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老族长

老族长

2013-10-22 06:39 作者:翟德泽 阅读量:19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山村人物志四

老族长是我的近邻,他膀宽腰圆个子大,黑红脸膛高鼻梁,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线,坐那儿活像一尊弥勒佛。他在家族中年龄并不是最大,我能记事时,他也就五十来岁,但是辈分最高。他的儿子是我小时候的玩伴,比我只大几个月,我却该叫人家爷。老族长是贫农成分,烈属家庭,他的弟弟十八岁参军,在淮海战役中牺牲了,门楣上悬挂着县政府送的“烈士千秋”牌匾,使他的族长身份更添了几分尊严。不过,老族长并不是那种仪态威严的人,相反,用老百姓的话说,倒有三分“娃娃头”,就是爱开个玩笑,说出话来幽默风趣。虽说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却有自编自说快板、顺口溜的天赋,张嘴就来,一说一套,特有才。譬如,每逢过大年,本家族的男女老少就会成群结伙到他家里拜年,给祖宗上香。他家堂屋正墙上悬挂着始祖的画像。拜完年,大家并不走,按惯例,老族长还得表演一个节目,就是说个自编的快板或者顺口溜。总会有人高声说,让老族长说一段快板好不好?众人发一声喊,好!便噼里啪啦鼓起掌来。老族长知道年年都少不了这一出,所以年年都备有新段子。我记忆比较深的是一段大实话:正月里来正月正,说几句实话大家听;大年初一吃饺子,屋里都是自家人,你爷总比你爹大,先有儿子后有孙。初二去把姥姥拜,小树儿再高总有根,娘的兄弟是舅舅,姐妹的娃娃是外甥。初三、、、、、、在一阵哄笑声中,年味儿越发添了几分喜庆气氛。

老族长不仅会编快板,种庄稼更是行家里手。什么犁耧耙耱,担挑锄拔,扬场碾打,样样拿得起放得下,人又勤快闲不住。我们村后山里有地方国营煤矿,平川村庄的社员一年四季断不了赶着牲口车来山上拉煤炭。老族长天不明就起了床,担上筐子,拿上粪杈,顺着车道去拾粪,拾一担粪回来不误下地干活。他还抽工夫在沟沟岔岔开些小片荒地种些小杂粮,晚上趁着月光给供销社食堂挑水挣点零花钱。这在当时都属于自私自利复辟资本主义的行为,是不允许的。不过他成分好,又是烈属,也不耽误下地干活,队干部张半眼合半眼也不愿奈何他。背地里人送外号“老财迷”,他听说了也不恼,还说,不偷不抢不做贼,他说财迷就财迷。

老族长思想跟不上形势,不仅干些不合时宜的事,还心直口快、口无遮拦的说些不合时宜的话。老伴儿说他是,嘴边没有站岗的,擦枪老是走火哩。譬如,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全民总动员,下至十三岁学生,上至六十岁老人。漫山遍野建高炉,土法上马,坩泥锅子装矿石,地上点火,天上冒烟。上头号召,钢铁元帅要升帐,当年要炼出1070万吨钢。结果,地也顾不上种了,秋庄稼也顾不上收了,忙活了两个月,草草收场,到处堆的是七圆八扁的废铁疙瘩。老族长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钢铁元帅升了帐,山上山下炼铁忙。兵不像兵,将不像将,铁不像铁,钢不像钢,矿石炼成了四不像。这话要是出在干部、知识分子口,右派、右倾的紧箍咒那是戴定了。我们村北一大片地里就堆了几堆小丘般的废铁疙瘩,后来都垒了地塄了。钢铁任务完不成怎么办?干部又动员家家户户捐废铁,没有废铁,就让大家把家常用的铁锅、铁勺、铁盆,烙饼的铁?、蒸馍的铁笼捐出来,再砸破。反正村村食堂化,人人上大灶,这些灶具一时也派不上用场。说起吃大锅饭,我又想起了老族长编的风传一时的顺口溜:稀糊糊,黄炸弹{指窝头},清汤寡水往下灌,尿上一泡尿,赶紧勒裤带,前心贴后背,肚子乱叫唤,抡不起镢,挑不动担,晃晃悠悠把活干,晕晕乎乎要上天。这种话也只有他这种政治背景的人敢说,干部批评他是“跌二话”{说风凉话},换换人试试,整不死你,对不起你!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老族长到底吃了嘴上的亏。文化大革命刚开始那会儿,学生停课闹革命,就有红卫兵在村里串联,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天天晚上开批斗会。那时,我在生产小队当会计,有人说,生产队干部虽小,也是走资派,我就很紧张,带头把自己院里供的土地泥神像摔了个粉碎,又把土地神住的小“宫殿”用泥巴糊上,还加入了造反兵团,戴上了红袖章。有红卫兵去动员老族长说,你是贫下中农,烈属家庭,要带头造反,带头革命,老族长也不摇头,也不啃声。一伙红卫兵学生娃就把那幅始祖的卷轴像扯成碎片,还踏了几脚。这一下惹恼了老族长,他厉声呵斥:水有源,树有根,没有这些老祖宗,哪有你这些小杂种!一句话捅了马蜂窝,小将们说,老家伙,好,不吃敬酒是吧,你等着!当天晚上就成群结伙喊着口号把老族长揪上了批斗会场,搜集他以前说过的顺口溜“黑材料”,上纲上线,说他是“封建主义卫道士”,老族长也不懂啥叫“卫道士”,革命小将让他站在凳子上低头认罪,他偏不低头。不知谁卡嚓一声拉灭了电灯,一片黑暗中也不知谁猛推一掌,老族长咕咚栽倒在地上,趁乱竟有人在他头上、背上踢了几脚。等再拉亮电灯时,老族长嘴角流血,昏迷不醒。小将们见事不好,一哄而散。

经过这一次折腾,六十多岁的老族长卧床不起,半身不遂,他门上的“烈士千秋”牌匾也让小将们不敢再去造反。我去探望他时叹了口气说,好我的族长爷哩,你老精明的人,咋就跟不上形势呢?我还自以为是的给他讲“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大道理。老族长嘴歪眼斜已经说不成话,看着我,摇摇了头。没过一百天,老族长就撒手西去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老族长是耶?非耶?我忽然想起电视连续剧《常香玉》主题歌里的一句唱词:谁的是谁的非,天在上头!

相关文章关键词

《老族长》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