征程。我踩着田梗,呀呀地叫着,摇摇晃晃地往前走,走几步便跌倒在地上,妈妈扶了起来,接着还是跌倒。
慢慢地,我终于在这条小路上和路旁的野花与田里的庄稼一起长大。后来,我从田间小道走向大路,走向社会、通向那布满青山绿水的路。
曾几时,我细心地观察过,在我记忆里,儿时的那是条长满小草的阡陌小道,今天已经衰老,变得又瘦又窄了。由此,我也不仅多次地问我自己,难道这路也有衰老的时候?
人,可以返老还童。这路呢?我以为也是同样如此。你看今天的农业大开发,让这田间弯曲的小路焕发生机,使这杂草丛生小路变成了一条笔直、宽敞、明亮的机耕路。
一个伟人曾经断言:“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那么,实现机械化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有机耕路。可想而知,没有机耕路,就是再好的机械也难以下田操作的。
如今,这一台台农用拖拉机、耕整机、收割机穿梭在机耕路上,成了农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U形渠
有谁见过,这渠道是U形渠,且浑身用水泥制成?那么,我可以告诉你,现在农业综合开发推广的就是这种新式渠道。它具有防渗效果好、输水能力强、抗冻胀、造价较低、工效高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节水灌溉设施。
这U形渠是灌溉农田水的床,水在床上做着川流不息的梦。如果你不相信,不妨就静静地去听一听,水在渠道睡着,低声打着鼾,那均匀的呼吸,是发自丹田深处的胎息。无论白天还是黑夜,这渠道的水都是超然的,恬静的。它睡着了,农田的万物与它同时入静,沉入无限澄明的大梦。
昔日,农田灌溉的土渠象烧箕(漏水),天旱要水干着急。现在是U形渠进山村,农民笑盈盈。一年四季,这一沟澄蓝的渠水,带着它的柔情与坚韧,匆匆忙忙地奔跑着,在无限的循环中,永远把自己融入大地绿色的生命中。
柑桔园
走进宜都市农业综合开发区域,在318国道两旁,到处都散落着一片片绿荫荫的柑桔树。这一块块通过综合开发建成的精品园和蓝天、白云、绿叶、花草交织在一起,如诗如画,构筑一道江南丘陵美景。
这柑桔树是有性格的。枝叶横映交错,树根深深扎在土地里,无语无言,抗风击雨,千年万年来的欲望就是呼之欲出的绿色梦想。
每到柑树开花的季节,十里八里都是香喷喷的。这雪白花儿的香气,吸引住了匆匆过客,他们纷纷驻足,为的是闻一闻、尝一尝,这桔花的清香;就连刚放出笼的鸡子,也直奔柑橘林里,觅食蚯蚓、虫子;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山雀闻香而来,在树枝上跳跃着、歌唱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气候养一片林。桔树在园田里,甘受着寂寞,用生命的伟力,为人类撑起了一片天。我不禁蹲在地上手捧起一把黑土,这分明不是黑土,而是飘落归根的叶子蜕变而成的营养土,它们在默然回报养育了它们的根。
在深秋的季节里,这时的那些树儿们,它们在历经了繁茂的春、夏的火热之后,用辛勤换来清新与甜蜜的果实回报了大地——母亲。那一串串红色的橘子沉甸甸挂在树枝上,像红灯笼一样,仿佛亮丽过生命之光的灯盏。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家乡的柑桔园啊!你今天如此枝繁叶茂,如此硕果累累,难道不是得益农业综合开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