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变:第二章(暂定名)

变:第二章(暂定名)

2013-10-24 02:52 作者:张求全 阅读量:28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继第一章)夏林父亲死的早,是母亲守寡将他和弟弟妹妹一手带大。在父亲死后的第二年,母亲在地里干活摸黑回家,摔坏了腿,夏林便哭着辍学了,就差半年初中毕业。他过早地扛起了养活全家,让弟妹过日子读好书的重担。由于生活早压,他个儿见长却不见高,因为两条腿向下,埋入了泥土,所以,浑身泥土气息要比同龄人厚重的多。

“老板,走好,祝您好运——”今天妻子梅改了“关门语”,鞠躬,动作依然照旧。夏林好笑,说:“你老是跟我玩心理术,不就是让我动摇对农村的念想吗?你动作快一年了,我改变不了,本色依旧”。说着,他用手掌轻轻推了一下,说:“别怪里怪气,你哪里还像个乡下人!”妻子捂着头,“别,别动我的头发,送客!”赶紧关上了门。

时间还早,夏林不紧不慢地走。这是一个规划不错的功能齐全的农民安置房小区,50几栋楼错落有致地矗立在城郊结合部,红黄相间的外墙瓷砖包裹着2000多户人家,区间有各类底商的卖铺,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柜台,热闹的游戏机室,棋牌室,银行,社区卫生院,幼儿园,小学,中学,还有一个大的农贸市场和一个半封闭的网球场,各类生活设施齐全,是个被田野包裹着的小城市中心。

区间的水泥路面小道溜光洁净,小道旁栽满了翠绿郁郁的各种果树,有桃、又杏、有李子,还有石榴。石榴花正开着,远看火红的一片,习惯早起的居民,已经在草坪上摆放的健身器材上锻炼了,传来阵阵的嬉笑打闹声。这是幸福的生活。

但,夏林感觉不到幸福。他感到自己是在茫茫夜海,一块被海浪吞噬拍打着的礁石,惊心、孤独,有一种对手的压力存在。他却迷茫:这些人也都是没有田了,没有地了,没有了大灶,没有了牲口,甚至也不外出打工,生活从哪来?能靠乐观吃饭吗?他们都不富有,面对生活,而特别是在棋牌室,舞厅,酒吧,网吧泡着一夜的人们,却每一天活着都这么滋润。这么潇洒,那么无忧无虑,这些人快乐的兴致又是从哪里来?钱难道能在它内部自我循环?

“哟,林哥,一大早上穿这么漂亮,是到哪儿去啊?”钱斌用惊讶的目光打量着一副正装的夏林。

夏林收回眼神,甩了一句:“干活!”

钱斌白净的脸露出一丝尴尬。他?条的身材,和一身合体的衣服,在小区绿茵茵的草坪衬托下,略显得有些单薄。

“林哥听到什么消息了吗?”见夏林抬腿要走,钱斌装作不经意地问了一句,刹住了夏林的脚步。

“听说什么?”夏林虽然农民出身,但知道信息蕴藏着机会,机会可能发财这个道理。

“政府给顺杰家补钱了。”

“什么补钱?”

“就是拆迁安置补偿款嘛。”

“造什么谣!”夏林记起了往事,恨恨地朝地上啐了一口痰,说:“你这小子净弄些没边的谣言,找烦恼!你忘了你曾经被抓过还连累过别人啊。”

“真的我不骗你,哥,这么多呢!”他伸出一个巴掌。

“五百。”

“五万!”

“顺杰是从小得的小儿麻痹症,手扭腿斜身子歪,讲话像坏气筒打气的,到城市谁能没活干?应该得!”

“像他这样的病,要是在城市,还娶媳妇,想都别想,他的儿子健壮得很呢,能跑了,没事拎着小桶跟着爸还看钓鱼呢。”

“不管有病没病,有田有地就能活,不吃不喝就得死。城里的人得这病的能干啥,看大门都不要。没活干,没生活,他老婆孩子吃什么,吃你啊。”

“该得的钱,也得按照正常程序走嘛,这样掖着藏着说着给10元就变成给1万,能算什么事呢。”

“也就是你能钻风,拆迁补偿早过去了,我们新楼房住了都快一年了,怎么还在说这事呢?”

“我新挖出来的信息呗,还有其他的多着呢”钱斌欲言欲止,在炫耀自己的能力。对钱斌的信息,夏林是不听难受,听了更难受,真假难辨。

妻子梅和钱斌是同年同学同班。钱斌曾经追过梅静。从初中毕业到高中,他没考上大学,回村后见人就说,“上大学不好,现在大学生顺把扫帚满地有,博士后毕业还不如卖茶叶蛋的。”引发信任危机,使村里正在读书的孩子纷纷逃课也去卖茶叶蛋,最后事态弄大了,老师家长都来找他,让钱斌做孩子工作去复课,他振振有词,他说,第一,不是造谣,是媒体报道。第二,根源在学校,为什么中国古代能出现出“头悬梁锥刺股”的学生,现代却不能。第三,责任在老师,问:老师是怎样带学生的?

后来,大点的学生就问他,“为什么?”他回答,“什么为什么?你们成绩好了,考上大学了,成了人才了,将来挣大钱,我不就穷输了吗?”又说,“同学,是在一条线上起跑,老师用发令枪指着课本,‘砰’,你们都钻进去了,我却被打出来了,一个人多么地孤单,我找人陪我。”大孩子先闻到了他有浑身的醋意,先回学校继续上学了,小点的孩子们也就都跟着屁颠屁颠地回去了。

钱斌从小就是这么一个人才,长大了在村里倒腾粮食卖,他能把石头榨出油卖,做生意也倒规矩。但神秘鬼祟,见着影子扑月亮,闻着臭粪招蜜蜂,村里人都知道他。原来,在村子里面住的时候,村民见面多也就打打招呼,常常是不让他把话说完,“哦,我要去干活去了。”听话的人找个借口就走了,常憋着他直翻白眼。还是因为怕他传瞎话。自从村子搬到城市来后,憋他的人就越来越少,听风的人就越来越多,他的小喇叭草坪广播站周围经常会围着一群人,没事的爱在这儿嚼舌头根。

夏林想,在农村,是不听闲话爱干事,闲时少闲话也就少,沾亲带故的多,盘根错节的多,话一出口,难免被风刮走,为了避免误会,少说,不听。不听自然就没有的说了。大家安分和谐,传统好。到了城市,闲人多闲话也就多,爱说闲话多了,但干事的并不多。门一关,“自上小家成一统,他认为说完拉倒。农民进城上了楼,爱听闲话了,是生活压力造成的,生活需要各种信息,需要对称的信息,是农村人进城上楼后第一个最大的变化。”

夏林也想变,想着自己不合群了,就变化一回,便掏出一支烟给钱斌,钱斌抬头在夏林脸上仔细打量了一番,“呶,点上。”还打火为他点上烟。钱斌吸了一口,“吁——”像赶骡子踩刹车似的长长吐了一口气的烟雾,说:

“哎呀,你先上班吧,林哥,咱哥俩回来再聊。”他竟然走了。

相关文章关键词

《变:第二章(暂定名)》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