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你的“盲杖”,你是我的“耳蜗”
好不容易地长大成熟,从爷爷奶奶传承给爸爸妈妈的“老屋”搬了出来,住进一个院子,终于成为了社会的某个细胞。一直以为,这就是自立,就是融入了社会,却因门卫爹爹婆婆,一对年逾花甲的老人,为之眼馋,为之感动,为之自责,为之自勉。
大约是前几年了,房地产业的异军突起,开发商建造的房子组团成了“花园”,水涨船高的态势下,我所住的院子被冠名成为“小区”。安逸的生活,平淡的日子,在一小时,一昼夜,一星期,一月,一年的走远。“小区”聘用保安,我们从不熟悉到熟悉,到相互点头微笑,也得到平安的心理慰藉。某日,邻居闲谈得知,保安换了门卫,换了一对夫妻多年的爹爹婆婆。
说句实在的话,本人是不欢喜在“被物业管理”以及“被物业管理费”状态下的。另因尊重长者的缘故,进出大门时刻,也在言语里给了门卫爹爹婆婆尊敬。简单地说,付出就有回报,回报了什么,就是门卫爹爹婆婆予以和蔼和关切的目光。
我很忙,我很累,我觉得自己忙得连空虚都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因为有工作,因为有应酬,时有离家很早回家偏晚的样子。观察多日,发现一个规律:白天,门卫爹爹睡觉,门卫婆婆值班;夜晚,门卫婆婆睡觉,门卫爹爹值班。一个无意的机缘,诧异地得知门卫爹爹婆婆都是下岗老职工,爹爹视力障碍,婆婆听力障碍,一对相濡以沫走过几十年的老人。也就突然地得知,原来,爹爹婆婆是有套路的,有一个非凡的“门卫规律”,也有一个异常的“门卫原则”: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看门、守好门。婆婆听力障碍,听力是短板,白天,却有眼睛看得见的长处;爹爹视力障碍,视力是短板,夜晚,却有耳朵听得到的长处。
为了劳动,为了工作,为了生存,为了求证被社会所谓“残疾人”对社会的价值体验,门卫爹爹婆婆这是怎样的一种“执着”与“坚守”?为了家庭,为了亲情,为了牵手,为了求证一段不离不弃、抱团取暖的爱情,门卫爹爹婆婆这是怎样的一种“相依”与“相偎”。相比之下,我直觉很羞愧,恨不得无地自容地逃遁。
门卫爹爹说:很简单,我把婆婆当成“盲杖”。门卫婆婆说:很简单,我把爹爹当成了“耳蜗”。简单爱,爱简单。这一路的日子,走远走长,渐行渐远。门卫爹爹婆婆,我们祝愿,我们祝福,我们记住了,你们一起默默的承诺:我是你的“盲杖,你是我的“耳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