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历史的现场与讲台

历史的现场与讲台

2013-10-26 23:26 作者:石荃 阅读量:30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果园之滋荣,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曹子建《铜雀台赋》

历史发生的现场与历史课讲台重合的地方------临漳香菜营中学,其面积虽不大,却需用上千年的岁月来丈量。

香菜营,和石家庄一样拥有一个乡土气息很浓的名子,但她们的遭遇却有霄壤之别:石因铁路一夜暴富,而香菜营则因历史的捉弄成为一个没落的贵族,无数人凭高于此,扼腕喟叹,漫嗟荣辱。香菜营乡位于临漳县西南部,因在这片土地上演绎了无数武烁三世,风骚千秋的历史,而扬名四海,独立地支撑着临漳“三国故地,六朝古都”这熠熠生辉的八字招牌。

邺城遗址,三台遗址皆位于此地,所谓“自古红颜多薄命,自古名城多刀兵”故而无数的刀光剑影,鼓角争鸣在这里上演,以致治乱交替频繁,最终使邺城的繁华似锦“到这般都付于断井残垣”。治平四年(1067)因出知江宁府,王安石来到同样是六朝古都的金陵(今南京),他望着星移物换、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发深古之幽情,写下了“惟王介甫为绝唱”之《桂枝香·金陵怀古》,其中一句:“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与我刚踏上古邺大地时的感受可谓惺惺相惜。假如王荆公知北京府,停次邺城,填一首《桂枝香·邺城怀古》,又不知会引来多少欷?。

同样是在此地产生了“蓬莱文章建安骨”之建安文学,但情词并茂,刚健爽朗的建安文学却没有随着这些玄黄巨变而化为荒烟碎石,她放浪形骸于时空变换之外,“傲雅觞豆之前,雍雅衽席之上,洒笔一成酣歌,和墨以藉谈笑”,一举彪炳文坛,奠定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之地位。

三台的静穆和漳河水的滔滔,在这里的斑驳陆离,波谲云诡都褪却之后被凸显出来,她们一静一动,在这动静之间诉说着是时光流逝的寂寞,和?华易散与风流永驻的无奈。

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我被安排到香菜营中学顶岗实习,且讲授历史,其中的机缘巧合,也许源于此地做为历史磁场的巨大吸引力吧。

这里是历史上演的舞台,“名优”如手握王爵、口含天宪的曹孟德在此处“挟天子以令诸侯”,“悉将诸子登台(铜雀台),使各为赋”………,“多少六朝配?事,蓖入?樵殒?”诸如此类早已暗淡成一段段曹阿瞒如何如何的笑谈,而这些笑谈传说却继续在我的三尺讲台上上演着。可以说此时历史的舞台与讲台重合在一起了,我在台上悬河“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天涯过客”,诉说着历史,尤其是这里的乡土历史。殊不知此时的我也成为历史演进中的一个节点,历史也在诉说着我,所谓: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你。时间的终端与历史演进的始点因历史发生的场地而折叠在一起,在这里我失重于岁月变换的纷杂之中,体会到历史形而上的含义。

诚如王右军所言:“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有感于此兹将该文作为历史演变的一个注脚吧。

相关文章关键词

《历史的现场与讲台》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